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倆第一次來這里,怎么可能會認識我們。”姬若希說道。
她并沒有反應過來,她和林軒也算是明星了,雖然比不上大紅大紫的一線明星,但是仍然會有很多粉絲認出他們。
“咱是來吃肉燕,不是來認親的,難道不認識,就不讓吃肉燕了?”林軒對蘇小婉調侃了一句,然后抬頭對店老板喊著,“給我們來四份肉燕吧!”
這時,老板娘盯著姬若希看了半晌,終于認出來了。
“哎呀,你……你就是前幾天用針灸救了一個小女孩兒的那個美女吧?前兩天有好幾個顧客一邊吃肉燕,一邊刷著手機討論,我也就順帶著看了好幾遍,剛才只是覺得你有些眼熟兒,看了半天才想起來,是不是你?”老板娘有些激動地盯著姬若希。
老板娘并沒有說,那些顧客議論的內容,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質疑姬若希和針灸。
很多人都懷疑是擺拍。
也有人質疑,針灸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不過是巧合而已,就算沒有進行針灸治療,小女孩兒肯定也會在那一刻醒過來。
姬若希點點頭,輕描淡寫地說:“嗯,那天只是湊巧遇見了。”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巧合,這是緣分,肯定是那個小女孩兒的父母積德,在關鍵時刻才能遇見你這樣的神醫,否則就很難說會是啥結果了。”老板娘感慨道。
老板也湊過來,略微有些激動,“你們想吃啥,隨便點,想喝啥,隨便拿,我請客。”
“開店做生意都不容易,我們也不能白吃白喝,你只管去煮肉燕,飯錢我們會照給。”林軒說道。
他不差這點兒錢,不能占人家的便宜。
老板說完已經去廚房里開始煮肉燕了,根本沒有給林軒拒絕的機會。
“免費請你們吃,那是有原因的,五年前,我公公和婆婆去旅游,回來的時候,我公公在火車上突發心臟病,當時真的很危險。”
老板娘一邊給他們拿來四灌涼茶,一邊繼續講:“那個時候,列車長喊了幾遍廣播,問車上同行的人有沒有醫生,結果還真有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中醫,又是針灸,又是拍打左右胳膊的臂彎,同時叮囑列車長可以讓我公公含服速效救心丸,結果總算是有驚無險,挺過來了。”
這間小店兒,本來是她的公公和婆婆在照料,自從那次突然發心臟病之后,老兩口便主動退休了,把店交給小兩口打理。
他們一直都希望能再次遇見當年那個老中醫,以便當面致謝。
可惜,當時太著急,只想著等到站之后,趕緊下車去醫院,忘了向那個老中醫要聯系方式,甚至都沒有問老中醫的姓名。
他們認出姬若希就是視頻上救治小女孩兒的美女中醫,便想起當年那個老中醫。
這樣的好人,免去飯錢,也是應該的。
姬若希聽了,心里頗為感慨。
店老板和老板娘,只是經營小店掙辛苦錢的普通人,卻如此熱情大方,不但知思圖報,甚至還愛屋及烏,要主動免去她和朋友們的飯錢。
柳佳怡和高總,那是有游艇的大老板,卻給人一種冰冷無情的感覺,姬若希本能地就想遠離這樣的人。
可是,她此時看到店老板和老板娘,卻倍感溫暖,也非常欣慰。
蘇小婉卻好奇地問:“那個老中醫……為啥要拍打兩條胳膊的臂彎?”
針灸,她還可以理解,但是拍打臂彎是什么操作?
她有些無法理解。
姬若希卻輕描淡寫地說:“那只是輔助手法,《黃帝內經靈樞》里都寫著呢,肺心有邪,其氣留于兩肘;肝有邪,其氣流于兩腋。”
“原來如此。”
蘇小婉雖然聽不太懂,但是也明白了,那是有中醫理論支撐的正常手法,并不是那個老中醫一時心血來潮故弄玄虛。
鄭小慧聽完,好奇地向姬若希詢問:“嫂子,我這兩天,左邊腋窩這兒,抬起胳膊就會有點兒疼,是不是肝有問題?”
“問題不大,有些肝火,隨便吃點兒或者喝點兒清肝火的東西就能緩解。”姬若希解釋道。
她剛才就看出來了,鄭小慧有些肝火氣,唇色有些不正,鼻尖浮現少許細細的紅血絲。
但是,問題并不嚴重,哪怕不吃藥,好好休息,飲食得當,很快就能緩解了。
“嫂子,我也不懂,你給我說說,可以吃點兒啥,或者喝點兒啥。”鄭小慧追問道。
“菊花、蒲公英、黃芩、茵陳等,這些東西隨便找一樣泡水喝一兩次,應該就差不多了。”姬若希詳細地解釋道。
“好,我回頭去買點兒。”鄭小慧默默地記下了。
“我這里正好有金絲皇菊,昨天剛收到的快遞,還沒有拆封呢,給你們幾包。”老板娘說著,從柜子里拿出快遞,迅速拆開包裝,然后非常大方地把那兩大盒金絲皇菊花茶,分出來一盒,放到他們桌子上。
盒子里都是帶獨立小包裝的金絲皇菊,每一朵都很大,金燦燦的看著就看好。
鄭小慧有些受寵若驚,“你買的多少錢?我給你轉帳,不能折收你一盒花茶。”
“這東西也不貴,你們拿去喝吧!”老板娘其實是想套個近乎,有心請姬若希給爸媽和公公婆婆看診,調治一下身體。
但是,跟他們也又不熟,一直都張不開嘴。
姬若希看到小包裝里的金絲皇菊,淡淡地說:“這樣的不行,功效太弱了,那種不太好看的小菊花、小野菊,才是清肝火的好藥材。”
“啊?”老板娘聽了,有些意外,“我還以為這種的好呢!”
“如果是平時泡茶喝,這種的確實更適合一些,因為偏性不太大,反而是那種小野菊的功效太好,偏性有些大,不適合經常泡茶喝,否則會傷了脾陽和胃氣。”姬若希解釋道。
老板娘差點兒被繞暈了,站在那里琢磨了半天。
林軒見狀,在一旁補充一句:“你買的這種,適合泡茶喝,有香味兒,而且寒性沒那么大,但是如果想清肝火,還是那種小野菊,或者是貢菊比較好一些。”
“我終于明白了,對了,這里還有小半灌胎菊,放好長時間了,你們看看能用不能用。”老板娘說道,又從柜子里翻出一個透明的塑料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