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五百年第65章 騎兵計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五百年 >>大秦五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章 騎兵計劃

第65章 騎兵計劃


更新時間:2021年04月30日  作者:輕風千里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輕風千里 | 大秦五百年 

“騎兵乃重中之重,寡人計劃,打造十萬騎兵。”

十萬騎兵?要打造如此之多,朝臣們無不驚訝。

李必參加了這次朝會。

子嬰問李必:“若要訓練出十萬騎兵,需時多久?”

李必道:“稟大王,若戰馬充足,五年足也。”

子嬰目光投向太仆騰其,問道:“養出十萬騎兵所需戰馬,需時多久?”

騰其出列道:“稟我王,現有戰馬萬余匹。若要養出如此之多戰馬,需耗時八年至十年,需調配大量人手,建造大量馬棚。隴山一帶草地有限,不能在隴山養羊,騰出草地只養馬。”

說完后,他再問道:“以往大秦騎兵最多時不超過五萬,不知大王為何要如此多騎兵?”

在秦國一統天下前,騎兵數量最多時也只有五萬,有著大量的車兵。

不僅是騰其不明白,連李必以及眾臣都不明白,大王何以要打造如此多騎兵,根本沒這個必要,太浪費了。

子嬰回道:“寡人這么做,自然有其中的道理。卿家只管去辦好,一切人員物資所需,由丞相調配好,十年之內,打造十萬精銳騎兵。”

尉繚道:“大王,養十萬騎兵有困難。以大秦目前之況,最多能養五萬騎兵。”

他同樣不明白,大王為何要這樣做。

培養騎兵,不僅要養馬,更是要訓練士卒。秦國本身男人就不足,要從原步卒中挑選出合適人員,耗費大量時間長期訓練,如果耗費時間多了,士兵可用于農耕時間就少了,如果訓練時間不足,士兵難以做到弓馬嫻熟。

眾臣中以他最了解子嬰,尉繚覺得,大王肯定是有所考慮,不會平白無故這么做。

子嬰當然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馬鐙。

在沒有馬鐙的春秋戰國時期,用于沖鋒陷陣的是車兵,戰車的多少,是衡量軍力的最重要標準。

即使是現在,戰車仍然有著重要地位。

一旦馬鐙出現,車兵很快會退出歷史舞臺。

子嬰問道:“牧養戰馬,按照十萬騎兵作為計劃。騎兵士卒,先以五萬騎兵為目標,丞相看可否。”

尉繚道:“臣盡力而為。”

子嬰計劃是,先打造出大量騎兵,確立騎兵的數量優勢,在重要戰役時突然間裝備布馬鐙,先給予敵軍重大打擊。

當對手得知馬鐙這玩意后裝備騎兵,但要培養出合格騎兵,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牧養出大量戰馬,也要耗時日久,耗費人力物力,況且很多國家沒有好的養馬環境。

子嬰就是要確立這種優勢。

要是有十萬騎兵自然很好,但國力暫時難以承受,是子嬰心急了一些,以后推著國力增強,再逐步推進。

還有一點,那就是匈奴。一旦馬鐙出現,匈奴必定會迅速裝備,那可是擁有三十余萬控弦之士的強大力量,裝備馬鐙后,就會如虎添翼,子嬰會全盤考慮。

子嬰要重新一統天下,要全方位增強秦國實力,包括軍事力、經濟力、科技力。

危險已基本解除,現在開始做好全面布局,有計劃、有步驟推進。

御史大夫鐘平出列,朗聲道:“大王,騎兵最多五萬足也,要打造十萬騎兵,實在過于浪費,還望大王三思!”

治粟內史陳烈道:“臣附議,可多打造車兵。”

少府郭佟、奉常張劍等人相繼出言反對。

反對的人發言完畢后,不約而同看向丞相尉繚。

尉繚卻沒有站出來反對。

現場平靜下來,坐在龍椅上的子嬰,俯視著眾臣,隨后站起。

“打造如此多騎兵,寡人必會將之派上用場,絕不是浪費。在適當時機,必定會讓大家都看到,雖耗費人力、物力甚劇,打造出十萬騎兵,會有大用場,很值!”

眾臣面面向覦,大王要如此多騎兵,到底有什么作用?

鐘平問道:“大王,不知要如此多騎兵,到底有何用?”

子嬰重新坐下,笑而不語,一副莫測高深的樣子。

見此情形,尉繚道:“大王已說了,待時機到了,定會讓大家知曉。”

眾臣只好忍下好奇心不再問。

隨后,子嬰正式發出命令,派遣李必前往隴山,跟駱甲共同負責訓練騎兵。

退朝后,尉繚來到書房。

打造十分騎兵有什么作用?大王當場不說,尉繚自然知道這是機密,待書房只有君臣兩人時,尉繚出言詢問。

子嬰微笑道:“天機不可泄露,時機未到,泄露出天機可就不靈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尉繚不好再追問。

十月一日歲首,相當于這時期的過年。

去年的今天,大秦岌岌可危,百姓官吏無心過年。

現在不一樣了,大秦穩如泰山,有明君執掌國家,有能臣治國,人心、軍心漸趨穩定。

今年歲首,有著濃濃的年味。

在子嬰看來,九月三十號是除夕,十月一號是大年初一。

子嬰特別指導廚子,制作出餃子、云吞這類新式食品。

王思對兩種食物都很是喜歡,還夸贊大王的奇思妙想。

除夕和初一,子嬰跟老婆愉快地渡過。

初一這天,在函谷關、武關等關隘駐守的秦軍們,全部都吃上的豐盛的菜肴。

初一晚上,寢宮床榻。

子嬰道:“明日一起回娘家。”

王思不解道:“為何明日回?”

子嬰道:“因為明日是初二,初二最宜回娘家。”

王思更加不解了,為什么初二最適宜回娘家?回娘家跟初二有什么必然聯系?

子嬰保留著許多現代人思維,男人結婚后,年初二是回娘家的,這時期可沒有這個習俗。

從今年開始,秦人逐漸有了初二回娘家的習俗。

就如同一百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盡,當地人每年五月初五都要紀念,逐漸在華夏大地流傳,后來端午節成為傳統三大節日。

初二,子嬰和王思坐在鑾駕上,要回娘家了。

在朗衛的拱衛下,鑾駕緩緩前進。

子嬰心情很好,不時通過車簾觀察著咸陽街道景象。

百姓們年味很濃,生活條件好些的人,小孩專門過年時穿新衣服,時而能看到小孩在街道上玩耍。

這時期的咸陽城,已經有了排水系統,有明渠和暗溝。

咸陽街道還算整潔,有專門的人清理垃圾。

不過,好像沒有專門的垃圾桶,也沒有公共廁所。

鑾駕到了王家豪宅,王家三口出來迎接。

內侍們把大王禮物搬入王家,一名宮女手中提著籃子,籃子里面是容器裝的是水餃。

“這是水餃,大王發明!特意給娘親、兄長、弟弟嘗嘗。”

進入宅院后,四人席地而坐,王家三口品嘗起來,吃得津津有味。

王威邊吃邊道:“姐夫真行,發明了椅子、象棋,又還發明了餃子。”

王元道:“我特命人做了兩把椅子,我偶爾坐椅子看書,覺得椅子也不錯!”

幾人有說有笑。

到了傍晚的時候,子嬰跟老婆回去了。

傍晚的天氣,跟上午來時不一樣,掛起了西北風,帶來徹骨寒意。

年初三,關中大地上,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


上一章  |  大秦五百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