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
密碼:
《》來源:
答應了孩子,容儀自然就不會回長家去了,再說分離多日,如今,孩子都已經請了啟蒙先生,自然不可像以往一樣,長姜兩家兩頭跑。
可是,她也無法與兩個年幼的孩子解釋,自己為何不能一直長留在王府。
畢竟不似以往,沒名沒分住在這長留也可,如今身份地位不相同,也怕惹人齟齬。
看著兩個孩子的睡顏,容儀心里暖融融的,只覺滿足,再想到長公主所說的婚禮……不由得在想,這兩個孩子能親眼見證自己的父母完婚,也是很少了吧。
等成了婚,名正言順,自己便是正經的姜家婦,自己的孩子也是名副其實的嫡長子。
從前是沒那個條件,容儀也不奢望什么名分,只希望自己生的孩子能得到善待,不說多特殊,至少能讓他們在這個世道上安然存活,明事理、懂善惡。
可如今,一切都不一樣了,自己自然就不能滿足于他們僅僅能活得好上,她的孩子,必然能光明正大的走出去,昂首挺胸的做人。
他們現在還這樣小,就已經這樣懂事了,可見姜家的家教是很嚴格的,雖不見皮肉受苦,可能令這么小的孩子守禮知禮,那便是極為不易的了。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定然有他們逃不掉的使命和責任,他們的父親是這樣過來的,等他們長大以后,或許也會這樣過來,可是,作為母親,容儀還是很心疼的,她希望能開創太平盛世,這樣,自己的子女,乃至他們長大以后成家立業,都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不必打仗,不必有傷亡,不會有家庭支離破碎,這世上能再少一些傷心之人。
想來,爺也是這樣想的吧,自從有了孩子以后,也都變得有人情味兒了,想來他也是不愿意看著自己的孩子在亂世中掙扎的,一切苦難父輩能受的,皆為父輩受了。
當初的安寧王受了,如今的寧威將軍受了,只望著能止于下一代,讓他們好好感受一下和平年代。
晚飯的時候,王爺回了,一家人一起吃了頓飯,雖然家里兩位少爺都不在,可也不影響這一頓飯吃的有滋有味,畢竟有兩個孩子,也不至于叫容儀一個晚輩和兩個人物坐在一起顯得尷尬。
姜益民看了眼容儀,說道:“明日凌兒就會送回來,你有些日子沒見了,怕她是要認生了。”
容儀還未言語,就聽到一旁長公主說了句:“自己親生的孩子,即便幾年不見,也能認出來母親,這是母子天性。”
姜益民連聲道了“是”,一點也沒為長公主這般近乎懟人的言語惱怒。
容儀悄悄打量了二人一番,心下稍安,這對公婆,如今的關系倒是自然許多,不是之前那般僵硬,也不是后來的刻意討好,如今這般自然隨意,倒像是一對老夫老妻了。
她溫聲道:“孩子在宮里我還是很安心的,只是不想她竟有這福氣,得娘娘歡喜。”
姜益民微微一笑,并未說一語,孟思敏也無話,卻并不讓容儀覺得冷場尷尬。
不過,到底是兩位長輩,平素都無甚可說,如今即便是坐在一處吃飯,也都是各有各的心思想法,話語很難湊到一塊兒去,來來回回無非問的就是去獻廉如何,大爺如何。
是了,如今,連長公主對姜舜驍的稱呼都變了,不再是驍少爺,而是大爺了。
更讓容儀震驚的是,飯后姜益民將她留了下來,當著長公主的面說,等她與姜舜驍成婚那天,會受到陛下的冊封。
原是王爺早就去皇宮請封了世子之位,無異的是姜舜驍的,本該就屬于他的位置,再拖了這么久之后,終于落在了他的頭上,從此以后,他就不僅僅是寧威將軍,還是世子爺,而她容儀嫁進來,就是名副其實的世子妃,這一殊榮也算是王爺和長公主送給他們的新婚賀禮。
再看長公主,神色并無異常,容儀這才大夢初醒一般,這個家,是真的一團和氣了。
夜間,孟思敏尚未入眠,姜益民也不在此處,據說是后院的王姨娘又嘔血了,他去陪看了。
到底是生養有功的姨娘,不可能真的放任不管。
林嬤嬤進來挑燈,見長公主未睡,正想說什么,就見她起身,自顧的坐到桌邊,取過一只茶杯,倒了杯茶,林嬤嬤忙道:“夜已深了,殿下喝了茶,只怕是不易入睡了。”
孟思敏抿了口,笑了笑,說道:“本來也睡不著,起來坐會兒,后院那邊還沒消停嗎?”
林嬤嬤搖了搖頭,道:“殿下不許奴婢等打探消息,老奴也不知,只是聽說三姐兒和四姐兒哭的厲害,只怕是那王姨娘不好了。”
孟思敏默了默,微微搖了搖頭,言道:“也是個苦命的女人,年歲不算大,害了這么個病,又是嘔血,又吃不下飯,也不知還有幾日可活。”
林嬤嬤也覺納悶,跟著說了句:“是啊,那姨娘前幾個月還生龍活虎的,聽說,私底下還在為兩個姐兒相看婚事呢,這才過了多久?身子就愈發的不行了,真是人生無常呢。”
孟思敏眼眸深沉,想著王姨娘,事實上,她已經很久沒見過那個女人了,自從嫁到這王府來,后院的女人可是沒少丟過她的臉,也沒少讓她整夜整夜的睡不著,其中,這個王姨娘的風頭最盛,最初的時候,她還恨過她,可時日久了,心里便清楚了,恨她有什么意義?總歸是男人不自覺。
如今過了這么多年,人生已過大半,都要為孩子們相看婚事,對王姨娘的恨意早就消磨得一干二凈,如今再想起她這個人來,也只余唏噓了。
紅顏易老,美人遲暮,最終不過一抷黃土,過往恩怨如水流過,分不清留下的是善還是怨。
如今已然知足,至于其他,不再重要,也無需她去關心。
林嬤嬤見長公主此狀,不由得嘆息一聲,道:“殿下真的變了許多,從前若是聽說王爺去了后院誰處,雖不至于發火,也要冷嘲一番,如今殿下能如此安然處之,老奴也安心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