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玄齡低聲說道:“涇陽書院的學子寫出這些文章已經犯了讀書人的大忌了,再者事涉土地,甚至還有人說工業力量可以改天換地,改天換地這種說法太過無道了。”
李正是答應了讓書院的孩子參加這一次的科舉,可誰能想到這些孩子一個都不能用。
做官?那些孩子寫出這種文章能用嗎?
光是這種文章就足夠讓人口誅筆伐了。
李世民低聲說道:‘這些文章還有哪些官吏看到了?’
房玄齡開口說道:“審閱答卷,中書省三十多名考官都看到了。”
李世民長嘆一口氣,“李正到底給涇陽的孩子教了什么”
看李世民惱怒的神情,房玄齡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么,按照約定李正確實是讓書院的孩子來參加科舉了,但朝中不錄用是朝中的事情,難怪李正會說這些孩子不適合參加科舉。
這些孩子在涇陽所學的知識,和中原其他地方根本不一樣。
有點標新立異?
李世民開口說道:“如果這些孩子收錄朝中會怎么樣?”
房玄齡低聲說道:“審閱卷子的考官這么多,這件事瞞不住,如果錄用了朝臣們也不會答應的。”
心中越發不痛快,李世民又說道:“給李正的十個文吏派過去了嗎?”
房玄齡回話道:“開考的時候已經派過去了,現在應該在涇陽了。”
李世民灌下一口茶水,這個啞巴虧是咽下了。
房玄齡又說道:“要不是這一次科舉,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里李正的書院教的是什么,如此大的忌諱怕是涇陽的學子為讀書人所不容,如果這樣的學子越來越多,怕是以后會出亂子。”
會不會出亂子還兩說,畢竟涇陽只有這么一個書院。
大多數的讀書人看的還是六典五經等儒學書籍。
李世民說道:“那朕接下來要如何?”
房玄齡躬身說道:“涇陽學子的文章肯定會在讀書人中傳播,會有很多的聲音出來,這個時候陛下應該做出表率。”
“什么表率。”
李世民的神情凝重。
房玄齡低聲說道:“以后涇陽的學子,朝中絕不錄用,這樣那些孩子便不能做官,大家互不冒犯,不論涇陽學子學的是什么都不能影響其他讀書人晉升,自然就對讀書人沒有威脅,讀書人的聲音也能平息不少。”
李世民苦笑道:“李正不再乎罵名,為讀書人所不容的事情,李正以前就做得太多了。”
房玄齡行禮道:“臣就先告退了。”
李世民點頭,示意他可以離開。
走到殿外,房玄齡心中思量著,涇陽的孩子是這般,那么李正呢?或許從一開始李正就抱著這種理念。
當初看不懂李正,也看不透李正。
現在房玄齡心中有些明白,李正的心里一直藏著的是什么。
而且李正心中所藏的東西非常危險。
憂心又有些無奈。
房玄齡甚至感覺自己老了。
涇陽
朝中派來的十個文吏,上官儀很快著手安排。
現在的涇陽地盤這么大,已經不是一個小小的縣丞府衙可以負擔的。
光是上官儀一個人就忙得腳不沾地。
現如今多了十個文吏來辦事,上官儀也終于可以長出一口氣。
來到李正的面前,上官儀說道:“長安令都安排好了,三個做主簿,三個典史,四個錄事。”
涇陽是個大縣,而且比關中任何一個縣都要大。
從來沒見過一個縣和人家一個郡一樣大。
涇陽的縣丞府衙人手也不一樣,人家縣丞府衙只有一個史,一個主簿和錄事,涇陽則有好幾個。
而這十個文吏主要管的還是這質押的一萬八千畝新地。
現在的涇陽面積一直向北都到了渭水河,橫跨涇河與渭水。
李正拿出一個圓球說道:“上官儀,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上官儀疑惑地看著說道:“這是什么?”
李正低聲說道:“這個是鉛,鉛球。”
對村子里新奇的東西,上官儀已經習慣了,用鉛做個球也不足為奇。
李正對他說道:“你知道嗎?其實有一個運動叫作扔鉛球。”
“扔鉛球?”
“對。”
說完李正把鉛球遞給上官儀,“扔一個試試?”
手里拿著臟兮兮的鉛球,上官儀越發不解,“為何?”
李正指著一個方向說道:“往遠處扔。”
遲疑了一下,上官儀還是把鉛球用力扔向遠處,扔的不遠,只有四五步遠。
李正把鉛球撿回來,站在上官儀的位置。
在上官儀不解的目光下,李正用一個奇怪的姿勢,再次把鉛球扔出,這一次鉛球扔的有十多步遠。
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上官儀說道:“長安令這是做什么?”
李正說道:“這是一種運動。”
“運動?”
“我都想不起來上一次玩這個是什么時候了。”
說著,李正又玩了一遍,“嗯,就是這種感覺。”
看李正有點瘋癲的樣子,上官儀哭笑不得,“在下就先回去忙了。”
“去吧,去吧。”
李正一次又一次的玩著。
玩累了這才把鉛球放在一邊,坐下樹下李正感慨著:“真懷念呀。”
其實鉛球還有另外一個用途,有一種叫作鉛彈的東西。
重新站起身,李正拿著鉛球往家中走去,手里還把玩著。
一群孩子從眼前嬉笑著跑遠。
路邊幾只狗叫著。
鉛球的運動可以追朔到很早的時候。
說法也有很多,有人說早在很早的時候人們會用石頭打野獸,來獲取食物。
這是一種說法。
還有說法古時候的人沒什么娛樂消遣的活動,扔石頭玩,比誰扔得遠,就有了扔鉛球這種運動。
還有說法是中世紀的時候炮兵在閑暇之余喜歡玩投擲炮彈的游戲。
也就有了鉛球這項運動。
說法有很多,爭議也很多。
回到家中,李正把鉛球扔在一旁,仔細洗了洗手,準備開始做飯。
走入廚房的時候,徐慧已經在忙著做飯了。
雖說這還沒入夏,眼下的天氣就有些悶熱,徐慧在廚房忙碌地額頭都是汗水,順著臉頰流下。
看到李正回來了,徐慧擦著汗水微笑著說道:“長安令,飯食馬上就好了。”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