外科教父1207章 重要一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外科教父 >>外科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1207章 重要一課

1207章 重要一課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9日  作者:海與夏  分類: 都市 | 都市異能 | 海與夏 | 外科教父 
正文


熱門、、、、、、、、、、、、、、

但是亞當斯來中國的目的就是為了楊教授的新療法,不然也不會遠赴萬里來到這里住院,他在心里琢磨著如何能夠使用這種新療法。

比如聯合他認識的朋友們一起聯名以人道主義救援的方式在英國開辟一條綠色通道,提前引進這種生物制劑,可是這需要楊教授的實驗室同意,他可能不會同意這種做法,他說過,必須優先供應一期臨床試驗的志愿者使用。

可是一期臨床實驗對象都是健康人,亞當斯是病人,不符合要求,而且一期臨床實驗目前只限定在中國做,他連渾水摸魚的機會都沒有。

亞當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將一期臨床實驗擴大到英國,只要能夠借著一期臨床實驗將生物試劑引入英國,他就有辦法。

想來想去,這些都是旁門左道,沒有一條是正規的渠道,亞當斯說:“如果我在這里一直等到一期臨床實驗結束,再參加二期臨床實驗可以嗎?”亞當斯決定咬住這一線希望不放,他已經沒有其它方法,只能牢牢抓住這一絲希望。

“二期臨床實驗你可以去德國,德國是我們在歐洲的二期臨床實驗中心,不過你需要經過他們的篩選才有可能進入志愿者名單,目前二期臨床實驗我們有三個中心,一個是我們本土,另兩個在美國和德國,我們本土實驗只招募中國人。”楊平理解所有患者的心態,但是必須按照流程來。

如果貿然違背流程,萬一弄出什么亂子,那將是世界性的災難,他不能這樣去做。

k病毒療法目前療效和安全性很好,他心里清楚,但是這只是在小范圍得到的證實,還沒有通過科學的臨床實驗來檢驗,科學不能主觀臆測,必須經得起檢驗。

亞當斯提出的想法都行不通,他沒有再堅持,而是采用迂回戰術,先住下來,然后慢慢再想辦法。

就算暫時拿不出辦法,剛才楊教授說了,他還可以去德國參加二期臨床實驗,可是他不知道,德國的二期臨床實驗名額早就被搶空,哪里還能輪到他。

不過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增加二期臨床實驗的名額,這完全是有可能得,因為現在三個中心,不管那個中心的名額都不夠用,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增加名額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這樣可以使更多的患者收益,也能夠增加實驗的數據。

“那邊的名額也早就被搶光了。”宋子墨輕聲提醒。

楊平想起前不久唐順送給他看的名單,的確,這些名額早就被搶光,那怎么辦呢。

既然大家這么積極,楊平也可以勉為其難地增加二期臨床實驗的名額,而且可以提前進行二期臨床實驗,這在藥物臨床實驗是允許的,當一期臨床試驗顯示藥物安全性良好且存在初步療效跡象時,可考慮同步開展二期臨床試驗,這種設計被稱為“無縫銜接”或“合并試驗”,能顯著縮短研發周期。

楊平現在打算這么做,現在他不缺志愿者,全世界大量患者愿意充當志愿者,而且為了一個志愿者名額擠破頭,至于產量,銳行的量產實驗室都隨時準備開工,實在不行可以讓他們的制備實驗室提前開工。

亞當斯顯然不愿意放棄,他很執著,他表示即使不能使用k療法,他也愿意留在中國,接受楊平教授的治療,他已經做好打算,不管能不能治好,反正就在這里一直治療,他豁出去了。

其實他的想法是對的,他只要留在三博醫院,一直作為楊教授的患者,楊教授一定會全力以赴,不會拋棄他。

導絲斷裂的患者在icu度過了幾天,病情非常平穩,他已經轉出icu,因為腦血管堵塞的開放已經過了黃金時刻,最后還是遺留一些后遺癥,右側肢體有點麻木乏力。

患者姓齊,是一位退休老教授,他的兒子也是一位教授,還是南都理工大學千人計劃引進的重點人才。

因為他就住在市人民醫院附近,當時病情緊急,直接送往市人民醫院搶救。

不管是心肌缺血,還是腦部缺血,這些血管堵塞性疾病無一例外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打開血管,讓組織盡快得到血液的灌注,否則會引起梗死,最后引起生命危險或者遺留殘障。心肌梗死很容易失去生命,而腦組織梗死就會留下嚴重的殘障。

作為患者家屬,他的兒子齊教授很通情達理,他沒有追究當時主刀醫生焦醫生的責任,也沒有通過法律途徑提起訴訟,并且他完全沒有這樣做的打算。

不過他要求市人民醫院進行一次全院專題討論,而且討論的時候他要參加,并且上臺發言,陳院長答應了他的要求,其實齊教授沒有這樣的要求,陳院長也會針對這個病例進行一次全院大討論,對事不對人,讓大家吸取教訓,積累經驗,引以為戒,杜絕同類事件發生。

因為患者目前在三博醫院住院,事情發生在市人民醫院,而最后三博醫院成功解決問題,這個案例牽涉兩家醫院,最后經過兩家醫院協商,他們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一起進行兩院聯合病例討論。

會議先是從醫療技術角度對這個案例進行分析討論,然后再對診療過程的不足進行分析討論,最后提出以后整改的具體方法,醫護人員的討論結束,最后是患者兒子齊教授發言。

齊教授站在講臺上,他環視會場,然后對大家說:“首先,我今天過來旁聽,并主動提出發言,不是為了追究責任。”

他轉頭對前排的焦醫生說:“其次,我要感謝焦醫生,雖然焦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存在不足,但是我相信這不是他的初衷,他的初衷一定是想竭盡全力治好我的父親,只是發生意外事件后,他缺乏處理經驗,導致后面處理起來混亂不堪,但是他今天愿意站在來承認錯誤,認識自己的不足,我認為醫院應該要給他機會,每個醫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犯錯,我們要具體分析錯誤的性質、大小以及引發錯誤的原因。”

齊教授的聲音很深沉:“我現在以一個家屬的身份站在這里發言,很可能這是你們在全院病例討論上第一次面對家屬的發言,我的父親現在正在三博醫院住院治療,他目前已經脫離生命危險,我要感激你們和三博醫院的努力。”

他的語氣很平靜,沒有半點激動,更沒有宣泄不滿的情緒:“剛剛我說過,我今天站在這里不是追究責任,我可以說,我不會去用法律手段追究責任,更不會用醫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因為我很認同你們的觀點,醫學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行業,任何疾病,醫生都沒辦法保證治好,沒辦法保證整個治療過程一帆風順,任何患者都有發生意外的的概率,但是發生意外后,我們應該有坦誠和負責任的態度,不能逃避,不能掩飾,不能一錯再錯。”

“其實,你們在這件事情上肯定有責任,我剛說過,我說這話不是追究責任,而是給大家提醒,首先,我的父親手術中出現意外,沒有任何人告知我們,我們對一切毫不知情。其次,主刀醫生遇到困難,已經無法解決困難,甚至手術已經失控,他仍然沒有啟動救援程序。主刀醫生這種行為已經足夠導致患者死亡,好在最后醫院管理層介入,避免了這次悲劇。”

“希望大家引以為戒,現在的醫療糾紛這么多,醫生都抱怨醫療環境也不好,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大家的意見很撕裂,因為在醫生的角度看來,很多患者不講道理,不可理喻,動不動就鬧事,媒體也跟著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但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有些醫生過度治療,一門心思搞錢,專業技術水平也不行,沒有任何信任度可言,一進醫院就得提防醫生。兩者有錯嗎?都沒有錯,兩者都對嗎?都不對。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帶著偏見看問題。我相信大多數醫生是好的,但是你不能否認少部分害群之馬讓患者變成這樣。同樣,我相信大多數患者及家屬是好的,少部分家屬確實不可理喻,無底線的訛錢。一些無良媒體利用這種撕裂,煽風點火,制造話題,多方面的因素才造成這樣。”

“正因為這樣,患者和醫生處于撕裂狀態,撕裂容易讓各自處于情緒的對抗中,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我們應該去改變這種狀態。”

這位教授輕聲并茂的演講感染了很多人,楊平坐在會議室,通過視頻能夠看到是人民醫院那邊的病例討論現場,聽到齊教授的演講。

有些極少數的醫生真的可以說是害群之馬,正是這些害群之馬破壞了整個醫療行業的聲譽,大多數醫生認認真真在工作,在履行自己的職責。

“現在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醫生覺得醫生是弱勢群體,患者覺得患者是弱勢群體,究竟誰是弱勢群體?我現在都搞不清楚。”

“大家一起來努力,每個醫生都能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對待工作認真負責,每個患者及家屬能夠對醫生患的一些非原則性錯誤包容,我相信,醫患關系會變得越來越好。”

“我聽陳院長說要處分焦醫生,取消一年的手術權限,取消全年獎金,我跟陳院長說,取消一年的手術權限,重新學習,這是對的,但是停發全年獎金,這不行,這會嚴重影響他的生活,他犯錯誤了,但是要給他改過的機會,因為我相信他的初衷是好的,導絲不是他故意弄斷的,這是意外,只是在處理意外的時候,他的態度和方法欠妥,我不知道這是出于發么原因,但是我想,要避免這種事情,除了對醫生進行這方面的專業教育,還需要在管理制度上防患這種事情,不能這次是這樣,下次在另一個醫生身上又重演。”

“這是我的真心話,希望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認真思考。”

臺下很安靜,沒有掌聲,安靜一會后,陸陸續續想起掌聲,直到熱烈的掌聲,因為大家都覺得他說得對,有些話直擊靈魂,讓人不得不陷入思考。

患者家屬講完話后,焦醫生也上臺做檢討,做檢討前,陳院長說:“醫生有時候難以避免犯錯誤,但是我們必須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錯誤,我平時總是跟大家說:敬畏生命,焦醫生能夠勇敢面對自己的錯誤,站在這里,說明他已經進步了,這對他今后的行醫生涯有深刻的影響。”

焦醫生很感動,患者家屬沒有追究他任何責任,還幫他說話,希望院方可以從輕處罰。

他的檢討也很深刻,剖析了當時自己的心態,他當時就是年輕氣盛,覺得自己可以解決,如果呼叫主任或者其它同事的支援,他會覺得很沒面子,手術做到后面,他心里很混亂很著急,越是這樣,他越是一條道走到黑,現在想起來,他多么愚蠢,在生命面前,面子不值一提,以后他會記住。

“這個病例討論很特別,以后我們對一些出現失誤的病例也要這么討論,對醫生光是處罰是不對的,應該教育與處分并重,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我們的目的是吸取教訓,避免以后發生類似的事情。”夏院長在旁邊說。

這個患者家屬其實也挺大度,他說的話句句在理,尤其在患者家屬的角度來看醫患關系,其實醫患的信任是雙方,不信任也是雙方,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每個人去做好自己的事情,理解包容對方。

最后患者也在三博醫院這邊上臺演講,他說,他感謝所有的醫護,他能夠理解醫療行為中的意外事件,醫生不是神,是人就會犯錯誤,他相信,沒有哪個醫生不是抱著治好患者的目的,沒有哪個醫生想著把患者治壞。焦醫生也是一樣,他一定是全力在治療,只是遇到意外事件之后,經驗不足,他應該收到應有的處罰,但是更多是教育。如果每一個醫生縮手縮腳,必然無法成長為優秀的醫生。

真是感謝這對父子,給所有的醫護人員上了一課,楊平想。


上一章  |  外科教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