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宋第一百八十八章:決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撫宋 >>撫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八章:決戰

第一百八十八章:決戰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8日  作者:槍手1號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槍手1號 | 撫宋 


陜西路上的戰事,到了五月份的時候,進入到了一個白熱化的階段,卻也是一個讓人期待的階段。

因為這個時候,雙方居然都在各打各的。

馬興派出了麾下最為強悍的蕭定率領著廣銳、定邊等軍,穿越瀚海,直取李續心腹要地興慶府,想要一舉解決問題。

而在綏德,李度卻舉數萬大軍,向著宋軍展開猛攻。

而五月大遼南京道總督漆水郡王耶律俊亦介入了戰局,先是一舉收復歸義城,接著十余萬大軍跨過了拒馬河,向著大宋河北路發起了狂攻,一路勢如破竹。

看起來宋國在陜西路、河北路上都已經是危若累卵。

所有人都以為李度現在必然在前線督促部下猛攻宋人防線,因為一旦他擊破了這道防線,下一步便可兵臨延安府,陜西路安撫使的衙門可就在那里。

但出乎人意料的是,李度此刻,卻是站在嗣武寨的城墻之上。

嗣武寨正在大規模地修整、擴建。

數萬民夫,正在軍隊的監視之下,如同一只只工蟻一般,讓這種咽喉要道之上的城寨,一日一個模樣的改變著。

這些民夫,都是李度這一次在打入綏德之后擄掠而來的。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嗣武寨修得固若金湯,而等到嗣武寨修建完畢了,活下來的民夫們,也將會被他遷到橫山以北。

定難軍下面的軍將現在正興奮難抑,在他們看來,拿下延安府,橫掃陜西路已經不是問題。因為遼人也在這個時候動手了。

以前他們一直在擔心著河東路的兵馬會進入陜西作戰,從而對他們形成包圍,但現在已經有了確切的情報顯示,河東路的兵馬的確是在調動,但他們的目的地,卻是河北路。

而原本蠢蠢欲動的河東路晉寧軍,在被抽調走了一部分精銳之后,現在正戰戰兢兢的躲在自己的老巢里,別說來打定難軍了,現在只怕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定難軍腦殼一熱,去到河東走一遭了。

現在的河東人,只能祝陜西路好運了。死道友不死貧道,不是小弟不講義氣,是現在實在沒辦法顧著你了,現在河東路,拼盡全力也就能掃掃自家門前雪了,至于別人家的瓦上霜,委實是管不了。

相對于遼軍,李續李度只能算是疥癬之疾。

你陜西路能對付就對付,不對付也就那樣,反正就算陜西路全都丟了,估計定難軍在短時間內也很難一口咽下去,等于遼人那邊有了結果,再回過頭來收拾陜西路的亂攤子也不是不行。

“昊兒,等到羅兀城完全峻工了,這里將可以駐扎上萬大軍。”李度指點著已頗具規模的城池,笑道:“到時候有羅兀城在手,我們就握有了一柄刺向宋人的鋒利的長劍,不解決這個問題,宋人就不敢向我們伸手,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嘿嘿......”

嗣武寨,現在已經被李度更名為羅兀城了。

“只怕他們解決不了!”李昊笑道。

“不錯,等羅兀城完全峻工,必將成為一座堅不可摧之城!”李度點頭道。

看著李度的神情,李昊猶豫了一下,還是道:“可是二叔,現在形式一片大好,我們為什么不趁勢而動,發動更大規模的攻勢,真正拿下延安府甚至陜西路呢?等做到了這一切,回過頭來,再修羅兀城,也來得及啊!”

“你覺得現在形式一片大好嗎?”

“當然。遼人大舉進攻河北路,這樣的機會于我們而言,千載難逢。下一次想要說服遼人幫助我們,只怕就不容易了。”李昊道。

李度笑了起來:“你覺得遼人是在幫助我們?”

“不是嗎?二叔不還專門為此跑了一趟北遼嗎?還替父親拿到了大夏王的封誥。”李昊道:“眼下我們只需要專心對付陜西路一路兵馬,再努一把力,或者就可以突破了。”

李度緩緩搖頭道:“靜安,于我們而言,宋人是猛虎,遼人又何嘗不是餓狼呢?與其說現在他們在幫助我們,倒不如說遼人在拿我們作為籌碼向宋人施壓。你總是覺得延安府外的防線,我們再加一把力,就可以攻破了是吧?”

“難道不是嗎?”李昊揮了揮拳頭,道。

李度搖了搖頭:“當我們的第一次進攻沒有打下這道防線之后,我便已經不抱希望了。”

看著李昊有些不服氣的模樣,李度接著道:“現在你總是有這樣的感覺,覺得再加一把力就能破開對方的防線,只怕就是敵人故意做出來的。”

“故意做出來的?”

“是啊,他們想引誘我們在這邊投入更多的力量啊!”李度笑了一聲:“不得不說,馬興真是一個有魄力的人,這樣的決策,即便是最終他獲得了成功,在宋人的朝堂之上,他也會遭到無數人的攻擊的,因為他犧牲的是整個綏德地區的利益。”

“二叔是說,這邊只是誘餌?”

“當然!”李度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李昊:“相對于你父親而言,我們都只是小角色。馬興將希望寄托在蕭定的身上。”

“想要打破興慶府,他做夢吧?”李昊哧之以鼻。

“所以我招你回來。”李度道:“帶上三千騎兵,馳援興慶府吧!”

“二叔是準備放棄攻打延安了嗎?”

“打當然還是要打的,我還得掩護你悄悄離開呢!”李度道:“不過我已經要著手準備撤退事宜了,接下來我不準備主動進攻了,與宋軍對峙一段時間,然后就慢慢地拖,一直拖到羅兀城峻工,最多半年時間,羅兀城也就全面完工了,到了這個時候,我就會全線撤退。”

“二叔,父親那邊,并不需要我吧?”李昊道:“興慶府及其周邊,本身就有上萬駐軍,再加上禹藏花麻麾下的吐蕃兵,至不濟也可以從沙州等地撤回一些部隊出來......”

“永遠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外人的身上。”李度嚴肅地道:“沙州等地一向都不安穩,需要軍隊彈壓,一旦撤軍,早先的努力就白廢了,而吐蕃軍,更不能徹底地信任他們,他們永遠也不會為你出死力的。我仔細算過了,現在興慶府那邊的狀況,雙方大致就是五五開的局面,真打起來,多半是一個膠著的狀態,可是如果此時有一支勁旅出現在戰場之上,那就是最大的變數。”

“二叔是要我去當這個變數?”

“當然。戰爭打到這個時候,綏德這邊已經完全不重要了。”李度道:“我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占領這個區域,此時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徹底擊敗蕭定的廣銳軍,打贏這一仗,我們李氏就能在橫山以北站住腳跟了。那些人橫山黨項,都是墻頭上的草,一旦我們獲勝,再拉他們過來就輕而易舉了。”

說到橫山黨項,李昊不由咬了咬牙。

“用不著記恨他們!”李度笑了笑道:“他們只會選擇強者跟隨,想要征服他們,就得我們自己變得更強才行。”

“我明白了,那我什么時候出發?”

“兩天之后。”李度道:“我從各支部隊之中抽調了這三千騎兵出來,這樣也不會讓宋軍警惕,要是成建制的拉走這么一支騎兵,宋人立時就會反應過來的。”

李昊點了點頭,這都是經驗之談。

對陣雙方可沒有一個是傻瓜。

蕭定統率的大軍,已經踏上了興慶府的土地。

在越過峽口之后,頭兩天,還會有零星的敵方騎兵出現,不過其主要目的,也就是騷擾一番宋軍的前進速度,只要不理會他們,他們也就無計可施。

到了第三天之上,這些敵人的小股部隊,就完全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過。

“李續在收攏兵力。”蕭定立即便做出了判斷,“揚威將軍,你覺得,李續是會與我們決戰,還是會龜縮城內防守?”

拓拔揚威道:“如果我是李續,我會選擇與敵人進行一場決戰。”

“揚威將軍為什么如此有把握呢?”

拓拔揚威哈哈一笑,轉頭看向蕭定身邊的一個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張判官,不如你先說說,看看我們是不是心有靈犀?”

張判官是剛剛運送新一批輜重抵達前線的張元,聽了拓拔揚威的話,張元笑道:“我也贊成揚威將軍的判斷。其實也不外乎兩點,第一點,到現在為止,李續仍然打著定難軍的旗幟,所以在名義之上,他仍然是大宋的屬臣。我們代表朝廷討伐他,在道義之上占著居高臨下的優勢,興慶府之地,不滿李續的人自然也是大有人在的,李續不敢拖拖拉拉,如果能一舉將我們擊敗的話,不管有多少潛在的敵人,就會消聲匿跡。第二點,李續對自己有著充分的自信,定難軍本身就是大宋軍隊之中難得一見的強悍軍隊,與河北邊軍一樣,他們可是從來沒有停下過戰斗的步伐。而且河北軍隊因為面對的是遼軍,所以更擅守。而定難軍一直在向著西邊擴張,不停地在討伐吐蕃、回鶻等部族,所以他們更擅攻。”

蕭定點了點頭:“從這大半年的戰斗來看,這的確是一個勁敵,不過弱點也很明顯!”

“指揮使,您看出了他們什么弱點?”

“他們很少打陣地戰!”蕭定微笑著道:“他們一直討伐的這些部族,戰斗雖然多,但是呢,基本上都是速戰速決,不會與他們進行過多的糾纏,時間一長,定難軍也形成了這樣的戰斗風格了。來去如風的戰斗,雖然機動性很強,但卻也讓士兵就此缺乏了打苦仗、難仗的心理準備。但這一次,他們偏偏要打的就是這種仗。”

“因為這一次,他們退無可退。”張元笑道:“他們必須要守住興慶府,又要在短時間內擊敗我們,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事情。什么都想要,到最后,只能是什么也得不到!”

拓拔揚威點了點頭:“其實李續最大的底牌,也就是禹藏花麻了吧?”

“他肯定是這么想的!”蕭定微笑著道:“可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這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

前方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幾人停下了話頭,轉頭看向馬蹄聲傳來的方向,“雙方看起來已經交上手了。”拓拔揚威道。

“這是一個不錯的戰場!”蕭定微笑著道。

數十里范圍的戰場,對于數萬大軍來說,展轉騰挪也就差不多了,一邊是黃河,一邊是唐渠,輸了的一方,連逃跑都有著不小的難度,看起來李續還真是存了一口將宋軍全都吞下去的心思。

剛好,蕭定也是這么想的。

前方,率先交手的,是雙方各自的一支探路斥候,雙方都只有百余人而已。

辛漸騎在馬上,身后,二千鐵鷂子已經聚集成陣,他們的后方,更多的宋軍旗幟一面接著一面的閃現而出。

而在對面,李氏的部隊,也正陸續出現在他們的視野當中。

兩支斥候部隊數次撞擊,空地之上,數十具尸體,顯示出了雙方這種短兵相接的殘酷性,每一次的沖撞,都會有人倒撞下馬,無主的戰馬,悲嘶著在戰場之上打著圈圈。

又一次沖撞之后,雙方的斥候再也沒有回頭,而是各自奔向了己方的大部隊。

“定難軍的精銳,果然名不虛傳啊!”辛漸的嘴角抽動了一下,對著身邊的一名黨項將領道。鐵鷂子是精選出來的戰士,但在這場雙方斥候的對戰之中,也沒有占到啥便宜。

“他們能有這種水平的,最多幾百人!”黨項將領嘿嘿一笑:“但我們兩千人,卻都是這個水平。辛統領不是說過了嗎,一個人強不算強,所有人強那才是真的強。要是連他們都干不過,我們這大半年時間流得血汗,可就白流了。”

這大半年來,鐵鷂子的訓練之苦,便是連蕭定都有些看不下去。但訓練計劃,是蕭誠還在的時候做出來的,而辛漸在練了一段時間看到其中的厲害之處之后,便一直照行不誤。

蕭定的主將旗幟,立了起來。

辛漸囑附了身邊的副將幾句,打馬奔向了主將旗。

而在對面,李續的主將旗幟,也正在高高飄揚。


上一章  |  撫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