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五百年第142章 全線反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五百年 >>大秦五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2章 全線反攻

第142章 全線反攻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23日  作者:輕風千里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輕風千里 | 大秦五百年 
歷史軍事正文

正文

接下來,雙方商量投降的具體細節,商議完畢后,呂澤親自把楊喜送到營寨大門。

兩天后,趙佗率領大批士兵來到齊軍營壘前。

手無寸鐵的齊兵魚貫而出,花了一些時間,三萬五千齊兵全部出得營寨,在大平地上排隊站好,由全副武裝的秦兵看守著。

呂澤、馮無擇、郭亭被楊喜帶著來到趙佗跟前。

呂澤心情不算差,因為他安全了,沒有性命之憂,回去齊國后,頂多被妹夫責備一下。

馮無擇、郭亭兩人,則是垂頭喪氣。

呂澤向趙佗恭敬作揖,說道:“敗軍之將呂澤,見過趙將軍!”

趙佗點頭道:“呂將軍,你識時務,率軍投降,我會按照先前承諾,放你和副將回去。”

呂澤趕忙說些道謝的話。

馮無擇、郭亭仍然垂頭喪氣,就這樣投降了,在他們眼中是恥辱。

隨后,趙佗進入齊軍營壘仔細檢查,武器、糧草等物資一應俱全。

函谷關對面的營寨很大,在數年前項羽聯軍兵臨函谷關時所建造,足以容納數十萬人。

秦軍全面接管營寨,讓齊兵集中住在營寨,派兵嚴加看管。

趙佗再寫好書信,派人去隴山向皇帝報告。

這天,趙佗再把楊喜叫來。

“我們出函谷關,將關對面之敵全部肅清,已震懾韓國。這還不夠,還得進入韓地襲擾,讓韓軍疲于奔命,讓韓國皇帝和大臣不得安寧,讓韓國百姓人心惶惶。這種襲擾戰,騎兵最合適,我把全部騎兵交給你指揮,深入韓地一百至兩百里。”

趙佗特別指示,深入韓地是為了襲擾,盡量不要打硬仗,不要攻城池,碰到大股韓軍要避開,碰上小股韓軍,若有機會就將其消滅。不要太過于深入韓地,確保騎兵有退路。

在函谷關外一戰,秦軍五千騎兵,損失兩百余人。

第二天,楊喜帶著剩余騎兵,向韓地而去。

兩天后,呂澤、馮無擇、郭亭三人三騎,出得營寨,往東而去,呂澤要先去新鄭,找張良借點盤纏,或者找張良派少量人馬護送,然后再北上趙國,再往東去齊國。

張良和韓成,都是帶著郁悶的心情,從趙國返回新鄭。

隴西戰事不利,張良心如急焚。

丞相府家中吃飯時,張夫人見張良心情不好,安慰道:“良人為何愁眉不展?”

聯軍糧草被斷,消息嚴格封鎖,尤其是實行商君之法的韓國,封鎖得更為嚴密,張夫人還不知曉。

張良只吃了一點點,就吃不下了,放下碗筷。

“哎!還不是為了國事、為除暴秦!”

“良人為韓國、為除暴秦,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無論結果如何,都對得起朝廷,對得起張家列祖列宗!”

兒子張不疑道:“孩兒長大后,要為父親分憂!”

張良摸摸兒子腦袋,兒子逐漸長大,他這個做父親的總算有些欣慰。

這時,管家匆匆走來。

“丞相,前方派人趕來,說有要事稟報!”

張良命管家把人帶進來。

他再去到正堂。

管家帶著一名士兵來到正堂。

士兵道:“丞相,卑職奉新安陳都尉之命,趕來向丞相稟報。函谷關出大事了!數日前,秦軍出函谷關,韓信將軍列陣迎戰,大敗,幾乎全軍覆滅!韓信將軍生死未仆!”

聽到這個消息,張良頓覺腦袋暈眩,差點站不穩。

屋漏偏逢連夜雨,本身西邊就戰事不利,又有函谷關如此慘敗,張良心如刀割。

一天后,張良再接到消息,韓信將軍帶著三千余殘兵,正向新鄭趕來。

又再過了兩天,再接到消息,函谷關對面的三萬五千齊軍,向秦軍投降了。

“好啊!趙佗打得好啊!”

坐鎮隴山的嬴子嬰,接到趙佗送來的戰報后,十分高興。

秦軍在西邊能打勝仗,東南邊的武關讓項羽損失慘重,東邊的函谷關又再有大勝仗,敵人從多個方向攻秦,企圖滅秦。

而秦軍全線告捷,是對敵人的最有力反擊。

子嬰通知下去,把戰報通報全軍,激勵士氣。

函谷關出擊大敗敵軍,北邊的長城軍團,足足有十五萬軍隊,未嘗不可以主動出擊。

子嬰派人向李兆傳令,讓李兆見機行事,要是有合適的機會,可主動出擊。

兩天后,嬴子嬰再接到趙佗報告,呂澤率軍投降,有三萬五千齊兵,以及三千韓兵,該如何處置?

對于這個,子嬰還真的一時拿不定主意。

按照以往,很多降兵被殺。

比如長平之戰,四十五萬趙軍一半戰死,一半投降,結果降兵全部被殺。

數年前,項羽在新安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兵,殺俘虜、降兵現象,在這個時期太普遍了。

子嬰覺得殺俘虜、降兵不妥,成年男人是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勞動力,本身全天下都是男人不足,要是大規模殺降兵,對社會是極大損失。

不過,嬴子嬰更不愿意把這些成年男人放回去,讓這些男人為敵國效力,再與秦國為敵,到底該如何處置呢?

這可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子嬰想想,等這場戰役結束后,再跟臣子們商議。

子嬰提筆在紙箋上書寫,讓趙佗先看管好降兵,等候進一步命令。

這段時間以來,王元、韓信都有捷報傳來,主要是小捷報,暫時還沒有大勝仗。

不過,全面反攻的時候快到了,子嬰期待著。

這天,韓王信帶著殘兵回到了新鄭。

“陛下!臣對不起陛下!”

韓王信跪在韓成面前,失聲痛哭起來。

他把那天作戰經過詳細說出。

好幾萬士兵就這樣沒了,韓王信十分傷心,韓成很難過。

見過皇帝后,韓王信再去向張良報告。

丞相官衙內,韓王信再把那天作戰過程,向張良詳細敘述一遍。

“秦軍竟有射得如此遠的床弩,又還有三百乘戰車,將軍已盡力,這次失敗,非將軍之過。”

張良安撫了一下,兩人坐下交談。

韓王信道:“呂澤甚是可惡,秦軍來戰,卻不派兵馳援。若是他派兵夾擊,若齊軍能全力一戰,我們跟秦軍勝負還未可知,就算最終不敵,秦軍那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提起呂澤,張良一臉鄙視,說道:“呂澤乃是依仗姻親關系,才做上齊軍主將。若是韓國的將軍,坐擁三萬余士卒未經作戰就投降,不配做軍人,我必定將其斬首。呂澤回去齊國后,頂多被劉邦責罰一下。”

韓王信無奈道:“若在函谷關領兵的是曹參、灌嬰、夏侯嬰、柴武,定不會如此。”

他嘆息了一下,再說道:“隴西軍糧草被截斷,大事不妙啊!”

張良擔憂道:“照此看來,西邊勝算不大了。我們跟西路軍已失去聯系,無法再幫上忙,只能靠李左車了。”

韓王信道:“我們三國聯合,再加上匈奴,又還有項羽攻武關,如此都還不能滅秦,真不知日后可否還有滅秦之機。”

張良嘆息道:“暴秦有山川之險,以前各國五次合縱攻秦,皆沒有成功,要滅暴秦,的確難如登天。”

如此艱難局面,張良感到被心頭大石在壓著,被壓得快要喘不過氣來。

兩天后上午,張良正在丞相衙門處理公務,有部下來報告。

“啟稟丞相,齊軍呂澤將軍求見!就在大門外。”

聽到呂澤這名字,張良心頭就來氣。

肯定是投降后被釋放,跑來新鄭向自己求援。

“你給呂澤回話,本丞相公務繁忙,沒空見他!”

官衙大門外,呂澤正等著張良讓他進去見他。

“呂將軍,張丞相說,他公務繁忙,沒空見你!”

竟然不見我,呂澤意想不到,意見非常大。

被秦軍放出來時,呂澤、馮無擇、郭亭三人,只有一匹馬、佩劍、所穿衣服、身份證明文件。

這一路上,呂澤途經韓軍多個駐扎點,亮出身份蹭吃。

各地韓軍可以給他吃,要想給盤纏,那是絕對不可能,更不可能派兵護送。

呂澤就在大門旁邊靠著墻等待著。

等了半個時辰,又再勞煩守門的人進入通傳。

看在是齊國皇帝姻親份上,守門人不好得罪呂澤,再次進入向張良通傳。

不一會,守門人再次出來,冷冷地道:“張丞相說,他不想見你這個敗軍之將。”

張良居然不見,呂澤大為惱火。

呂澤就在大門口等著,張良總要回府的,他一定要見到張良,沒盤纏沒辦法回齊國。

一直等到傍晚時,見張良從大門出來,正要上馬車。

呂澤跑了過去。

“張丞相!”

張良見到跑過來的呂澤,鄙視了一下,不予理會,然后上車。

呂澤再要靠近,被侍衛攔住了。

馬車前行,呂澤跟了上去。

“張丞相,求你看著我妹夫份上,借點盤纏,我好回齊國。”

張良真的不予理會,看來是那天沒有出兵夾攻秦軍,張良有意見。呂澤沒了脾氣,只得放下身段去求。

一開始時,張良根本不理睬呂澤。

呂澤鍥而不舍一直跟著。

最后,張良仍然沒有說話,命人給了一些錢,打發呂澤。

回到丞相府大門時,有部下匆匆前來。

“丞相,不好了!秦軍騎兵深入韓地,離新安只有三十里了。”

張良大驚,迅速發出命令,派兵馬攔截。

韓國本身人口就不多,抽調出十五萬兵力參與攻秦,目前在韓國境內只有七萬兵馬,這些兵力又要駐守各地,能抽調出來的機動兵力不最多只有三萬。

面對如此困境,張良就算再有智謀,也難以解決,每天都寢食難安,吃飯沒有胃口,晚上經常失眠。

汧縣西邊,韓信指揮部。

大帳內,韓信在看著大地圖,地圖上繪畫的,是汧縣和隴西郡交界的地形。

地圖上做了許多標記,有秦軍兵力布置,有發現敵軍的位置。

此時,韓信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自信和期待,是對打敗敵軍的自信,是對勝利和軍功的期待。

是時候了,離勝利已不遠了,立大軍功的時候到了。

大帳外,各軍官陸續到來。

大家能預測到,期待已久的反攻即將開始。

各個軍官原本在不同位置,都接到命令在今天到此。

武將們還沒有來齊,先到來的武將在交談起來。

都尉范目道:“有如此漫長的山地作戰,此前萬萬想不到,巴人之兵派上了大用場。”

長水校尉辛韋道:“范都尉,你立下大功,待打敗隴西敵軍后,論功行賞,你最少是校尉,說不準還能升到將軍。”

范目道:“辛校尉,你同樣立下大功,該當將軍了!”

辛韋心情很好,開心笑道:“這多虧了跟著韓將軍啊!主將善于用兵,我們這些做校尉、都尉的,才有機會立軍功。”

平虜校尉張凱接口道:“是啊!天下未統一,又還有匈奴人,我們軍人打仗立功的機會多,跟著韓將軍這樣能征善戰的主將,我到終老時,爵位或許能升到‘右更’。”

在二十級軍功爵中,右更是第十四級。

目前,張凱和辛韋爵位為第七級的“公大夫”。

范目為第六級的“官大夫”。

奮勇校尉丁堅道:“至于韓將軍,或許有機會封侯。”

交談中的武將,各個都心情很好,即將大反攻撈更大軍功,大家無不期待。

午時,一名部下進入大帳。

“韓將軍,各都尉、校尉都到齊了!”

“讓他們進來!”

隨后,武將們進入大帳。

韓信掃視眾將一遍,朗聲道:“諸位,敵軍糧草沒多少了,卻還看不到攻入關中的希望,必定士氣低落,銳氣全無。在北邊,有王元將軍率領的軍隊攔截敵軍退路,全面反攻的時候到了,弟兄們暢快淋漓殺敵立功的時候到了!”

聽著主將親自宣布,武將們無不神情振奮。

隨即,韓信發布命令。

“大反攻時間,定在七月十五清晨!”

“辛韋、范目,你們兩人帶兵,沿著通往下辯的官道正面進攻,直插敵軍心臟!”

“諾!”

“張凱,從你部下所在地發起猛攻!”

“諾!”

“丁堅……”

韓信做出全面的布置,對每個武將的任務,都交待得很詳細。

部署完畢后,韓信跟武將們共進一餐,武將們再出發前往各地。

全線反攻時刻來臨了!


上一章  |  大秦五百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