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神醫老婆來自兩千年前第418章柳樹葉子也是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的神醫老婆來自兩千年前 >>我的神醫老婆來自兩千年前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8章柳樹葉子也是藥

第418章柳樹葉子也是藥


更新時間:2021年04月29日  作者:我真的是佚名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真的是佚名 | 我的神醫老婆來自兩千年前 



林中軍撓了撓禿得沒剩幾根頭發的腦袋,尷尬地說:“我也沒想到這是中藥材,還以為是一種可以當保健品的茶葉,想著隨便喝喝應該也沒啥,如果知道是中藥材,我肯定也不能亂喝。”

林軒也不想再多說什么了。

他仔細地觀察了這瓶所謂的腎精茶,分明就是三無產品,而且上面寫的功效也是假的。

這也不能全怪林中軍,畢竟腎精茶三個字,太有迷惑性了,很容易被誤導。

但是,林中軍不相信年輕中醫,那就沒辦法了。

一個人,連來路不明的東西都敢泡茶喝,卻不敢嘗試讓一個有證的青年中醫診治,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宋莎莎忍不住感嘆一句:“我沒來這里之前,非常羨慕這里的人,可以被林軒和若希的醫館照顧,有什么病,都可以很方便地去醫館治療,現在看來,是我想多了。”

有些病人,不遠千里來到這里,就是沖著林軒和姬若希的名氣,相信他們的推薦,來醫館求診。

近在咫尺地本地人,卻有很多人不屑一顧,不信任林軒和姬若希,更不信任他們醫館里的那些青年中醫。

這真應了那句話,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這時,村東頭的王大娘,騎著一輛電三輪,載著七歲大的孫子,朝這邊過來了。

王大娘也看到林媽媽了,主動跟她打招呼。

“帶著兒媳來挖薺菜呀?”

林媽媽點點頭,說:“嗯,你這是要去哪兒?”

“我孫子背上生瘡了,我帶他去鎮衛生院看看。”

“咋不去醫館找大夫看看?”林媽媽疑惑地問。

王大娘早就從林小菲的媽媽那里聽說過了,知道姬若希精通中醫,也聽說林軒和姬若希開的那幾家醫館,里面的中醫大夫都不錯。

王大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醫館雖然可以給咱村里人打五折,但是沒法用醫保呀!”

呃……

林軒終于意識到,村里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醫館看病的原因了,原來是無法用醫保報銷費用。

姬若希盯著王大娘的孫子,看起來問題并不嚴重,她便試探著問:“大娘,能讓我看一下你孫子的瘡長啥樣嗎?”

“可以!”

這又沒什么禁忌,王大娘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了。

姬若希走過去,掀起小男孩兒的上衣,看到小男孩兒的后肩胛骨下方,鼓起一粒棗核大小的腫包,有尖尖的腫頭,顏色鮮紅。

姬若希問小男孩兒,“疼嗎?”

小男孩兒點點頭,“碰一下會有些疼。”

姬若希已經心里有數了,抬頭對王大娘說:“這不算是瘡,應該是吃油炸食物有些多了,生了一些熱毒。”

王大娘恍然大悟地說:“有可能,他媽前幾天發工資了,從縣城超市里買了幾袋半成品的雞排,這幾天我都會給他炸兩塊兒雞排,他都能吃得一干二凈。”

姬若希說:“如果想省錢,不用去衛生院看病,也不用去醫館了,可以去捋一些柳樹葉,也可以連嫩柳條一起剪斷,然后煮水喝,很快就能好了,如果能再放些新鮮的蒲公英,效果會更好。”

“柳樹葉和柳條?”王大娘有些詫異重復一遍,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林中軍也非常好奇地問:“柳樹葉也能治病?”

“柳樹葉和新鮮的柳皮,也是中藥材,清熱解毒又能利尿。”姬若希說到這里,指著林中軍手里那瓶所謂的腎精茶,又給他補上一刀,“柳樹葉子,跟你手里這瓶瓦韋,功效都一樣。”

“啊?”林中軍盯著手里的腎精茶,更不香了。

他剛才還只是心疼女兒買貴了,現在更覺得有些憋屈,花了一百多,竟然跟路邊、河堤和山坡上隨處可見的柳樹枝條和葉子沒啥區別。

王大娘倒是非常感激,“太好了,那我就不是鎮上的衛生院了,我去弄一些柳葉和柳條,這就回去給他煮上。”

“對了,現在的柳葉都比較嫩,你再用一些柳葉掏爛,然后在他后背腫起的地方敷幾分鐘,收效會更快。”姬若希提醒道。

“好!”王大娘聽完姬若希的話,得知這并不是什么嚴重的病,也就沒那么緊張了,轉而對林媽媽說,“你能有這么好的一個兒媳婦,真的太有福氣了,以后有個頭疼腦熱,都不用去醫院了。”

林媽媽非常自豪地說:“哈哈……沒錯,不過,自從若希給我調治好腰腿疼,我好像也不怎么感冒和頭疼了,這兩年都沒有感冒咳嗽過,以前真不敢想啊!”

林媽媽以前每到秋冬時節,必然會感冒咳嗽一兩次,而且每次的咳嗽都會延綿兩三個星期才會漸漸地好起來。

夏天之交,又容易發燒頭暈和惡心。

但是,這兩年,這些癥狀一次都沒有出現過。

“你們也該回去做飯了,我去弄一些柳樹葉去。”王大娘說著,又騎上電三輪,調頭往村北頭方向走了。

村北邊有一個池塘,池塘四周都是合抱粗的柳樹。

柳樹是春天最早泛綠發芽的樹木之一,這里一般都是垂柳泛綠抽芽一個月了,像楊樹和其他樹木,才會陸續抽出嫩綠的芽葉。

林中軍也默默地上車走了。

宋莎莎坐進車里,還在跟姬若希感慨,“你們中醫大夫也太厲害了吧?好像什么東西到你們手里,都能成為治病的藥材。”

“這也是沒辦法,是人們在數千年的摸索中總結出來的富貴經驗,以前并沒有現在這么發達,外地的藥材,尤其是產地遠在千里之外的藥材,很難買到,只能就地取材,有什么就用什么。”

姬若希回憶起往事,仍然歷歷在目。

兩千三百多年前的醫者,并沒有今天的中醫大夫那么安逸,不但要給病人看診,也要自己想辦法采藥。

醫者還需要熟悉并且時刻謹記,當地都有什么東西可以入藥,以便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用來代替那些買不到的外地藥材。

現代人,基本上沒有這樣的顧慮了,交通發達,商業也很發達,想配齊一劑方藥并沒有那么難。

更何況,除了中醫,還有那么多的醫院可以供病人選擇。

兩千多年前的病人,尤其是平民百姓,一旦生病,基本上沒什么可選擇的治療方案。

現代人,選擇的機會太多,反而又會有些糾結。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的神醫老婆來自兩千年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