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陸道的一向宗拿下加賀成就佛國,北陸道各家大名苦不堪言。
上杉輝虎也是信仰真言宗,以影響麾下武家,抵御一向宗的宗教侵蝕。
而毘沙門天,正是真言宗看重的佛家護法,所以她很樂意撿起斯波義銀丟下的毘字旗。
一方面表示對義銀的愛慕,另一方面亦是增強越后武家在宗教上抵御一向宗的決心。
斯波義銀選擇豎起厭欣新軍旗,是對盤踞在關東的鐮倉新佛教,凈土宗的一種示好。
厭離穢土,欣求凈土,這句箴言就是凈土宗的招牌。
北條家一直在相模國拉攏凈土宗,高舉為亂世太平一地的旗幟,以消解關東武家的排外思想。
越后國也在關東平原傳統關八州的范圍外,一樣是外來人。義銀需要有一個態度,才好抵消北條家在宗教上的優勢。
他是真言宗的護法化身,拿著毘字旗在關東平原沖鋒陷陣,太過扎眼。不如舉起凈土宗的核心思想,讓凈土宗安心,才好做事。
這就是斯波義銀所言,在這場對抗北條家的戰事中,是雙方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宗教上的全面爭鋒。
如果照著越后這些武婦的想法,頭腦一熱莽過去。即便一時得利,遲早也會灰頭土臉滾回來。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越后武家再能打,也只會輸得莫名其妙,非戰之罪。
隨著斯波義銀廢旗立旗的舉動,上杉輝虎拾取旗幟的配合,上杉家臣團一時失聲。
兩位主君的合作曖昧,立意深遠,即便有人心中不服,也不敢再提。
上杉輝虎可不是良善之輩,鐵腕統治越后多年,乃是依靠武力而不是德行。
如今有了山內上杉家的名分,以及斯波義銀的全力支持,這一年多來的統治基石更加穩固。
她已經明確表態要挖將軍的墻角,搞將軍的男人,誰還敢多嘴?將軍的男人都敢搞,惱羞成怒之下殺幾個人算什么事?
一場搶糧買糧的爭執,終于在奇怪的曖昧中,降下帷幕。
政廳散會,諸姬叩首離場。
斯波義銀沒動,盯著上杉輝虎。她也沒動,回望斯波義銀。
等在場之人走得干干凈凈,蒲生氏鄉很有眼色的關上拉門,將空間留給兩位主君。
今天這場對抗,義銀是取得了勝利,但結果不能讓他滿意。
原本,他代表河內源氏嫡流說話,重建秩序,重整天下,都不算是太過僭越的言辭。
可因為上杉輝虎的插嘴,使得在場諸姬誤會,這是斯波上杉兩家主君聯手展露野心的表態。
義銀對上杉輝虎借此上梯,脅迫自己不敢否認的行為,非常惱怒。
“上杉輝虎,我告訴你。我不會嫁給足利義輝,更不會嫁給你。
我只屬于我自己,沒有人能夠威脅我。今天這種事,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
上杉輝虎在大庭廣眾扭曲義銀的意思,他為了過關,不得不強忍下來。但他也要表示自己的憤怒,不能讓上杉輝虎牽著鼻子走。
否則這家伙會一再重復今天的舉動,最后絕對會想辦法逼著自己嫁給她。
兩人之間的關系,因為義銀的蛇鼠兩端,早就說不清了。但像今天的大評議場面,斯波義銀不能允許上杉輝虎玩曖昧的貓膩。
島勝猛,山中幸盛就在場下!老子回去怎么解釋啊!
裝被迫,她們恨上杉輝虎。裝自愿,嗯,她們不會信的,還是恨上杉輝虎。
私底下當當綠茶刁,回頭還能抹抹眼淚裝無辜。把事情放到臺面上,明著來,修羅場可就不遠咯。
義銀必須義正言辭警告上杉輝虎,私下占便宜可以,大庭廣眾要克制一點。
老子怎么說都是御臺所,將軍的未婚夫。評議的話傳回幕府怎么辦?要注意影響!
上杉輝虎將毘字旗卷好,笑道。
“謙信公,您并不屬于您,我也不屬于我。我們身處亂世漩渦,不過是隨波逐流。
我只要能打下關東平原作為聘禮,斯波家臣團就一定會把您送上我的床。
對于家臣團那些武家來說,利益高于一切。”
上杉輝虎說得信誓旦旦,斯波義銀卻是不敢茍同。
他腦中閃過明智光秀,前田利益,前田利家,島勝猛,山中幸盛等人的面孔。
一般武家集團當然是唯利是圖,可斯波家臣團。。義銀嘆了口氣,冷笑道。
“關東平原當做聘禮,好大的口氣。你我在越后國籌備關東攻略,如今已有一年有余,至今舉步維艱。
越后國力強盛,武德充沛,但這里的武家們是個什么德行,你心里應該最清楚。
北條家不是好對付的。別說整個關東平原,就算是上野武藏兩國,這次都未必能占到多少便宜。”
上杉輝虎點點頭,站起來向義銀走近幾步,低頭看著跪坐的他。
“我知道,這很難,但我必須去做。因為,我愛您。”
義銀移開目光。
“不要這么說話,讓我為難。”
上杉輝虎盯著他,目光閃爍。
“我知道,您必須舉起河內源氏嫡流的大旗,必須強忍著對足利義輝的惡心,這都是為了關東攻略的順利推進。
您是喜歡我的,不然也不會在越中國接過御劍,承認了足利義輝的納彩之儀。
每一次在外人面前稱呼您為御臺所,都像是一把尖刀刺入我的心口,心似絞痛,難以忍受。
我不怕關東平原難以征服,就算是用命去趟,我也一定要去試試。我只需要一個機會,來挽回我曾經犯下的錯誤。
我會用盡一切向您證明,值得您依靠托付終身的女人,是我。
聽到您說,您不會嫁給足利義輝,我很高興。總有一天,我會讓您說出,您要嫁給我。”
說完,上杉輝虎緩步往外走。
“站住!”
她停下腳步,回頭看著義銀。
“你真要配帶這面毘字旗?你自己的亂龍旗不要了?”
上杉輝溫柔一笑。
“兩面軍旗,當然是一齊用,一面代表我,一面代表您。每每舉旗之時,我都能感覺到您在我身邊。
讓我知道自己是在為了誰而戰,或死得其所,或得償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