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蘇悅的還好一點,翅膀是翅膀,尾巴是尾巴,頭是頭,有那么一丟丟好看。
蘇小草的簡直不忍直視,繡出的那部分她完全沒看出來是蜻蜓的翅膀還是尾巴。
在幾人各干各的情況下,門外突的傳來了一位婦人的喊話聲:“其慶家的,可在屋里?”
王氏把線含嘴里弄濕,然后拿出來用手搓了搓線頭,再瞇著眼試圖把線穿進繡花針里,本來快要穿進去了的,可是這道聲音太過突然,她的手抖了下,沒能穿進去。
她氣惱的抓了抓頭發,她做繡活時眼神好的不行,一到穿針引線就不行了,這好不容易要穿進去了,現在又……
本想對來人破口大罵的,待抬頭看見來人是誰后,心里的火氣消了大半,忙起身去迎人,笑道:“原來是楊嬸子來了,快坐快坐。”
楊嬸子年紀四十多,是村口蘇大頭的媳婦,育有三男三女,年輕時拉把六個孩子,過的很是艱難,好在最后熬出頭了,家里小子和姑娘都是孝順的,家里的活計都不讓兩口子干。
嫁出去的姑娘也時不時帶著東西回來,都很孝順他們。
楊嬸子連忙擺手,“不用不用,聽說你公爹回來了,我是來請他過去的。兒媳婦就要生了,怕出什么事,有他在我也放心。”
楊嬸子三個兒子都已成家,和蘇家一樣生活在一起,熱鬧的很,雖然偶爾會吵吵鬧鬧,可也沒有鬧出什么事來。
小兒子前年娶了別村的姑娘,不久后就懷了,眼見她的肚子越來越大,比月份和她一樣的肚子大很多,楊嬸子怕出事,就請了縣里的大夫來看。
人家大夫說是雙胎,可把她高興壞了,可高興不過一會兒,突然想起懷雙胎很難生下孩子,有那些個不幸運的,一尸三命的比比皆有。
她越想越害怕,不是燒香就是拜佛,大夫也沒少請,給開了許多安胎藥,她還是不放心,這不,聽說蘇大夫回來了,她就過來請人了。
都是一個村的,她還是比較相信蘇大夫的醫術。
楊嬸子家的事王氏聽說過,她先前也懷過雙胎,只道她有多心急,道“在屋里呢,我去叫。”
不多會兒,蘇老爺子拎著藥箱出來了,他對著一旁的蘇暖道:“暖寶,看診去。”
“來勒。”蘇暖拍了拍趴在自己身上閉目養神的小花,輕聲道:“我有事要出去了,小草快起來。”
“嗷嗚,啊嗚。”
小草叫了兩聲,乖巧又聽話的往旁邊的小花身上挪去。
小花眼睛睜開一條縫,隨即閉上了,傲嬌的撇過頭去,不想搭理這只墻頭草的狼。
小草一點兒也不在意,自顧自的趴在它的背上,閉上眼睛睡了過去。
小花悄咪咪看了它一眼,見它沒什么反應更氣了,想站起來把它摔下去來著,可醞釀了半天都沒能動起來。
狗頭默默垂了下去,好吧,它舍不得!
王氏也同他們一起去了。村口的左側有一戶人家,院子很大,共有七間土坯房,這樣的家底在靈藥村也是能算富裕人家的
此刻院子一間土坯房里傳來了女人隱忍的抽泣聲,若不細聽,是聽不見的,奈何蘇暖耳朵太好,還沒進院子里呢就聽見了。
楊嫂子帶頭進了院子,院子和蘇家的一樣,有雞圈和鵝圈,不同的是多了一間豬圈,豬圈里有一頭不小的豬崽子,哼唧哼唧叫個不停。
雖然院子收拾的很干凈,可還是有一股難言的味道傳入鼻腔,許是豬、雞、鵝的排泄物所致。
一間土坯房前有一男子征征的站立著,一動不動,仿若是一座雕像。
緊閉的屋內時不時傳出女人低低的抽泣聲。蘇三祝握緊了拳頭,整個身子有些微微的發顫,他恨不得能替屋內的人分擔痛意,他忍著進去的沖動,紅著眼道:“娘子要撐住,生了這次就不生了。”
蘇暖聽到這里愣了,這個還是重男輕女的古代嗎?
雖說懷了雙胎,可是男是女誰也不知,他既然能在這種情況下說出這種話來,足已證明他有多愛自己的妻子。
楊嫂子過去拍了拍蘇三祝的肩膀,勸道:“兒子,去屋里歇著吧,你已經在這里站兩個時辰了,晴兒不會有事的,有蘇大夫子在這呢。”
蘇三祝是張嫂子的三兒子,屋里躺著的是他媳婦,叫楊小晴。是楊嫂子村里的姑娘,經人介紹嫁過來的。
蘇老爺子道:“是啊,三祝快去歇會兒。”
蘇三祝直搖頭,“我不去,我要在這里等著。”
兩人又勸了一會兒,他都不為所動,只得任他由站在這兒了。
不多會兒,蘇大祝背著一老者進了院子,放下老者后,他氣喘吁吁道:“娘,李大夫請來了。”
被稱之為李大夫的老者漲的滿臉通紅,他彎腰捶著腰,喘著粗氣道:“跑那么快作甚,我這把老骨頭都要散架咯。”
“事態緊急,對不住,對不住。”蘇大祝緩了過來,幫著李大夫捶腰。
今日一早弟妹就開始肚子疼,眾人著急忙慌,請大夫的請大夫,請穩婆的請穩婆,做準備的做準備。
他被叫去縣里請大夫了,縣里離這遠的很,如果不是村長家有牛車,他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請來。牛車坐到村口的一處草地,那牛就不肯走了,低頭在那里吃起草來,他急的不行,怕慢一步就來不及了。牛又不是他家的,不敢太用力打,干脆不坐了,背著李大夫就跑。
李大夫知他心急,并沒有責怪,只是道:“我與你說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前些天我看了,胎兒都好著呢。”
他就是楊嫂子找來替楊小晴看的大夫,她的肚子大是大了些,瞧著可怕,但是并沒有事,只要生下來就好了。
怕就怕生的時候出什么意外,他只是個醫者,只懂醫,不懂接生的事呀。
蘇大祝撓撓頭,“這不是你在這里能安心些不是。”
楊嫂子也道:“麻煩李大夫跑一趟了,若不出事就好,萬一出個什么事,你在這里我們能安心不少。”
李大夫放下藥箱道:“罷了罷了,且等著吧。”
“屋里坐,都去屋里坐。”蘇大頭從屋里出來,說話聲粗聲粗氣的。他人如其名,腦袋很大,身子矮小,瞧著有些不協調。
楊嫂子一拍腦門,急道:“瞧我這記性,把這么重要的事給了。快,都屋里坐著去。”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