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蓮看著李永年的背影,想著李趙氏平常對自己的噓寒問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心變得柔軟了一些。
空氣中開始傳來香噴噴的雞肉味道,慈英奶奶的手藝很好,雞肉加上自家的紅薯粉條,香味兒濃郁。
這次慈英奶奶并沒有放辣椒,也沒有放火鍋底料,原汁原味的雞湯充滿了整個院子,慈英奶奶還在大鐵鍋的周圍貼了一圈的玉米面餅子。
這香味兒,絕了!
李趙氏把宇光扔給只會吃飯不會做飯的李永年之后,就去廚房炒菜去了。
家里有銀子之后,又買了一個鐵鍋,專門用來炒菜,那叫一個奢侈!
村里人基本上都是煮菜,這樣不用油,節約!
而白蓮家最近財大氣粗,基本上是村里的首富了,油那更是很多,所以炒菜什么的是經常的。
底料炒丸子,香!
底料炒白菜,香!
底料炒豬肉,香!
本來院子里雞肉的香味兒就讓人流口水了,再炒幾個葷菜,那更是讓人吞口水。
宇航宇陽也不和白蓮一起看書了,而是齊齊的來到廚房,圍觀慈英奶奶和李趙氏做飯。
李永年抱著宇光在廚房門口探頭探腦,要不是怕熏到宇光,李永年表示也想過去看看!
“真香!就是這個味兒!別人家就沒有!”王老頭子一點也不客氣,聞到這么香的味道,就直接推門進來,直奔廚房。
“一會兒在這吃,多吃點兒!”慈英奶奶笑呵呵的說道。
“好嘞!”王老頭子趕緊點頭,就差上手搶了。
因為大雪,洛宮華沒在對面住,水云離不知道為啥,也沒有回來,想必因為大雪得好好看顧一下家里的生意吧!
這是天災,對人民的生活影響很大,對于古代人來說,一場大雪就是一場變故,也影響大家的生活。
所以,水云離得去關心一下自己家的店鋪了。
因為做的菜多,等了好一會兒才把中午飯做好。
王老頭子絲毫不把自己當外人,慌慌張張的給大家分碗筷,就等著趕緊開吃。
“奶,咱們最近搭一個棚子吧?”白蓮吃著吃著就直接和慈英奶奶說了自己的想法。
雖然她爹是一家之主,但是慈英奶奶才是最有決定權的那個!
什么夫死從子的說法,慈英奶奶是沒有這個覺悟的。
“搭棚子干啥?”慈英奶奶看向白蓮,并沒有說不贊同。
李趙氏一臉驚訝的看著白蓮,有些不明白自家閨女沒事讓搭棚子干嘛。
慈英奶奶總覺得自家孫女聰慧,她想的點子家里有賺錢了,所以第一直覺就是孫女又想到賺銀子的方法了!
“種菜!冬天不能種的一些菜葉子是因為天太冷了,種不出來,要是在棚子里種,肯定可以。”白蓮給慈英奶奶夾了一塊兒雞肉,一邊細心的解惑,“菜要是種在棚子里,不冷了,也就長出來了!”
“真的可行?搭棚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這要是不成,那不是白搭了?”慈英奶奶有些猶豫。
搭棚子太費勁兒了,而且菜在慈英奶奶的印象里也賣不了多少銀子,一文錢一筐,不值錢。
王老頭子一邊吧啦菜,一邊聽白蓮說要在冬天種菜,眼睛亮的嚇人。
這樣就可以在冬天想吃啥就吃啥了!
雖然老頭子喜歡吃肉,但是好歹來個素的點綴一下!
養生!
“師傅說的,說書上曾有人這樣種過,還成功了!”白蓮淡定了把鍋甩給了王老頭子。
“真的?”慈英奶奶看向王老頭子。
王老頭子:俺哪里知道真的假的,都是你家孫女胡說的!
“真的!”王老頭子肯定的點了點頭,一臉認真的說道,“菜不就和人一樣嗎?搭個棚子就是給菜一個房子,肯定能長出來!”
為了好吃的,胡說八道算什么!
“那就搭吧!”慈英奶奶點了點頭,既然世外高人都這樣說,她也就放心了。
就是菜賣不出去也沒有什么,一家吃就好了。
大冬天的也沒有事干,閑著也是閑著。
吃過飯之后,王老頭子拍著肚子回家了。
等收拾過碗筷之后,白蓮一家人就開始清理院子里的積雪。
本來是給院子里清理了一條路可以走來走去,要是搭棚子的話,就得清理一塊兒地方出來。
“閨女,要搭多大的地方?”李永年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積雪實在是太深了,清理一塊兒地方也是很累的。
“這么大就好了!”白蓮指了指李永年清理的地方。
家里的院子很大,李永年清理的地方就是之前的菜地,后來又種了辣椒,大概有一畝地左右。
“好!”李永年放下鐵鍬,然后問道,“這棚子有啥講究沒有?”
當然有,得是塑料布蒙住的,這樣陽光透過來,也不是太冷。
但是,這里并沒有塑料布,只能全靠作弊神器靈泉水了。
“就和普通的棚子一樣的那種,不要頂棚,到時候專門做一個可以拆卸下來的頂。”白蓮還比劃了一下推拉的動作。
到時候晚上和下月底的時候蓋上頂棚,在棚子里再燒些火升溫,蔬菜長勢自然可以。
“好!”全能的李永年點了點頭!
搭棚子他也會!
農忙的時候一個人干不完活計,還得看糧食,摳門的李王氏怕地里成熟的糧食丟了,就不讓李永年回來。
要是下雨也不讓,所以李永年自己就學會了搭棚子,不是為了自己,是怕糧食被淋壞了。
李趙氏和白蓮則用一些細竹子,在鍋里用熱水過一下,軟和了一些之后,就開始編制草席。
她們編制的草席很大,而且也多,專門為了當棚子的頂棚。
慈英奶奶則給野豬仔喂食,給李小牛喂食,整理家務。
宇航宇陽在屋里安靜的寫夫子們布置的功課,看起來非常的認真。
白蓮編織的手都有些發紅了,才堪堪編織了僅僅只能讓一個人躺下的地方。
看了一眼李趙氏的編織速度,白蓮自嘆不如。
記憶中白蓮也是很會編織涼席的,畢竟是村里的孩子,而且還是李王氏磋磨的對象之一,編織涼席白蓮很是在行。
但是記憶歸記憶,和實際操作還是有不同的。
李趙氏并沒有發現什么不同,只自家閨女是偷懶。
之前在李家老宅要是干活慢了,就會被李王氏責罵,所以白蓮動作很麻利。
如今在自家,只有白蓮一個丫頭,慈英奶奶李永年和自己都很舍不得白蓮干活。
所以,李趙氏也沒有覺得白蓮這是換芯子了。
只以為自家閨女是在偷懶,慢悠悠的干活。
也就隨她了。
“娘,奶,這是賣手套圖紙的銀子,給你們一人一半!”
白蓮突然想到了什么,從懷里掏出來了一個荷包,里面是兩張銀票,一張五百兩。
白蓮兩只手各拿一張,遞給李趙氏和慈英奶奶一人一張。
“這,這,這是五百兩?”
慈英奶奶愣住了,有些沒反應過來,自家孫女竟然這么厲害?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