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五百年第81章 第二步行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五百年 >>大秦五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1章 第二步行動

第81章 第二步行動


更新時間:2021年05月09日  作者:輕風千里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輕風千里 | 大秦五百年 


 好書、、、、、、、、、

彭城城北,這里有座豪華府邸,府邸主人乃是項伯。

府邸的面積、豪華程度,僅次于楚王宮。

府內大廳,樂師們演奏著楚曲,年輕窈窕的女人們跳著楚地之舞。

大廳正中上方,坐著的是主人項伯,左右兩邊下方是項家其他重要人物。

章邯被邀請來這里。

案桌上,有上好的酒和水果。

眾人邊吃喝邊欣賞歌舞,有說有笑。

項伯心情很好,今天擺下筵席招待眾人,不僅備上最好的酒和水果,連跳舞的女人都挑選年輕漂亮的。

宴席上,項莊大多數時候盯著窈窕女子身上,目光有些許猥瑣。

章邯頻頻主動說話,主動敬酒。

歌舞結束后,開始聊天討論起來。

章邯道:“楚國得以復國,全賴項家,論功勞,應當把楚國最好土地分封給項家。”

“對,若要公正分封,我們項家應當分封最好土地!”

“章大人言之有理!”

“我看江東之地最好,應當把江東分封給項家!”

“對,我們再一起向大王進諫!”

項家的人熱烈討論起來。

章邯再說道:“大家可曾想過,之前屈、景、昭三家的人,皆曾面見過大王,想要回原本封地,大王沒答應。如今大王決定恢復分封制,若項家分封得最好土地,屈、景、昭三家再要回封地,若是大王完全拒絕,恐怕說不過去了。”

這下,項家的人沉思起來。

章邯說得有道理啊!

項伯首先打破平靜,說道:“反正項家必須要最好土地,其它大王看著辦。”

章邯朗聲道:“諸位放心,我定會全力說服大王,一定為項家爭取江東之地。”

弱楚的第一步成功了,章邯著手進行第二步。

項家的人再次感謝章邯,都對章邯和顏悅色。

在章邯即將離開的時候,項莊向項伯道:“叔父,方才跳舞女子,最右邊那個,可否賜給小侄?”

項伯隨即笑了起來,說道:“項莊啊!你的本性還是沒變。你想要,我就把那女子賜給你。”

項莊笑著答謝。

他再看向章邯道:“章大人,方才女子,可有看上哪個?”

章邯道:“我不喜女色,只喜錢財。”

項伯心情很好,隨即叫人送上一箱錢財給章邯。

章邯也不客氣,抱著箱子離開了。

丞相官署。

范增在處理著政事。

從昨天到現在,范增內心始終被沉重、難過籠罩著。

項羽的確不是做君王的料,但無論他是昏君,還是暴君,范增都會矢志不渝地輔佐項羽。

對于項羽犯錯,范增只能盡可能糾正,要是實在糾正不了,那也無可奈何。

唯一有點小安慰的是,陳平這個人不錯。

以前,范增覺得陳平還是有些才能的,只是沒有被項羽重用。

昨天陳平發表高論,支持范增,范增決定重用陳平。

就算項羽不喜歡陳平,范增還是可以在他的權限內重用陳平。

范增在處理政事的同時,等待著陳平的到來。

可一直等到午時,陳平都還沒來,難道發生了什么事?

范增只好命人去陳平家中、工作的官署衙門了解情況。

等了許久,派去的下吏回來了,手中還拿著官印。

“稟丞相,小的去到陳平家中,空無一人,發現了這個。”

小吏把官印遞上。

“哎!”

范增仰天長嘆。

陳平不辭而別了。

齊國,臨淄。

六月初一。

齊王劉邦舉行盛大的登基大典,在萬眾矚目下正式登基。

自從奪得齊王位后,齊國各地還有零星反抗,人心不服。

如今,天下霸主項羽,還有四個國家的大王,都承認劉邦是齊王,對于齊國人心歸服起到很大作用。

登基大典完畢后,劉邦在齊王宮大殿擺下筵席,熱情款待前來參加大典的諸王,還有重要臣子。

齊王和臣子們都高興,現場洋溢著歡樂。

大殿正中上方,是齊王劉邦,王后呂雉坐在旁邊。

呂雉雖為女流之輩,野心不卻比男人小,她的男人做了齊王,眾王來祝賀,她是前所未有的興奮。

右下方是趙王趙歇、魏王魏豹、燕王韓廣、韓王韓成、楚王使臣項它。

左下方是齊王諸臣,為首是丞相蕭何,往下是曹參、樊噲、夏侯嬰、盧綰、灌嬰、酈商、陸賈等人。

在諸國中,以韓國跟齊國關系最好。

當初劉邦跟張良說好,等成功做上齊王后,齊國跟韓國永結盟好。

在眾人見證下,齊王和韓國當場訂立盟約,讓全天下都知道,兩國結盟。

筵席結束后,殿內只剩下韓成、蕭何、劉邦三人。

韓成道:“韓國復國,需圖強方能抗暴秦,張丞相推行商君之法,應當會有成效。”

他雖然對變法有保留意見,但也并非很反對。

讓他不爽的是,韓國大權被張良掌控,韓成這個韓王名不符實。

韓成再道:“不知齊王以何種方法治國。”

對于齊國,他可羨慕得很。

齊國土地富饒,有漁鹽之利,又不用直接面對秦國。

劉邦道:“論到治國,蕭丞相最在行。”

蕭何接口道:“齊王曾經強大過,齊威王、齊宣王皆是明君,重用鄒忌、田忌、孫臏,使得齊國強大富庶。現今齊王亦明君,有明君,再做好吏治,齊國必能強大。”

韓成夸贊道:“明君吏治,好!很好!”

在秦國求賢令公布后,秦王向武關、函谷關發過命令,如果有東方六國的人才投奔秦國,通過關隘檢查身份后放行。

這天,韓信來到了武關。

他直接說明來意,是得知秦國的求賢令,特意來投奔秦國。

這是第一個通過武關投奔秦國的人,守將程開親自見韓信。

程開檢查了韓信身份證件,這是楚國的證件。

又再打量一下韓信,問道:“韓信,你有何才能?”

韓信道:“我有統兵之能,亦能練兵。若由我做三軍統帥,戰必勝,攻必克。我投奔秦國,是為了做上將軍,輔佐秦王重新一統天下。”

居然想做上將軍,這不是在做夢嗎?程開忍不住笑了起來。

“口氣倒不小,這只是癡人說夢!”

韓信笑而不語,并不反駁,也不屑于去理論。

他心想,等著瞧,現在你是武關守將,遲早會是我屬下。

程開沒有為難韓信,在一張紙上寫下相關內容并蓋章,證明韓信是通過武關入秦。

當韓信接過紙張后,仔細打量著這新奇之物。

這薄薄的是何物?以前從未見過。不過,在此物上寫字,十分方便。

程開跟他說,此物稱為“紙”,乃秦國獨有,秦國已經用紙替代了簡牘。

彭城西北角,這里有座小宅院,是屬于景家的宅院。

當初子嬰放屈、景、昭的人回楚國,這三家攜帶錢財回到楚國。

秦國一統天下十余年,三家即使原本再有錢,經過十幾年的消耗,所剩的錢財已經不多了,景家只能在彭城購置小宅院,許多人擠在宅院中居住。

原本三家的人希望能要回封地,不僅被項羽拒絕,丞相范增更是在朝堂上明確說,楚國不搞分封。

這三家的人,一度陷入絕望。

前不久,楚王同意恢復分封制,讓三家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今天,屈家的掌舵人屈存、昭家的掌舵人昭揚,一齊來到景家,商談封地事宜。

景綢道:“范增反對分封,還想搞狗屁之法,幸好有項家的人出面,還有章邯全力進諫。楚王終于決定搞分封了!”

昭揚道:“看樣子,楚王是要分封他項家的人,在朝會上進諫,乃是事先串通好的。”

屈存道:“照我看,楚王是為了分封項家的人,才同意分封,未必有我們三家的份。”

三人談來談去,除了繼續求見楚王、向楚王懇求外,根本想不出好辦法。

三人都很是郁悶,正當屈存、昭揚準備離開之際,家丁進入廳中。

“工尹章大人求見。”

章邯居然來了,三人都意想不到,重新坐下,讓人帶章邯進來。

章邯進來后,景綢起身作揖,和顏悅色道:“章大人光臨寒舍,有失遠迎!”

隨后,屈存、昭揚恭敬作揖,景綢給章邯作介紹。

三家以前雖地位顯赫,然而現在只是一介庶民,章邯是高官,三人需得放低姿態。

寒暄過后,章邯直接道:“三家主事人都在這,那太好了。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四人各自坐下后,章邯道:“朝會上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清楚,楚王決定分封。”

三人都點頭表示知曉。

章邯向大門看了一下。

景綢會意,把大門關上。

章邯壓低聲音道:“這其中另有玄機,乃是項家的人事先商定好,力壓丞相范增,楚王才好做出決定。”

景綢五十余歲,屈存、昭揚已年過六十,三人都是人精,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

只聽章邯繼續道:“我作為臣子,揣摩出大王之意,再全力進諫,增加了說服力,最終取得大王和項家的人信任。”

三人又是恍然大悟之模樣,均覺得這個章邯會做人。

章邯問道:“你們三家,可否想要回原本封地?”

“那是自然!”景綢道:“我景家,還有屈家、昭家,都曾為楚國立下過汗馬功勞。”

昭揚道:“嬴政殘暴,貪得無厭,出兵滅楚,我們三家失去了一切。如今楚國已復國,屬于三家的封地應當給回來。”

屈存看出了章邯來意,問道:“莫非章大人有妙計?”

章邯道:“正是。我有辦法,相助你們三家要回封地。”

這下,三人精神一振。

一齊湊到章邯的案幾前。

景綢道:“愿聽章大人高見。”

昭揚問道:“是何妙計?”

屈存道:“愿聞其詳!”

看著被吊足胃口的三人,章邯說道:“實不相瞞,項家是希望以江東之地作為封地。但恐惹來非議,先由你們三家出面,歌頌項家的功德,提出需以江東作為項家封地,才能對得起項家功勞。如此一來,項家必定感謝你們三家,我再在楚王面前,給你們三家美言,有九成把握能成功。”

這個辦法好,三人隨之興奮起來,心想這個章邯人真好。

章邯話鋒一轉,再道:“不過,楚國得以復國,你們三家尺無寸功。原本楚王根本不想給回封地給你們,就算按照我剛才所說去做,頂多能幫你們要回一半封地。”

聽到這里,三人頓時肉痛起來,臉色不怎么好看。

很快,三人臉色恢復正常。

景綢道:“哎!只能如此了,能要回一半也好!”

昭揚、屈存兩人,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屈存向章邯道:“如此,就有勞章大人了!”

昭揚道:“若事情能成,昭家必有厚報。”

景綢道:“多謝章大人相助,大人日后若有所需,景家必定相助。”

事情都談妥之后,章邯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昭揚、屈存也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咸陽宮,后宮,馮夫人寢宮。

“大王,起床了!今日還得上朝!”

老婆叫床了,子嬰只得起床,想偷懶一下都不行。

子嬰喜歡帝王的權力,希望權力帶來的感覺。

然而,身處位置越高、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子嬰洗漱之后,馮幽蘭給他穿好正裝。

“我王萬年!大秦萬年!”

眾臣跪拜著,高呼口號。

行禮完畢后,子嬰道:“寡人即位以來,在諸位卿家同心協力下,大秦重回正軌,形勢逐漸好轉,既沒有天災,也沒有人禍,寡人甚感欣慰。”

說到這里,子嬰臉上露出笑容。

在古代,旱災、水災、蝗災等自然災害,可是很要命的,幸好秦國這兩年來都沒有發生。

至于大的人禍,同樣沒有出現。

自從聯軍退兵以后,秦地的農耕、生產建設,以及其他方面,都是按照正常軌跡發展著,除了子嬰搞發明創造外,并未出現特殊事情。

原本秦地各個倉庫的糧食庫存,只是勉強夠用。

現在,秦地各個倉庫,糧食存量穩步增加。

子嬰的話說完后,尉繚說道:“大王,臣昨晚剛接到消息,大秦出現了人禍。”


上一章  |  大秦五百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