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五百年第18章 崤函通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五百年 >>大秦五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章 崤函通道

第18章 崤函通道


更新時間:2021年04月03日  作者:輕風千里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輕風千里 | 大秦五百年 
歷史軍事


函谷關,守將孟通閱覽著楚軍送來的書信。

把用布帛寫好的書信打開,得知是章邯所寫,章邯在信中說,秦國沒什么男丁了,如果不獻關投降,函谷關能抵擋多久?有奸賊趙高,就算沒戰死沙場,也會死于趙高之手。他在信中說出當時自身向項羽投降原因,如果戰敗,趙高便會用章邯來推卸責任,必死無疑,就算戰勝了,同樣要被趙高陷害。

章邯在信中勸孟通歸降,這是唯一出路,項羽定會記上他的大功。

對于章邯、司馬欣、董翳這三個叛徒,孟通痛恨得很,看過書信后,痛罵著三人。

晚上,楚營,士卒大多已歇息。

章邯營帳內,這里仍然燈火通明,章邯在帳內來回踱步,在等待著孟通的回音。

對于勸降孟通的理由,他一點底氣都沒有,但若不用那個理由,根本想不出還能有別的勸降理由。

投降項羽能是什么出路?當初他率領二十萬士卒投降,結果二十萬人全部被坑殺,對于這方面,雖然投降項羽乃是不得已選擇,章邯仍然有著深深的負罪感、愧疚之心。

自從項羽新安坑殺降兵后,章邯內心就一直處于自責和愧疚中,經常半夜做噩夢,夢見那秦軍冤魂來向他索命。

這時,一名士卒進入。

“將軍,函谷關守軍回信!”

章邯接過布帛寫好的回信,并未立即拆開閱覽。

他心中煩躁不安,充滿矛盾,如若孟通真的投降了,函谷關守軍很有可能也是被殺的命運,這樣一來,他雖然在項羽陣營里是立下大功,可對于秦國來說,他的罪孽就更深了一層。

遲疑一會后,章邯打開了布帛,書信中的內容讓他震驚了。

二世皇帝胡亥被趙高弒殺,新任國君為子嬰,子嬰誅殺趙高,任命尉繚為丞相,革除了趙高的種種弊政,誓死保衛大秦。

孟通在信中,大罵章邯為秦奸,是可恥的叛徒,大罵項羽這個坑殺二十萬降卒的惡魔,孟通和函谷關全體將士都誓死效忠大秦。

得知了這些事情,勸降失敗,章邯不憂反喜,這么看來,秦國應該有救了。

同時,章邯在感慨唏噓著,要是昏君胡亥和逆賊趙高早死一年,秦國不會淪落到如今岌岌可危地步,他也絕對不會投降項羽。沒有胡亥和趙高扯后腿,秦軍勝算起碼大一些。

翌日,章邯來到項羽營帳中,把孟通回信呈給項羽。

項羽閱覽著書信內容,當即就大怒起來。

“孟通,還有函谷關全部秦軍,我要把你們都殺光!”

章邯心中鄙視項羽:就算是投降了,還不是要被你項羽殺光!

隨即,項羽命人擊鼓升帳,他要強攻函谷關。

項羽雖然不是合格的君王,但卻絕對稱得上是優秀的統帥,楚軍軍紀嚴明,要是擊鼓升帳一定時間內沒有趕到帥帳,會遭到懲罰。

眾將很快到齊了。

項羽把孟通的回信,給范增過目。

范增看了之后,眉頭大皺,說道:“秦國沒有了昏君和奸臣,軍心士氣必定會好轉,只有強攻一途了。”

項羽道:“哼!暴秦沒多少男人了,就算有函谷關又如何?我定要拿下函谷關,攻破咸陽,把子嬰烹煮了,把全部替他賣命的人殺光。”

就算有巍巍雄關,一旦楚軍發動進攻,秦軍終究會有傷亡,就算攻城一方傷亡大很多,但秦軍畢竟沒多少人來犧牲了,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后。

“上將軍,我愿出戰!”

“上將會,派我出戰吧!”

“上將軍,我愿領兵攻城,定拿下函谷關!”

在場的武將們都十分積極,紛紛請戰。

章邯則是一言不發,范增讓他勸降孟通,他已經做了,已經有了交代,很不愿意再給領兵秦軍交戰。

等眾將發言完畢后,老謀深算的范曾說道:“以往東方六國數次合縱,皆被函谷關阻擋,就算秦國沒多少男丁了,要拿下函谷關,我們還得要死不少人。也不能全部死的是楚軍,便宜了其他五國,得讓他們出出力。”

隨即,項羽再命人通傳,讓各**隊的統帥明日前來議事。

崤函通道,是連接關中和中原的最重要通道。

子嬰和三千騎兵們,沿著崤函通道一路向東。

崤函通道北臨黃河,南依巍巍崤山,因其沿線主要穿行于崤山之中,并在關鍵節點上設有函谷關,故稱為崤函通道。

在路途上,子嬰數次見到了黃河。現代的時候就記載著,戰國時期黃河水位比現代時高很多,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果然如此。

自西漢以后,黃河水位開始逐漸下降,到東漢時期,黃河逐漸裸露出河灘,稠桑原北面的黃河灘逐漸可通行車馬,函谷關逐漸失去了它的戰略價值,在東漢末期,東漢朝廷在函谷關西邊建造潼關,取代函谷關的地位。

初四中午,隊伍抵達了稠桑原,函谷關就在前方了。

函谷關之險,險就險在它是一個“塬”字,它是稠桑原上的一條裂縫。

這個稠桑原北側緊靠黃河,峭壁絕立,南側連接秦嶺,塬上松柏密布,桑林叢生,根本無法通行。只有在塬中央,有一條雨水長期沖刷而成的裂縫,可以穿塬而過。

這條裂縫叫做函谷道,在裂縫東側入口處建立一座關城,用來扼守函谷道。

函谷道長約十五公里,寬度最大時只有十米,最狹窄處僅有兩三米寬,正可謂“車不分規,馬不并鞍”,函谷關之命正因關口深險如函而得名。

從這里到函谷關,道路夾窄很多。

子嬰命人先趕往函谷關,通知守將孟通準備迎接。

休息一刻鐘后,三千騎兵、六千匹戰馬,分成長長的隊伍,放慢速度行進,只是比步行速度略快而已。

一路上,子嬰再仔細觀察著函谷道,時而仰望上空,谷深五十至七十米,兩側坡度四十至八十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嶇狹窄,空谷幽深,如入函中置身于其中,如入函中,關道兩側,絕壁陡起,峰巖林立,地勢險惡,地貌森然。

走到最夾窄處時,騎兵和戰馬,只能逐個通過。


上一章  |  大秦五百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