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我立點頭說道:“經常會有中原的書籍送到倭國,我也經常會看,只是……”
慚愧地低下頭,蘇我立低聲說道:“只是我們倭國很多人都不識字,上到將軍,下到官吏,別說平民識字的人都不多。”
崔傅稍稍一禮又說道:“不如在關中留一段時間可以多讀讀關中的書籍,甚至不回去都可以。”
“不回去?”
蘇我立回頭看向倭國的方向,“怎么能不回去。”
又和蘇我立聊了一會兒,崔傅離開了這里。
又過了幾天,朝中的科舉已經接近了尾聲。
李正看著這次科舉的成果,并沒有覺得意外。
這是這次貞觀朝以來的第一次科舉,科舉入選的名單中有很多是五姓的子弟。
這也沒什么辦法,五姓子弟對普通的百姓來說,有著天然的優勢。
雖說寒門子弟也有,但并不多。
李正長嘆一口氣說道:“看來大唐的教育事業還要繼續努力吶。”
李義府低聲說道:“長安令,據說那個長孫沖也已經解除了禁足,回到了吏部。”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點頭。
李義府又說道:“長安令,這個長孫沖如今又回到吏部,依在下看來長孫無忌是想要把他的兒子培養出下一任的吏部尚書。”
如今的桃子還是青綠色的,長安地界的桃子可是一種稀罕物。
在如今化肥技術沒有提升的年代能夠吃到桃子也是一件稀罕事。
眼前的桃子就是南方送來的,李正咬下一口挺生硬的。
說完見李正沒什么反應,李義府又說道:“長安令,這個長孫沖不可不防啊。”
李正遞給他一只桃子說道:“和我有什么關系。”
李義府拿著桃子著急說道:“吏部官吏掌握著官吏的升遷,更是長孫家培植羽翼的好地方。”
看李正依舊不在意的模樣,長安令似乎從來就沒有把長孫沖和長孫無忌父子放在眼里。
“只不過當今陛下需要長孫家而已。”張公瑾走到河邊說道。
看到張公瑾李義府連忙行禮,“見過鄒國公。”
張公瑾可是一個大人物,李義府不敢在張公瑾面前多說,當年征戰天下的時候張公瑾可沒少幫著李世民出謀劃策。
而且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張公瑾依舊幫著李世民出謀劃策。
可以說是李世民最重要的智囊團之一。
張公瑾和李靖從陰山回來之后,便離開了朝堂。
若說有什么人可以與長孫無忌叫板。
張公瑾算是一個。
張公瑾非常不客氣地拿起一只桃子一邊吃著說道:“老夫都想不起來上一次吃桃子是什么時候。”
李正點頭說道:“鄒國公隨便拿,家里還有一大筐。”
嘴里咀嚼著生硬的桃子,張公瑾開口說道:“至于長孫沖現在來看不是威脅,其實長孫無忌一直以來都有他自己的算盤,他在朝中也有他自己的羽翼,門生很多,這些陛下都看在眼里,只是沒有說破而已。”
“因為陛下要用到長孫家,需要長孫無忌的名望來擺平一些事情,若是有朝一日長孫無忌對陛下來說沒有價值了,他很快就會被陛下丟棄,咱們的陛下不會任由長孫無忌壯大他自己,至于為什么要讓長孫沖進入吏部,陛下還是想要安撫長孫無忌,畢竟如今很多事情都需要長孫無忌去處理。”
李正依舊吃著桃子說道:“那鄒國公還對陛下有價值嗎?”
這話一出,李義府立刻看向鄒國公,長安令還真是敢問啊。
這個時候李義府多希望自己耳朵聾了,有些話可不能聽。
張公瑾在李正身邊坐下說道:“我在涇陽對陛下就有價值。”
李正把桃子核隨后一丟說道:“果然,鄒國公是來監視我的。”
無聲笑了笑,張公瑾說道:“其實也不盡然,陛下沒有讓我監視你,只不過是老夫在涇陽可以讓很多有心思人投鼠忌器,包括長孫無忌。”
一邊吃著桃子,張公瑾看向李正說道:“你知道長孫無忌面對你處處避讓嗎?”
李正說道:“是因為你在這里?”
張公瑾又笑了笑說道:“因為你李正年輕,你太年輕了,他長孫無忌已經人到中年,對他來說的將來可能只有往后二十年,三十年?可對你來說將來可還很漫長,漫長到可以熬死他。”
李正琢磨著說道:“這話不對,我記得一個人,他叫司馬懿,戰亂年間他司馬懿熬過了三任魏帝。曹操,曹丕,曹叡,他老人家可活得很久。”
張公瑾笑道,“這個世上有幾個司馬懿?他長孫無忌最怕的就是你的年輕。”
“還有!”張公瑾又說道:“讓長孫無忌最忌憚的還有你的作為,你不入朝堂,你不在乎名聲,你不要權,你更沒有惡習,對長孫無忌來說你是一個對手,對他來說你是一個沒有弱點的對手,若是你進入朝堂,長孫無忌會把你抽絲破繭看個清楚透徹,你要是在乎名聲,長孫無忌會用這點攻擊你,你要是劣跡惡習長孫無忌會沖著這一點瘋狂地設計你。”
“可你連涇陽都不出一步,甚至不在人前露面,這樣一來你讓你的對手怎么對付你,長孫無忌想不到他根本沒有辦法對付你,這才是他最忌憚你的地方。”
李正又拿起一顆桃子吃著說道:“我愛錢?”
“呵呵。”張公瑾干笑兩聲說道:“這算什么?你還讓一方百姓過上了富足日子,會掙錢不是缺點,況且你沒有權。”
李正看向張公瑾說道:“我怎么感覺你是在說我沒出息。”
張公瑾拍著李正的肩膀說道:“像你這樣人雖然活得有點窩囊,但卻是最安全的,不論將來改朝換代,只要你李正不碰權力,你都可以富足的過完一生。”
李正看著長安方向說道:“那說不好,哪一天換一個皇帝,心里不痛快帶兵就把我的涇陽給屠了。”
張公瑾開口笑了笑,“不說這些了,倭國皇子已經到長安了,我覺得你應該見一見。”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