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蘇暖一點不見慌亂,說著先前說過的理由,“師父有幸見過夫人一面,覺著投緣,才命我而來。既然夫人不愿,我回去和師父說無緣就好了。”
傻了吧唧才會說為了善心值才來的,不過說了也沒人信。
“小禾,我們走。”蘇暖也沒有不開心,叫上小禾轉身就走。
既然人家不愿,她也沒有強迫的道理,她再去醫館附近轉悠轉悠。
“慢著。”兩人還沒踏出門檻呢,就被李容怡叫住了。
蘇暖聞言轉身,一臉無害的笑道:“夫人還有何事?”
“蘇暖姑娘莫怪,先前是我不對,可否幫我治病?”李容怡把姿態放的極低。
蘇暖自信利落轉身的樣子在她腦中揮之不去,先前被騙過那么多次,也不差這一次了,死馬當活馬醫吧。
她的心情蘇暖能理解,一次次的信任別人結果換來的一次次失望,從而不信任她人是正常的現象
且自個還是一個六歲的女娃,能全心全意的讓她治病,可見知府夫人下了多大的決心。
所以蘇暖并不生氣,人之常情嘛,她能理解,且人家態度很好,她自然不能負氣,不過話得說在前頭,“李夫人若想讓我治,那一切得聽從我的安排,不懂的可以詢問,但不可以反駁。”
蘇暖最討厭不聽話的病人了,既然來找醫者治病,就要信任對方,不然還怎么愉快的治病。
李容怡一點意見沒有,點頭道:“一切聽從蘇暖姑娘的安排。”
大夫曾告知過她,肚子里的孩子留不過一月。而蘇暖雖是個小孩子,可從她的行為舉止上看,一點不像騙人的,所以她想再賭一把。
萬一就賭贏了呢?
就算不贏,她也沒有什么損失。
“行,那就開始吧。”
蘇暖不由分說,上前查看了李容怡的肚子,又問了些話,隨后根據前世的經驗和現在的經驗開了藥方。
藥方自然不是她寫的,是小禾寫的,小禾在大戶人家當過小姐的貼身丫,是識字也會寫的。
雖然寫的不太好看,但比蘇暖寫的好太多了,起碼寫的端端正正,一眼就能看出寫的什么字。
把藥方遞給桃花后,蘇暖叮囑道:“買來藥材務必交給我熬制,里面少的配方是師傳的,不可告知他人。”
什么配方都是假的,這么說是因為蘇暖要用靈泉來熬制,還有幾味藥材空間里有,要替換在藥堂買的普通藥材。
會這么做的原因無他,要以最大的把屋治療知府夫人的病。
蘇暖轉身走時的瀟灑其實都是裝出來的,前世她雖不是婦科醫生,但有個朋友是,每次都和她叨叨在醫院里的事。
其中有一件事她記的特別清楚,朋友接待過一位病人,和知府夫人情況累似。
一對夫妻結婚數年,一直沒有懷孕,他們去了無數家醫院,用了無數個偏方,一直不管用。
最后來到朋友的醫院自然沒能治好,沒有孩子是那對夫妻最大的遺憾。
幸運的是夫妻兩感情很好,并沒有因為這件事離婚,最后聽說他們領養了一個小孩子,這算最好的結局了。
可是在古代不一樣,傳宗接代的理念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現在知府夫人和知府大人的感情雖好,但最終定會在家人的為難下從而選擇和離。
畢竟小妾生的孩子是庶出,對孩子將來的前途有影響,所以只能和離。
蘇暖和知府夫人不熟,可在方才的接觸中她知曉知府夫人面善,且很愛很愛肚子里的寶寶。
就沖這份母愛,蘇暖定會以最大的保障保住她肚子里的孩子。
桃花蹙眉,下意識去看自家夫人。
身為知府夫人,享盡榮華富貴,巴巴貼上來討好的人,自然也有想要傷害她的人。
官場如戰場這句話不是空穴來潮,在利益面前人們什么樣的事都能做的出來。
而桃花是負責李容怡的飲食起居的婢女,也是唯一一位值得信任的婢女。
她的活計有很多,其中一件就是要保證李容怡的安危,什么事都親力親為。
現在蘇暖來這么一句,顯然是她從來沒想過的,不知該怎么應對,才有了她看李容怡的一幕。
“就按蘇暖姑娘說的來做。”李容怡已經破罐子破摔了,做了這么久的知府夫人,沒嫁人前也是大家閨秀,怎會不知其中的厲害關系。
她若再生不不出孩子,繞是相公再怎么愛她,家里的那位都會想盡各種辦法讓他們和離。
所以為了相公和自己,無論怎么樣都得保住肚子里的孩子。
蘇暖好歹看過不少宮斗劇和小說,自然知曉她們心中所想,直接道:“熬制時可以在一旁看著,不過我做什么都不可過問。”
她可以神不知鬼不覺把靈泉滲進水中,別人看不看都無所謂了,只要是自個熬制的就成。
聽她這么一說,桃花反到松了口氣,真心實意道:“多謝蘇暖姑娘,請您放心,我只在一旁看著,絕不出聲。”
桃花是李容怡的伴讀,兩人從小長大,情同姐妹,身為貼身丫鬟,什么勾心斗角經歷不少,實在擔心她的安危。
并不是不相信蘇暖,只是擔心李容怡而已。
所以蘇暖說可以在一旁觀望時,她是非常感謝蘇暖的。
“嗯,你快些去吧。”蘇暖點點頭。
見她非常有信心的模樣,桃花緊緊拽著手中的藥方,仿佛拽的不是一張紙,而是整個世界。
眼眶里有淚花在閃,她真誠的道:“謝謝!”
說完不等蘇暖回應,急匆匆往外走了,從急步的步伐中不難看出她的急切。
蘇暖抿著唇一言不發,感嘆真是一位衷心的丫鬟。
用眼角余光瞥向站定的如一棵竹子般挺力的小禾,也不知她會不會如此衷心。
這幾日她的表現挺好,有頭腦又能干,不像剛來家里時那般怯弱了。
想來是剛到新環境不適應,才會流露出怯弱的神情來吧。
想著想著,蘇暖想起屋子里不通風的環境來,對李容怡道:“李夫人身子骨本就弱,最不能呆在陰暗潮濕之地,可讓人開窗戶開門通通氣,記著每日出去曬曬日光,也不用曬太久,早中晚各曬一刻鐘,對身子好些。”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