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515章談判
正文第515章談判
眼瞅著指數一路狂泄,村長也有點急眼了的意思,今天可是進搏會的開幕日,市場要是過于拉胯也太難堪了。
于是乎趕忙跳出來辟謠75家企業名單,首批上市企業不可能有這么多。
假消息?
市場一看,懂了,資金反手開多又搶籌拉升,指數在午后開始持續反彈。
村長這邊還有第二手牌,如果親自出來辟謠不能穩定市場,那就只能郭嘉隊資金出手護盤了,隨著指數反彈,郭嘉隊資金也就選擇不動了。
市場的劇烈反應,從一定程度上也能說明分歧嚴重,更說明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不足,稍有風吹草動便如驚弓之鳥。
主要是這段時間的震蕩太過于劇烈了。
與此同時,希爾頓大酒店。
下午14時許,陸鳴已經從下榻酒店移步到希爾頓酒店,與華爾街的面談在這家酒店展開。
此時此刻,大a在午后已經拉回來了,不過陸鳴并沒有關注市場走勢。
雙方面談安排在酒店的一間會議室,雙方人員準時到場,此刻正坐在會議室的一張長方桌上的兩邊。
陸鳴看到坐在對面的約翰·布雷恩是華爾街資本機構的談判負責人也頗為意外,老朋友見面也是在正式的談判前寒暄了幾句有的沒的,無關痛癢。
天盛資本和高盛資本有暗金合作關系,坦率講沒有高盛集團的那筆暗中的委托資金,天盛資本的潛水資金在海外布局得多花不少時間。
高盛當然知道天盛在全球市場收割,也知道天盛有資金在美股市場做盤,說不定其中一筆就有高盛的資金委托。
對此,高盛并不關心,只關心收割到的利潤有多少分給高盛手里。
華爾街的資本可沒有什么愛國情懷,只有利潤。
約翰·布雷恩雙手一合放在談判桌上,看向陸鳴說道:“……那么,陸先生,我們開始吧?”
“當然。”陸鳴旋即拿起桌面跟前放著的一份材料,“第23頁,華爾街擬900億美元,約合6255億元人民幣經由天盛資本受托管理而進入a股市場,這筆投資在未來五年內全部交付天盛資本,雙方對此均無異議。”
約翰·布雷恩也拿起一份一模一樣的范本材料翻到第23頁內容。
在雙方正式見面展開談判磋商之前,對于其中的合作內容早就已經有過大量的溝通和初步確認了,比如頭多少錢進來,什么時候進來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三年前陸股通開通以來,外資持續進入a股市場,三年下來累積凈買入的資金量已經達到了5545億元,這個數占整個a股市場總值的1左右。
整體來講,外資在大a的占比并不高,至少明面上的資金來看是一點都不高。
不過這一次的談判內容,資金規模已然比外資過去三年來進入的總數還要高出700來個億,談下來基本上未來五年內,主要的境外資本來國內投資a股市場就委托給天盛資本了。
至于這筆資金的來源問題、資金的身份問題等等,天盛資本是不管的,只接收這么大的額度,至于到底是境外那些資本機構的錢,他們自己去掰扯。
掰扯好了就聯絡天盛資本送錢過來就行了,未來撤資或者紅利分發,天盛資本也只會按照協議打過去,具體怎么分那是華爾街內部各大資本機構的事情,撕逼也好,怎么分蛋糕也好,跟天盛資本沒有半毛錢關系。
其實話說回來,陸鳴和天盛資本壓根就不需要外資,因為國內的資本已經過剩的愈發嚴重了,說人話就是不缺金主,拿著錢排隊在天盛資本門口的人多了去。
之所以接收華爾街資本機構的資金,顯然也是為了更高的戰略目的而進行的一場交易,至于具體是什么,陸鳴也不會去過多深究。
末了,約翰·布雷恩點了點頭表示沒問題,同時也說道:“第69頁,對于10的利潤保底方案我們不認同,這太低了,我們要30的比率。”
顯然,華爾街并不滿足于此,也清楚陸鳴的賺錢能力。
陸鳴忽然一笑,看向對方說道:“布雷恩先生,你認為可能嗎?華爾街能做到嗎?敢嗎?不!不敢,就連5都不敢!”
協議里面的一項最為關鍵的內容便是天盛資本保證為這筆資金的利潤兜底,也就是說無論實際上賺到多少錢,哪怕是投資失敗虧錢了,不但要給華爾街保本金,還得繼續支付本金10的年化利潤,年年如此,直至10年后天盛資本才有權主動解約。
這筆投資對于華爾街而言,最大的誘惑力便在于穩賺不賠,不用承擔任何虧損的風險,是百分之百確定,因為天盛資本在其中做信用背書了。
未來10年內這筆投資會為其帶來1435億美元的絕對利潤回報,平均一年1435億美元,不計10年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