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天色有些晚了,程大郎拎了乳膠的床墊和兩床被子過來接程云淓和小魚兒回家。程云淓借著讓楊娘子家準備木桶、柴火和簸箕等工具的機會,讓羅大娘沒機會開口拒絕,便硬將床墊和被子鋪到了羅大娘家小屋的小床上。然后又給阿柒和蘭娘各留了點面包和糖果,便讓程大郎背著有點困困的小魚兒,約定了明日天不亮再過來,便一起回了甜水店。
第二日一大早,天還沒有亮,程云淓打著哈欠拉著程大郎的手,揉著眼睛來到了楊娘子家的小院兒。程大郎拖著那個木頭小童車,里面拉拉雜雜裝了許多東西。
楊娘子家小院里已經點起了油燈,連羅大娘都起來了,想過來幫忙,也想看看這主意多多的程二娘拿這些豆子到底要做些什么好東西。
天氣冷,夜里楊娘子把泡豆子的桶放進了屋里,拎出來給程云淓看的時候,豆子泡的還是不錯的,脹大了一兩倍,只是沒有后世的豆子那般顆粒飽滿罷了。楊娘子一家三口都早早起來了,按照程云淓所說的步驟,拿了泡好的豆子去石磨那里細細地磨了兩遍,再將磨好的濃漿拎了回來。
磨好的豆漿拎回到小院的時候,程云淓已經在羅大娘家地鋪上蓋著被子睡了一個回籠覺了。這下她完全精神了,聞著寒冷的空氣中飄蕩著豆漿香氣,她舉起雙手,揮舞著小拳頭,學著大力水手一般大吼了一聲,給自己加油鼓勁。
豆腐不難做,程云淓以前在家里自己就做過,用破壁機打碎了泡好的黃豆,用仿古的小模具壓了,做豆腐腦、嫩豆腐、老豆腐,都挺好吃的。比手掌大的一塊豆腐也用不著多少豆子,手工做出來清香撲鼻,一點豆腥味都沒有。豆腐干和豆腐皮雖然沒親手做過,但理論她都知道,也是都能做出來的。
這個年代有豆腐嗎?應該都有的吧,印象中應該是西漢豆腐就被發明出來了,只是不太普及而已。反正在原主的小記憶里和這段時間在老麻家里生活吃住著的時候,她都沒見到過豆制品,說真的還特別想吃呢!
今日就拎一塊回去做麻婆豆腐!
過濾用的大紗布和煮豆汁用的大鍋子都是程云淓帶過來的,過濾后的清豆漿倒在大鍋子里煮,邊煮邊攪拌加水,再撇去浮沫,咕嘟咕嘟的,一下子滿院子都香氣撲鼻。煮開了一會之后,程云淓用陶罐盛出來兩罐,一罐留給麻叔和麻嬸,一罐加了點紅糖給大家嘗嘗。
“豆制品對女性最友好了,以后每天都要喝一碗豆漿才好。”程云淓說道,然后端著一碗白醋慢慢地倒入略有降溫的鍋里,用大木勺子輕輕地抄著底攪拌著,攪拌著……沒多一會兒,大家眼睜睜地看著那濃白色的豆漿里起了絮,慢慢地變得濃稠起來。
“哇……”包括在旁邊生火的程大郎,圍在鍋邊的每個人都驚嘆了起來。
程云淓拿了一個鍋蓋大的、小臂深的蔑筐,里面鋪上雙層的紗布,底下用裝水的盆里墊了個小凳,讓楊娘子慢慢將一桶絮狀的豆腐花倒進了蔑筐里,再將紗布都蓋好,上面墊了一個平的鍋蓋,鍋蓋上又壓了一大塊沖洗干凈的石頭。
豆腐花里的水滴滴滴從蔑筐里濾到了盆里,過了差不多兩刻鐘,豆腐便做好了。
程云淓解開紗布,露出那白白胖胖嫩嫩的冒著裊裊熱氣的豆腐,湊上去深深地聞了一下。
啊太香了我的麻婆豆腐,我的火鍋凍豆腐,我的家常燒豆腐,我的鐵板烤豆腐,我的臭豆腐,我的香豆腐,我的甜豆腐腦,我的咸豆腐腦,我的西芹炒千張,我的五香豆腐干,我的麻辣豆腐泡,我的怪味小辣條……
“二娘,這是……什么?”蘭娘聞著這香氣,咽著口水問道。
“這叫豆腐,便是用豆子做的,有許多的吃法。”程云淓說道,“等下我便跟你們一起出去賣豆腐。咱們到最熱鬧的街邊去,你們賣,我便在旁邊展示各種豆腐的做法。今日試賣一天,看看銷路怎樣。”程云淓信心十足地說道。
泡了十斤豆子,做了差不多三十斤出頭的豆腐,又倒了一桶的豆腐花準備一起拿去賣。豆腐易碎,楊娘子和陶阿婆小心翼翼地挑了兩個籮筐來裝,程大郎拉的小木車上放著爐子、柴火和鍋碗瓢盆,蘭娘牽著程云淓的手走在后面。
天色已亮,她們便這樣浩浩蕩蕩地走了幾條街,到了宣城最熱鬧的一條街。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