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程梓彤肯定不相信姬若希的話。
這首方子,她認真研究過,自認為是一張非常棒的好方子,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寫得清清楚楚。
她還上網搜了一下,黃芪桂枝五物湯的百科上面也寫著,可以治療血痹和肢體麻木疼痛等癥。
再說了,黃芪補氣,當歸補血,白芍柔肝散淤,又有生姜溫中散寒,還有大棗調和諸藥物又能補血,多好的方子,咋就不能喝了?
程梓彤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姬若希肯定是略知皮毛的半瓶水,卻敢跑出來指點江山,甚至是胡說八道。
她等藥湯沒那么燙了,端起藥碗,一飲而盡,然后繼續碼字。
程梓琪也覺得自己可能多慮了,妹妹那么聰明,而且也有認真研究醫書,不可能會比姬若希懂得少。
姬若希早就料到會是這個結果,此刻正在房間里給林軒解釋,黃芪桂枝五物湯,為什么不適合程梓琪。
很多人都知道黃芪補氣,當歸補血。
但是,這話并不完全對。
黃芪確實補氣,當歸卻不一定補血,當歸本無定性,放到補血的方子里,配合血分藥,它就補血。
如果把當歸放到補氣的藥方里,它就補氣。
氣虛痹癥的主要表現,并不是關節疼痛,而是肢體麻木。
但是,程梓琪的癥狀卻以疼痛為主,說明主要病因并不是氣虛,而是病在血分。
顯然,程梓彤還沒有入門,對中醫中藥的理解流于表面,比較膚淺,而且還沒有學會如何辨證,把肢體麻木與肢體疼痛兩種癥狀混為一談,沒有區分清楚。
林軒聽得云山霧罩,什么氣分、血分,完全聽不懂。
“我天天教你簡體字,你也教教我學中醫吧?”
“你也想學?”
“想學!”
林軒肯定想學,不奢望能達到姬若希這種出神入化的水平,只要能聽得懂姬若希講中醫的事情,能夠跟她有共同語言就可以了。
姬若希認真地思忖片刻,說:“這樣吧,以后每天上午,你教我簡體字,下午我教你學醫,晚上看情況而定。”
“好,如果我開始學習中醫,先從哪兒入手?要不要先練練把脈?或者腹診之類的?”
林軒非常期待,姬若希如果能配合他練習腹診,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摸摸她那平坦誘人的小腹了,想想都令人興奮。
姬若希卻認真地說:“你現在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還沒學會爬,怎么可能上來就想學習怎么跑步?像脈診、腹診之類的,現在不用著急學。“
剛出生的嬰兒?
林軒調侃道:“你知道想讓嬰兒長得快,長得好,要怎么做嗎?”
姬若希毫無防備,沒想過林軒會耍小花招,一臉認真的表情,問他:“怎么做?”
林軒一臉壞笑地說:“當然是喂嬰兒吃東西,而且最好還是純天然的乳水!”
姬若希這才驚覺被耍,嬌羞地瞪了林軒一眼,卻又忍不住想笑,“別鬧,如果你真想學醫,先把陰陽五行的理論理解透徹。”
然后,姬若希給林軒講了三個多小時的陰陽五行。
林軒這才知道,原來陰陽并沒有那么神秘,跟武俠和玄幻劇里用到的陰陽沒有什么關系。
至于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生克關系,那就需要背了,而且要背得滾瓜爛熟,形成條件反應,比如聽到木,就能直接想到水生木,金克木,木生火,木克土。
姬若希太不容易了,不厭其煩地給林軒舉便說明陰陽、五行的關系與變化,一直講到夜里十一點多,兩人才各自回屋睡覺。
翌日清晨。
林軒起床洗漱出門,卻聞到有煎土雞蛋的香味兒從餐廳廚房飄過來。
他本能地望向姬若希的房間,看到姬若希也剛剛起床出來,正好與他四目相望。
顯然,在廚房里做飯的人,應該是那對雙胞胎的姐姐程梓琪。
林軒和姬若希,非常默契地一起走進廚房。
果然,程梓琪剛剛煎好雞蛋,正準備拿碗盛粥,打算去給房間里的妹妹送早飯。
林軒看到程梓琪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客套地問了一句:“是不是住不太習慣?”
程梓琪搖搖頭,看到姬若希也過來了,有些羞愧地說:“我妹妹昨晚沒聽勸,還是喝下那碗藥了,結果半夜牙齦就腫了,疼得睡不著覺,我正想著,等會兒找你們借一輛自行車,先去附近藥店買點兒去火的藥。
林軒說:“車棚里有自行車和山地車,隨便騎。”
姬若希卻搖搖頭,說:“這種情況,去火藥效果并不太好,而且還會讓她的胃更難受。”
程梓琪已經有些相信姬若希了,畢竟妹妹真的如她所言,喝完湯藥牙齦就腫了。
她趕緊問姬若希:“那該怎么辦?”
姬若希解釋道:“你妹妹本是肝腎陰虛的底子,就好比煮粥,結果鍋里的水太少了,很容易燒干鍋,這個時候不應該去滅火,而應該往鍋里加水。”
她頓了一下,繼續說:“如果滅火的話,粥就煮不熟了,一個人,如果沒有實火,卻用苦寒去火的藥直接降火,就會傷陽傷身,所以應該讓你妹妹再配一劑滋補腎水的藥,然后再加一點點玄參來收斂上焦虛火,這樣就可以了。”
姬若希為了能讓程梓琪聽得明白,已經非常努力,試著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給她解釋。
但是,程梓琪仍然像聽天書一樣,一點兒都沒聽懂。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聽不懂,你能直接幫忙寫個方子嗎?”
姬若希說:“就算我寫了方子,你妹妹肯定也不太愿意接受,還不如讓你去點撥她一下,讓她自己去想,去悟。”
程梓琪頭都大了,這么晦澀難懂的東西,她自己都沒聽明白,還怎么點撥妹妹?
姬若希看出她的困擾了,直白地告訴她:“你就說,可以試試滋補腎水的方子里再加上一味玄參。”
“好,我試試吧!”
程梓琪心里也沒底兒,畢竟妹妹有些固執,并不一定會聽她的勸說。
姬若希可以推測出來,程梓彤對中醫中藥的認知,還停留在嬰兒階段,比林軒強不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