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其元眸子含淚,笑著道:“閨女說的沒錯,快結束了。”
“先打雷后下雨,雷都打了,下雨還會遠嗎?
“是啊是啊,說不準一會兒就下了。”蘇其正激動的語無倫次,話都說不利索。
蘇其慶跟著點頭,“等等,等等就下了。”
老祖宗留傳的話準沒錯,沒人肯回屋睡覺,非等下雨不可。
為不顯自己特殊,蘇暖也留下來等。
缺水的緣故,眾人一個多月沒洗澡沒洗衣裳,往日離的遠聞不到,這會兒湊一塊兒,臭味熏天。
臭是很臭,聞習慣就好了。
搬小馬扎坐一起,一臉期盼望向黑黝黝的夜空。
說話動靜不小,引來隔壁蘇鐵柱一家,他們自帶馬扎,一塊兒扎堆。
一坐就是一夜,天蒙蒙亮,沒有滴點雨落下,眾人眼中滿含失望。
蘇鐵柱抹臉嘆氣,“再如此下去,還要死掉不少人。”
“天災人禍,阻止不了。”老爺子眼神空洞,已經麻木了。
“是啊,阻止不了。”蘇鐵柱又是長嘆一聲。
狗蛋揉揉眼睛困的不行,晃晃小陳氏的胳膊,“娘,想睡覺。”
蘇小草也道:“我也想睡覺。”
“那就回去吧,不等了。”蘇二狗出聲安撫兩孩子。
一夜未合眼,鐵打的身子也抗不住,同老爺子告辭,他們一家便回去了。
院子一時間安靜下來,時不時響起蘇懷林的哈欠聲,還有兩小家伙均勻的呼吸聲。
老爺子瞧了眼困的睜不開眼的七孫子和呼呼大睡的小孫子孫女,道:
“回屋睡覺去,不等了,一切隨緣。”
眾人你一語我一言安慰,邊打哈欠邊往屋里走。
蘇暖也困的厲害,倒床就沉沉的睡了過去,期間一分鐘不到。
不知睡了多久,腦子暈暈沉沉,抬手的力氣都沒有。
瞇眼打開一條縫,木愣愣盯著屋頂發呆,看了好一會兒才翻身起床。
旁邊的蘇悅睡的昏天暗地,沒被她吵醒。
迷迷糊糊穿好鞋,半睜眼去上廁所,廁所味更大,由于沒水種不了地,糞便就沒處可去,快要溢滿出來。
勿勿解決,不等蘇暖穿上褲子,裸露在外的一截胳膊忽的一涼,好似有什么東西落下。
抬起胳膊一看,原來是一滴水。
什么,一滴水!
昏昏沉沉的腦子一下子清醒,雨點淅淅瀝瀝,一滴一滴落下,額頭、手臂、頭頂,清晰的感受到雨水的存在,不多會兒濕淋淋一片。
蘇暖第一反應是廁所漏水,第二反應是下雨了!
興奮的像個小孩子,屁顛顛往外沖,越來越多的雨水打在臉上,不過片刻就濕了身。
她激動的大喊大叫,“下雨啦,下雨啦。”
一間一間拍門,想和家人分享這一刻都的喜悅。
雨水拍打屋頂,發出噼里啪啦的脆響,好聽極了。
老爺子刷的睜開眼,先是感受屋頂的拍打聲,確認無誤后才匆匆起床。
鞋子來不及穿就往門外跑,地上濕漉漉,一片水漬,果真下雨了。
“真好啊。”悄悄抹掉眼角的淚,沖進雨里和孫女淋雨。
蘇家眾人陸陸續續起床,紛紛跑雨里仰天大笑,高興的不得了。
蘇其元夫妻兩分別抱兩小家伙在屋檐下觀望,露出歡愉的笑。
小家伙睡的迷迷糊糊,窩爸媽懷里無知無覺。
蘇鐵柱一家同在雨里狂歡,笑著笑著便淚流滿面。
這一天他們等的太久,久到近乎絕望。
天無絕人之路,終于讓他們給等到。
村民們奔走相告,大半人沒穿鞋,就出了屋,跑出院子和鄰居分享這個好事。
“下雨了,老天終于下雨了。”
“我們等到了。”
先是笑聲不止,后是痛哭流涕,淚流滿面。
靈光縣
王興站在雨幕中顯的平靜安然,那雙眼卻波瀾壯闊,于平靜的表面不符。
村民們高興過后,拿出鍋碗瓢盆接雨,生怕就下這一場。
左丘笑著勸:“老爺,回屋吧,免的身子著涼。”
“等等,一會兒就回。”王興擺擺手,示意他不要說話。
勸不住,左丘只能回屋找了件衣裳給他披上。
王靈靈滿懷心喜的跑來,甜滋滋的喊:“爺爺,下雨了,好大的雨。”
“是啊,好大的雨。”爺孫在雨幕中淋了好一會兒才進屋,衣裳都濕透了。
大旱之后必有大澇。
這句話果真沒錯,這場雨一下就是十天,道上一片泥濘,地勢較低的人家已經被淹了。
這可不是什么好事,村長急忙安頓好那家人,集結村中漢子,挖通水的溝渠,讓水流進小溪,避免被淹。
靈藥村地勢不低,沒出什么大事,別的地方就沒那么幸運了。
聽聞百里地一處縣城,已經被淹了,房屋被沖塌,僅剩的四五十位百姓無家可歸,住在荒郊野外。
聽柚芙說完情況,蘇家眾人沒了下雨時的欣喜,只剩下嘆息。
“沒好多久又來這一出,何時能回歸往日安寧?”
老爺子身心無力,除了坐以待斃,他們什么都做不了。
沒人能回答的了這個問題,老天不讓你好活,就不能好活,沒人可以違抗。
傾盆大雨慢慢變成蒙蒙細雨,二十日后終于停了下來。
短短數日,溪水填滿,井水快要溢出。
田地濕漉,不再裂成道道溝壑。
村民喜出望外,家家戶戶抗起鋤頭下地,賣力的干活。
無論老人小孩,全家一齊出動,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蘇暖家亦是如此,在地里忙的熱火朝天。
女人翻地播菜種,男人引水犁地,孩子在一旁幫忙,沒一個是閑著的。
家里的牛沒草喂養,得到官府同意,殺掉吃進了肚里。
所以只能靠人力犁地,很是辛苦,得虧有厲閆和錦聿等人幫忙,不然得累死。
忙活一上午,吳氏收拾東西回家做飯,連帶小禾、翠紅、李奶奶、秀坊鋪子做繡活的七人。
吃飯嘴巴眾多,她一個人是忙不過來的。
熬四大鍋米糊糊,在里邊加點腌白菜就是一頓飯。
糧食少,實在沒法子,剩下的那些要留著等種下的紅薯成熟,不然就得餓肚子。
味道實在不怎么好,鹽放的少沒味,兩口就沒了,肚子都填不飽,更別說干體力活的漢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