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綸接過這個印信拿在手中把玩著,有了這個就等于有了整個涿郡的兵權。
郭弘道再次說道:“如今涿郡城中有兵甲五萬,糧食六千石,人口八萬九千。”
聽著郭弘道的講述,段綸饒有興趣地瞧著這個家伙,這個涿郡的守備頗有一副表忠心的意思。
再看這個盧老太爺也已經是風燭殘年,管事的管不了事了,兵權又在這個守備的手中,段綸心里多少可以想到如今的涿郡情況。
盧老太爺被人扶上躺椅,段綸重新翻身上馬,駕馬在最前方一路走入涿郡城中。
涿郡郡守的府衙非常地大,段綸又看了一眼四周圍觀的百姓,便走入郡守府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走入這座府衙,段綸就感到一陣陰冷。
涿郡守備郭弘道說道:“御史,這個盧樁怎么處置?”
段綸坐下說道:“押入涿郡地牢,本御史會奏請朝中,讓朝中來處置。”
說完段綸還看了這個老太爺一眼說道:“老太爺年事已高就請先回去吧,至于盧樁的事情,老太爺放心本御史一定會秉公辦事的。”
老太爺拄著拐杖走到段綸的面前,眼神陰翳說道:“年輕人,老夫把涿郡讓給你希望你做事可以讓一步,不要太過了。”
段綸看著這個老太爺說道:“在下不過是按照陛下吩咐辦事而已。”
老太爺低聲說道:“老夫這里不過是盧家的旁支,幽州才是盧家的本家,做事最好留一手,盧家不是這么好欺負的。”
段綸朝著老太爺笑了笑,“在下記住老太爺的警告了,您年紀大了還請回去休息吧。”
老太爺又別有意味地看了一眼段綸。
段綸悠哉地看著眾人離開,指了指郭弘道說道:“你留下。”
郭弘道笑著說道:“喏。”
等到眾人離開之后,段綸又叫自己的人手退下,觀察著郭弘道說道:“我喜歡有心思的人。”
郭弘道臉上帶著微笑,“在下愿意為御史效力。”
段綸拍了拍郭弘道的肩膀說道:“你我年紀相仿,我們都要有各自的前程,你如今只是一個涿郡守備,你也知道我是巡查御史我不會在這里久留,等我離開之后這里需要有人看著。”
郭弘道連忙說道:“在下愿為御史留守涿郡。”
段綸說道:“你家中還有什么人嗎?”
郭弘道躬身說道:“在下還未成家,不過有個侄子寄住在下官家里,叫郭敬之,他父親是在下的堂弟。”
段綸點頭,“沒成家就好,我就怕當時候要你豁出去,你會有牽掛。”
郭弘道接著說道:“在下愿意為御史赴湯蹈火。”
本意上段綸只是想知道這個郭弘道會不會隱瞞他自己的家室,若是他有家室到時候急眼了可以威脅威脅,順便試一試這個家伙誠不誠實。
裝作一臉的欣慰,段綸點頭道,“你也退下吧。”
“喏!”
等所有人離開之后,段綸臉上的笑容消失,揉著自己要笑僵的臉,要對付這些人果然不容易,還好涿郡比較好對付。
段綸站起身抬頭看見府衙上的房梁,在府衙的桌案上躺下,段綸打算睡一覺。
崤關地界的一處山林中,崔傅正在聽著幾個人的稟報。
雖說如今已經離開了崔家但在山東地界還是有很多眼線可以給自己打聽消息。
“你們說趙郡李家變賣了不少家產?”崔傅好奇問道。
“我們聽到的消息是這樣的,趙郡李家的李熏買了她自己手中的三千畝良田。”
崔傅坐在自己開墾的田地邊,翻看一份份的卷宗,看著上面的內容。
關隴門閥的人紛紛離開山東,就連江南一帶商人也在紛紛撤離。
再看長安的消息,李正用十天時間就印了五萬冊書籍。
看完這些消息,崔傅看完這些消息匆忙寫下一份書信,交給自己的人說道:“把這份書信交給侯莫陳崇家。”
“喏!”
崔傅很想問問他們的人為什么要離開山東地界。
李正十天印五萬冊書籍這意味著什么,以后大唐的書籍就會越來越廉價,不只是現在這個價格還有更便宜的價格。
這對世家來說會造成不可想象的沖擊。
可如今的世家還在享受著如今安樂的生活,他們根本不知道李正和李世民的決心有多大。
崔傅站起身自嘲地笑了笑,“我想得沒錯,段綸一開始想得沒錯,幾百年了世家一直都是這么的愚蠢又自大,他們的這種自大和愚蠢會害了他們的自己。”
換上一身比較干凈的衣裳,崔傅走出自己住過的小屋,翻身騎上一匹馬兒往山東地界而去。
趙郡李家已經預感到了危機要行動了。
李熏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人,當然這個女人從骨子里看不起男人,但她確實聰明到令人發指。
趙郡李家要脫身了,要擔心的不是段綸,而是在長安的李正和李世民。
段綸不過是李正和李世民安排來遮住世家的目光,段綸在山東胡攪蠻纏,李世民就越樂意。
不知道為什么,崔傅覺得很好笑,心中又有些激動。
一旦整個山東士族重新洗牌,利益一定要重新分配。
到時候誰是人誰是鬼,就兩說了。
李世民要變了山東士族的天,變天之前誰先掌握先機,誰就可以在變天之后掌握最大的利益。
以前的五姓把天下當作一塊肥肉分而食之,現在要不一樣,在李世民和李正的面前,五姓反而成了一塊肥肉。
而且五姓已經盤根數百年了,可想而知他們到底有多肥。
五姓世家中趙郡李氏的長女李熏突然變賣了家產,消息立刻在世家之中傳開了。
太原郡,這里是太原王氏的本家,太原地處中原腹地,是一處非常富饒的地方。
太原王氏也是五姓七望中很有地位的一族。
太原王氏的長女,王喬兒與李熏是關系很好的朋友。
同為女子,王喬兒喜歡李熏身上的那種驕傲,她和尋常女子有很多的不一樣。
王喬兒泡了一碗茶說道:“聽說這個茶葉是李正做出來,不過妹妹我看過不少古籍,對于炒茶一說其實古籍中早有記載,只是那時候的人們覺得炒茶太過簡陋沒有像李正這么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