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熱門、、、、、、、、、、、、、、
對醫生的培訓,其實是對知識和技能體系的培訓,比如對李民的培訓,楊平對他他的整個知識和技能體系進行重構,這樣才能塑造他高超的醫術。
看到群里聊起局麻技術,這種局麻其實廣義的局麻,嚴格來說是精確的神經阻滯麻醉,楊平認為在基層醫院,這種麻醉技術非常有用,基層醫院不管是醫療人員,還是設備,都比不上大城市的大型醫院,所以有些基礎醫療技術顯得尤其重要。
楊平決定將傳授李民這種局麻技術,讓他他以后在基層醫院即使遇上麻醉困難的時候,也能夠順利把手術做完。
藤原美雪脖子上掛著聽診器,高挑的身影跟在唐菲后面,她們剛剛查完房回來,要不是小蘇提醒,他已經忘記藤原美雪的存在,邱經理建議暫時不要退回藤原美雪,因為從種種跡象看來,藤原美雪就是那個暗中透露情報的人,她其實沒有危險,要有危險早就有了,后來小蘇也認為,留下藤原美雪更有利,所以還是讓她留下來。
藤原美雪看到楊平,露出微笑打招呼,楊平點點頭,這個世界太復雜,比起人與人的關系,楊平覺得科研反而是最簡單最純粹的。
楊平去實驗室,在實驗室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下午才出來,他看看時間,要趕去參加全院的病例大討論。
每周一次的全院大會診,楊平知道大家都希望他能夠參加,這也是醫生們相互討論學習的機會,只要有空,楊平一定會去。
趕往行政樓的時候,看到夏院長、韓主任、孫院長一行急匆匆趕往什么地方,他們現在每天也很忙,超級實驗室已經完成選址,接下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超級實驗室,醫院內部還要建立遠程手術中心。臨床醫院院也剛剛成立,組織架構的改革也來推進,不過夏院長也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楊平從來沒有講課他疲倦的樣子,不管什么時候,就算是被人污蔑停職檢查的那段時間,夏院長也是激情四射,楊平還看見他在辦公室里做俯臥撐和仰臥起坐。
約翰內森回去后給楊平發了微信過來報平安,他將羅伯特的錦旗事件說給楊平聽,楊平也忍不住想笑,哪有這樣的,不過玩花樣還得羅伯特,會來事也得羅伯特。
半路又巧碰到海扶刀科室的段主任,他標志性的光頭非常醒目,遠遠望去,油光發亮,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
“楊教授!”他夾著公文包,老遠就看到楊平。
這打扮這氣質,不認識的還以為是哪個包工頭,他握住楊平的手:“楊教授,好久不見。”
楊平經常呆在研究所不出來,段光頭三天兩頭往外面飛刀,他用海扶刀做子宮肌瘤已經是全國一流,別人做子宮肌瘤切除總是各種并發癥,他做完后清清爽爽,什么并發癥都沒有,靠這一手絕活,他到處飛刀,賺得盆滿缽滿。
“楊教授,我要辭職了。”段主任說。
楊平感到挺意外的:“不是干得好好的,怎么辭職了呢?”
“三博醫院挺好的,我挺留戀的,但是呢,我和朋友成立一個醫生集團,租用了廠家的海扶刀,我要自己單干。”段主任說,“我夏院長也解釋了,夏院長真的挺好,他保證,如果我再想回來,隨時找他。”
“你準備單干,這事可要想好了?”楊平提醒他,現在搞醫生集團的真不少,但是干好的沒幾個,大多數都是虧損,最后還是不得不回到醫院。
段主任低聲說:“這事我考慮過,我也不瞞你,我早就在外面開始自立門戶,而且贏利很久,所以我才敢辭職,說來說去,還是要感謝你,我這一手謀生的活都是你教的,我也不知道怎么感激你,真的,謝謝你。”
段主任很正式地畢恭畢敬地向楊平鞠躬,楊平趕緊扶住他:“大家都是同事,你這是做什么。”
“請你吃飯,送你禮物,現在都不合適,我琢磨了很久,唯有深深給你鞠一躬才行,沒有你,就沒有我的今天,楊教授,以后你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說,上刀山下火海,我眼睛不會眨一下,聽說思思那小姑娘已經恢復得很好?”段主任還記得思思,當初楊平經常送思思過來用海扶刀治療腫瘤。
段主任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現在也有一身江湖氣。
“她參與我們實驗室的新治療,現在恢復得不錯,我去院部會議室參加院內會診,你忙,有空我們再聊。”楊平看了看時間,病例討論快開始了。
“好的,不耽誤你時間,以后我辦好手續,回頭再來感激你。”段主任夾著公文包跟楊平拜拜。
醫院行政樓現在已經改造成病房,但是幾個會議室保留沒動,畢竟醫院時不時會有大型會議,比如這種全院病例討論也算是大型會議。
領導帶著行政工作人員現在還擠在板房里,剛開始那些行政人員頗有怨言,被夏院長一頓訓斥之后,再也沒有人有怨言,他們現在也已經習慣。
楊平趕到的時候,會議室里已經坐滿了人,大家都等著開始,楊平本來想偷偷坐到最后一排去,以前讀書的時候,他最喜歡坐最后一排,因為自由。
可是現在,已經這個自由了,韓主任遠遠看到他進來,立即起身拉住他,第一排早就留好了位置等他,怎么可能讓他坐最后一排,別說在本院,就算到全國,全世界,任何檔次的學術會議,楊平那是妥妥的第一排C位。
韓主任現在是專家組組長,不僅是三博醫院的專家組組長,而且還是臨床醫學院的專家組組長,他有這個資格,誰都服他。
“我剛粗略看了一下,今天有幾個病例有點意思,你得多說幾句。大家每周可是等著你發言。”韓主任說。
楊平看了看時間,還有幾分鐘就開始了,這時陸陸續續還有醫生進來,除了值班的,正在手術臺上的,一般都會主動來參加病例大討論。
骨科幾個大主任幾乎全來了,看來骨科挺重視這次全院病例討論的,譚主任向楊平向楊平打招呼,現在譚主任是骨科大主任,骨科發展得非常好。
第一個討論的病例是骨科的病例,這個病例其實先是入院兒科,然后再轉往骨科,目前正在骨科住院。
做病例匯報的是跟白主任一組的胖子研究生,白主任在骨科被稱呼為“重量級醫療組”,整個醫療組,沒有體重90公斤以下的組員。
這個患者是13歲的小孩,女性,全身多處反復疼痛11年。
楊平翻看手里的病例簡介,病史長達11年,從兩歲就開始發病,走過的醫院其實也不算少,疼痛的要點是全身多部位骨骼疼痛,以關節部位頻發,而且伴有局部壓痛,疼痛夜間加劇,白天比夜間明顯減輕,疼痛的部位有腫脹和發熱,除了以上特征,查體沒有其它的明顯陽性體征,平時疼痛嚴重影響行走。
檢查也做了不少,在三博醫院元做了一些檢查,抽血的各種檢查,MRI等等都有。
從抽血的報告綜合來看,有明顯的炎癥反應。雙側膝關節和髖關節等大關節的磁共振看來,這些關節有炎癥和破壞。
這些癥狀11年來反復發作,全身癥狀有低熱,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的外貌。
楊平看完這些資料,臺上的研究生海里匯報,病歷匯報完成后,隨即是同組的主治醫生補充病史,然后白主任親自上臺發言,看來他們對這個病例非常重視。
“各位專家,這個病例是從兒科轉過來的,我們譚主任也看過,在科內也進行過討論,診斷是慢性復發性多灶性骨髓炎,我們覺得診斷上沒有什么問題,關鍵是治療,我們知道,骨科醫生最怕什么,最怕骨髓炎,尤其是慢性骨髓炎,對骨科醫生來說,這是災難性的疾病,最傷腦筋,如果可以拒絕,我想,骨科醫生最不想接診這一類病人。”
“不過也只是我們認為診斷沒有問題,看看各位專家對診斷有沒有不同意見?”
楊平在腦海里對病歷資料進行回顧,確實,診斷沒有問題,可是治療是一個大問題,這種骨髓炎屬于無菌性骨髓炎,與我們平時遇到的化膿性感染不一樣,化膿性感染是細菌性骨髓炎。
也就是是從病理上來說,這種骨髓炎不是因為細菌感染引起的,而是自身免疫性炎癥疾病,是由于患者某些原因,比如基因突變等等,導致在沒有感染等觸發因素的情況下,免疫系統自己激活了,自發產生了炎癥,這些被激活的免疫系統對人體自身的組織細胞帶來傷害,有時候還會危及生命。
目前這個病例就是這種病,楊平再次瀏覽病歷簡介,診斷沒有問題,骨科現在譚主任的帶領下發展不錯。
這個病例比較難確診,全世界文獻記錄的也就五百多例。
“診斷應該沒有問題,這個病例做過病理檢查,骨組織的病理切片是我看的。”溫儒正發言。
這發言挺霸氣的,挺有風格的。
“這個病理病理上沒有什么特異性吧,主要還是靠癥狀診斷。”脊柱外科的文中立即說。
“病理上有特征,最近我在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各種組織病理表現,正準備發文章,還是有特征性表現的,說起來話長,這事我們事后再私下討論,總之,我認為診斷上不存了問題,至少在病理方面我認可診斷。”
溫儒正顯露頗有風格,知道這種場合展開討論會浪費大家時間。
“嗯,我也認可診斷,在臨床癥狀上沒有問題。”文中表示同意。
脊柱外科的金博士發言:“這個疾病目前診斷標準不太完善,我們能夠做出診斷,我覺得挺厲害的,我剛剛看過,她的X片,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硬化邊緣有明顯的溶骨性病變,伴有輕度的骨膜反應,其他幾個部位,我也看到類似的反應,再結合臨床癥狀,這個診斷診斷我也覺得沒有問題。”
“楊教授,你幫忙把把關,我們診斷有誤沒有?”譚主任側身看向楊平,希望得到他的意見,畢竟也算是比較難診斷的病例。
“沒問題,從病史、查體和輔助檢查,三方面的信息結合,診斷完全沒有問題。”楊平肯定地說。
譚主任心里踏實了,接下來就是討論治療。
“這幾天我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獻,目前這種疾病治療的效果不是很好,尤其是癥狀比較不明顯、持續時間比較長的治療效果更差,一半的病例會殘留明顯的后遺癥,比如骨骼畸形、肢體不等長、跛行、慢性疼痛等等,給患者的外觀和功能帶來嚴重的影響。”
“有遺傳學方面的檢查沒有?”
這是張林的聲音,他是剛剛才進來的,可能剛下手術。
“這種病例最好做遺傳學測序,這樣才有希望找到真真正的病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張林說,他像一個大教授一樣。
要是以前大家會心里偷偷笑他裝逼,擺出一副大教授的樣子,說得像模像樣。
但是現在沒人嘲笑他,因為最近他和小五做了一個課題,成功的破解一個遺傳學方面的案例,論文也在準備中,這事醫院上上下下都是知道的,連清潔工阿姨都知道,張林和小五的課題含金量非常高,有重大發現。
而且之前大家笑話他們是研究所的金鉤銀鉤,說他們是楊教授的拉鉤俠。
現在也沒人笑話他們這事,因為他們真的寫出了專著,已經出版,而且申請了大量的拉鉤方面的專利,說實話,在拉鉤方面,他們確實世界上一流的專家,他們編著的拉鉤學也是世界第一部拉鉤專著。
但凡世界第一,不管是哪個細分領域,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現在很多醫生投來羨慕的目光,希望看看這位勵志者是什么意見,張林小五以前在大家心里的形象有點小丑,現在大家心里,他們是普通人勵志的典范。
很多醫生希望聽聽張林的意見,尤其涉及到遺傳學,這家伙最近可是在遺傳學方面做出一點成績的。
PS:最近有一點忙,可能改稿不是很認真,希望大家多多包涵,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我會盡量保證持續更新,不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