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五百年第104章 滅秦計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五百年 >>大秦五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4章 滅秦計劃

第104章 滅秦計劃


更新時間:2021年05月21日  作者:輕風千里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輕風千里 | 大秦五百年 

《》

二月初,雁門郡最西邊跟匈奴交界處,這里前所未有的熱鬧。

在交界處的東邊,這里有數不清的馬車,馬車上裝有鹽、布、谷等物品。

在交界處的西邊,有數不清的馬匹。

趙國和匈奴,在這里進行首次交易,雙方都派了大量人員過來。

趙國的人要清點馬匹數量,并且檢查每匹馬,確保符合要求。

匈奴人對每輛車逐一檢查,確保貨物的數量足夠、質量符合要求。

使臣蒯徹也來了,跟匈奴左丞相交談著,雙方合作愉快,有說有笑。

花了大半天時間,雙方清點確認好數量。

由蒯徹代表趙國、由左丞相代表匈奴,雙方在交易文書上簽字蓋章。

隨后,趙國這邊的人,帶著兩萬馬匹原路返回。

一批工匠跟隨匈奴人往西而去。

六千匹匈奴良馬送到新鄭后,張良將之配備給最訓練有素的騎兵隊伍。

三國結盟,又聯合匈奴,讓韓國國家安全更有保證。

然而,自商鞅變法后,秦國始終是狼子野心,本身已坐擁關中巴蜀最肥沃和險要之地,還從未放棄過東出侵占其他國家的野心,只要暴秦一日不滅,猶如利劍在懸。

張良為了韓國嘔心瀝血,日理萬機,大多數時間都很晚才回家。

今天晚上,張良又再待在家中書房。

他時而看向秦國地形圖,時而又冥思苦想攻入關中之法,時而又再想到如今韓國形勢。

張良掌控全局,強勢推行商君之法,最終得以全面落實下去。

兩年多時間里,韓國蒸蒸日上。

張良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他并不怕得罪人。

唯獨對國君韓成,張良有著愧疚之心。

他身為臣子,國家權力應當交還給君主,但為了變法能貫徹下去,張良又不得不緊抓權力。

衛鞅入秦,在秦孝公毫無保留的支持下,變法才最終得以全面落實,因為秦孝公壽命不太短,支撐到商君之法實行二十年后才死去。

反觀楚國的武吳起變法,楚悼王同樣全力支持變法,但變法只實行五六年,楚悼王便死去,這一死,貴族反撲殺死吳起,新任楚王摒棄吳起之法,楚國崛起只是曇花一現。

如果國君不全力支持變法,或者支持變法的國君過早死亡,都有可能導致變法夭折

變法有很大風險,張良經過深思熟慮,為確保變法長期堅持實行,決定不先把權力還給國君。

“陛下!對不起了!臣是迫不得已!”

張良心中在默默自語。

隨后,張良目光短暫停留在地圖上,又再思忖著如何滅秦。

夜已深,家人皆已就寢,張良仍然在書房里。

他又再看著地圖,把秦國所有地域看一遍,目光最后停留在西邊的隴西郡,這是秦國最西邊的一個郡。秦長城西端起始點,位于隴西郡西南的臨洮縣。

隴西郡西北地域,已被匈奴所控制,東南邊是漢中郡武都縣,正西邊和西南邊是羌人地域。

這時,張良想著,如果匈奴能再繼續南攻,把秦國西邊、西南邊羌人地域奪取過來,就可以避開長城,從臨洮縣以南至武都這段地域向秦國發動攻勢,這或許是個辦法。

想到這里,張良豁然開朗,心中舒暢起來,終于找到了有可能滅秦的辦法!

接下來,張良又再思慮著如何實施。

首先,要說服匈奴南下奪取羌人東邊、靠近秦國的那片區域,然后再說服趙國和齊國,答應共同出兵,還要說服匈奴人肯聯合攻秦。

如果冒頓能答應,三國大軍可借道云中郡往西,繞到秦國西邊,從臨洮縣至武都縣之間向秦國發動攻勢。

這個辦法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首先不能被秦國發現,無論是匈奴兵還是三國聯軍,都不能過于靠近長城,避免被秦國長城防線的守軍發現。

從進攻地段到秦國隴西郡,皆屬于山地,與平地相比,雖然行軍、糧草運輸都艱難很多,但畢竟有攻入關中的可能性。

從武關、函谷關再到黃河防線,又再到長城防線,皆難以攻破,唯有從西邊攻秦,才有希望滅秦。

這必須跟兩國商議好一致同意,再派人去匈奴說服冒頓,才能夠實施。

第二天,張良派人分別前往趙國邯鄲和齊國臨淄,說有要事相商,需要三國國君齊集,邀請齊王劉邦到邯鄲。

四月初的一天,邯鄲。

趙國皇宮書房。

劉邦、趙歇、韓成三個皇帝聚集在這里。

劉邦旁邊有曹參;趙歇旁邊有李左車、張耳;韓成旁邊有張良。

這些人全部都是應張良的提議聚集一堂,不知張良葫蘆里賣什么藥。

要三個皇帝聚集在一起才能說出來,肯定是很重要又必須保密之事。

劉邦道:“張丞相,不知到底有何要事?”

趙歇道:“張丞相讓大家聚集一堂,相必有是非常之事。”

張耳道:“我們洗耳恭聽了!”

張良回應道:“正是,這是機密大事,是有關于滅暴秦的大事。”

對于滅秦,大家都很有興致,張良素有謀略,把三個皇帝都聚集一起才說,或許是真的有了滅秦之法。

只聽張良繼續道:“秦國有山川之險,函谷關、武關、黃河、長城,都難以逾越,我苦苦思索,終于找到了滅秦之法。”

隨即,張良走到大地圖前,幾人皆起身,來到地圖前。

張良指著秦國隴西郡。

“秦長城起始點,是隴西西南臨洮縣,再往南,便沒有長城作為屏障。”

立即有人知道了張良意圖。

李左車道:“張丞相之意,是要從那邊攻秦?”

張良點頭道:“沒錯。我們已跟匈奴合作,可繞到云中郡,在折向西南……”

張良把想法詳細敘述出來。

其他幾人兩眼放光,或許這樣做,還真能滅秦。

張良道:“繞了一個大圈去到秦國西邊,糧草運送路途太遠,消耗甚大,隴西西南邊羌人之地,皆是山林,行軍不便。”

李左車接口道:“張丞相所言甚是,雖有很大困難,只要我們團結一心,應當能克服。秦國西邊沒有長城、關隘作為屏障,失去了地利,無法像函谷關、武關、黃河那樣阻擋我軍,,滅秦完全有可能。”

張良再道:“若用此法攻秦,需征召數十萬大軍,儲備最少兩年糧草。若能攻下隴西、關中,可從秦國奪取糧草。待大軍到了西邊后,需派兵向函谷關、河南地秦長城進攻,牽制秦國兵力,如若能說服楚國攻武關,那再好不過。”

劉邦道:“項羽惱怒三國未向他臣服,如何還會跟我們合作滅秦?”

張良笑了笑,說道:“項羽、范增滅秦之心,不比我們差。倘若我們向他說出計劃,若項羽置之不理,一旦三國真的滅秦,瓜分秦國,就沒有項羽的份了。只要派人說明利害,項羽、范增必會有所行動。”

李左車道:“可隴西郡以西羌人之地,皆是蠻荒,還得先有理由說服冒頓南下。”

張良道:“可跟冒頓約定,滅秦后,秦地所有物資皆為匈奴所有,這誘惑如此大,必定能說動冒頓。”

劉邦道:“妙啊!此計甚妙!”

齊國雖不跟秦國接壤,然唇亡齒寒,如果趙國被秦國所滅,就會輪到齊國遭殃。

在嬴政時期,嬴政發兵滅其他國家,富庶的齊國坐視不理,這是極大的教訓。

趙歇道:“若真能滅秦,滅秦后如何瓜分秦國?”

張耳道:“陛下,臣認為,先團結一心滅秦。等滅秦后,再商討如何瓜分秦國。”

趙歇想想也是,是自己心急了。

三方又再商議出兵人數,齊國和趙國各出兵二十五萬,韓國出兵十五萬,先儲備好糧草,明年或后年春季出兵。

具體細節商定好之后,趙歇把蒯徹叫來仔細交待,派他再出使匈奴,面見冒頓。

咸陽城外某地。

這里有新建造好的大宅子,宅院里面有大大小小的屋子,還有大庭院。

在平常時,這里有重兵把守,外面的人難以進去,里面的人也不能隨便出來,沒有人知道里面是干什么的。

四月份這天,陽光燦爛,風和日麗。

宅子外與往日不同,今天多了大批朗衛。

宅子庭院,這里有嬴子嬰、尉繚、陳平、王元、韓信、蕭山。

蕭山根據皇帝提供的材料,用伏火礬法制作火藥,經過不斷試驗、多次失敗,現在終于制作出來了。

這里有多張桌子,桌面上放著多個甕罐,子嬰伸手從甕罐內拿出一把黑色粉末,捻了捻,總感覺跟現代使用的鞭炮火藥遠遠不同,以現在的技術水準,不可能達不到后世的精細標準。

來到這里的目的,是要檢驗火藥質量,以及進行簡單的實驗。

蕭山把一罐火藥的大部分倒在地面上形成小堆狀,再把剩下火藥往一邊均勻倒出一丈長的火藥線。

王元和韓信剛剛才知道這叫火藥,是皇帝叫他們一起跟著來這里,說要見識特殊之物,根本不知道火藥有什么用。

尉繚和陳平都在期待著,要見識火藥燃燒時會怎么樣。

“點火!”

子嬰一聲令下,蕭山向燃起火把,向火藥線末端扔下。

著火了!火藥著火了!

大家瞪大了眼睛看著,火藥燃燒十分迅速,快速向那小堆火藥方向燃燒。

當火藥燃燒到堆狀火藥時,燃燒十分猛烈,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

韓信驚呼道:“太神奇了!這火藥比油燒得更旺更快!”

王元興奮道:“這火藥可以用來引火,也可用來守城。”

兩人立即往軍事用途方面去想。

尉繚和陳平都見識了火藥作用,皆興奮起來。

子嬰向蕭山夸贊道:“做得很好!”

接下來,他要進行簡單的試驗了。

他走到桌子前,把其中一罐火藥倒入另外一個罐子,直至倒滿,再要來一根木棒,用木棒把火藥壓實,再新加入火藥又再壓實,直至裝滿整個瓦罐,瓦罐內的火藥都被壓得密密實實。

子嬰道:“把引線取來!”

在研制火藥的同時,子嬰讓蕭山研制出火藥后,另外再制作引線。

蕭山把長長的引線取來。

子嬰把引線一端插入瓦罐,然后讓眾人都退得遠遠的。

這條引線足夠長,將引線拉直后,確保離瓦罐足夠遠。

現場幾人都目不轉睛看著陛下操作,不知道陛下這樣做有什么用。

子嬰沒有立即點燃,向幾人問道:“把火藥裝在瓦罐內,再點燃,大家覺得會如何?”

幾人不約而同看向蕭山,蕭山研制火藥,應該知道。

蕭山根本不知道這樣做會發生什么,他此前只是奉命研究試驗制作火藥而已。

隨即,子嬰點燃了引線。

“嗤…”引線快速燃燒著,很快燃燒到了瓦罐。

“蹦”的一聲大響,有黑色物體從瓦罐口迸出,瓦罐裂開,并未發生爆炸。

竟有如此作用,眾人都驚呆了。

不僅僅是庭院內的人,整座大宅子的人,以及守衛在門外的朗衛們,被這聲音嚇了一跳。

黑火藥燃燒,產生黑色的煙,眾人聞之感覺不舒服。

黑煙快速消散,子嬰道:“大家想想看,剛才如若把瓦罐用蓋子密封好會如何?”

幾人思忖起來了,有人想到了可能會發生的現象,但又不知道怎么形容。

在火藥問世前,根本不存在爆炸、突然爆開這類現象,有人想到了這方面,卻沒有相應的詞匯來形容。

子嬰把火藥原理解釋一遍,火藥在燃燒瞬間,產生大量的氣體,體積急劇膨脹,壓力猛烈增大,且反應放出的大量的熱量會使溫度急劇升高,進一步使氣體膨脹,產生了強烈的推力,于是會發生爆炸。

在解釋中,涉及了很多專業詞匯,比如氣體、爆炸、體積之類詞匯,子嬰又再把詞匯解釋一遍。

子嬰估計著,這種最原始火藥產生的爆炸,威力肯定比近代手榴彈差遠了,頂多相當于北宋的震天雷、霹靂彈。

火藥居然能有如此大作用,幾人是萬萬想不到。

要真是這樣,用于制作武器,對敵優勢將會是碾壓性的。

解釋完畢后,子嬰道:“制作火藥,關鍵是保密,絕對不能泄密,要不然泄露出去讓敵人掌握,這方面優勢全無了。”

幾人都表示,絕對會守口如瓶。

大宅子外面,又有兩個男子暗中觀察。

剛才那“蹦”的一聲,兩人也聽到了。

男子甲道:“這宅子數月前方建成,守衛竟如此嚴密,真不知里面有什么秘密?”

男子乙道:“方才那聲響,咱們這么遠都聽到,或許是秘密武器。咱們必須想辦法查出來,就算我們兩個沒辦法,有人有辦法。”

 新書、、、、、、、、、


上一章  |  大秦五百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