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種田【1182】八零丑女逆襲9(5000+)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種田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1182】八零丑女逆襲9(5000+)

【1182】八零丑女逆襲9(5000+)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30日  作者:云沐晴  分類: 言情 | 科幻空間 | 時空穿梭 | 云沐晴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種田 
賬號:

密碼:

1182八零丑女逆襲9(5000)

1182八零丑女逆襲9(5000)

媽媽在到達Z市后一個星期,給她寄來了報平安的信。

說他們倆已經安頓好,開始出攤賣貨,讓姐倆在家好好照顧自己。

現在是1991年,屬于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生意起碼有十年的黃金期。

如果抓好這十年的光陰,經濟條件絕對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爸媽不在家,她到了周末都會去看看外爺和外婆,給他們買點雞蛋和點心。

所需零花錢都是媽媽給的五十塊錢生活費里面扣。

麥田隔一段時間都要澆水,撒化肥,這些活是她和爺爺一起去地里面干的。

澆地都需要等,有時候輪到半夜,爺爺就讓她睡覺,他自己去。

當然,如果哪天伯父們叔叔們良心發現,會幫他們家澆地,不需要爺爺再去。

一般澆地都是一大家子的地一起澆,水泵也是各家掏錢集資買的,電費澆地的時候寫個數記一下就行。

澆地是個費時的活,雖然不累,但是熬時間,要從地頭轉到地尾,中間有漏的地方,要鏟點土擋著,若因地不平,擋住了水,還得將它撥開,是個操心的事兒。

春秋天還行,到了冬天,在地里面,那就是個煎熬。

所以冬天下雪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打農藥的活她就接不上趟了,爺爺想起來了,會幫他們打,想不起來就不打。

所以每年他們家麥子的產量是幾家里最低的,爸媽也無所謂,只要夠他們吃就行了。

一般麥子從地里面收回家,扣除公糧部分,都存到糧站去了。

去糧站去面粉的時候,會扣掉加工費,另外還會給一些麥麩,麥麩都用來喂雞喂鴨了。

他們家的麥麩,都給爺爺處置了,不過媽媽走的時候特意取了五十斤的面粉,就他們幾個人吃的話,少說也能吃三個來月。

開學之前,年前剩的東西都吃完了,不過一日三餐的菜還是白菜蘿卜。

開春之后還去地里面薅野菜,野菜除了做蒸菜,還可以包餃子,配合著雞蛋,味道很清新。

吃膩了蘿卜白菜,偶爾拿野菜改善一下伙食也是不錯的。

天漸漸暖和之后,韭菜也發出來了,每一年的第一茬韭菜都是最好吃的。

不管是做餅子,還是包餃子,亦或者下面條,那個味道,都非常的誘人。

在房子角落里種的洋姜,也在春天開始萌芽,這種姜可以生吃,腌制吃,還能當蘿卜一樣在煮粥的時候放進去,不管是爺爺在這兒,還是外爺那兒,每年都種,每年都腌制。

早上他們家的咸菜,都是這洋姜腌制的,配合著辣椒一炒,放在那兒能吃兩三天,非常下飯。

空間里還放著好幾個大冬瓜和南瓜,都是當初采摘之后她放進來的,因此還很新鮮。

熬小米粥的時候,把南瓜放進去,味道又甜又糯,老好吃了。

現在她在家做飯,依然用柴火,很少用到煤,因為她也覺得這種柴火飯燒出來要比煤燒出來的好吃,雖說前者要比后者臟,但華國幾千年都是這么過來的,現在提臟,未免過了。

只需燒火的時候戴上帽子,掌握住火候,這飯菜就能燒的備香。

為了燜出上好的鍋巴飯,她還特意在會上買了合適的砂鍋,用砂鍋來煲湯,蒸米飯別提有多好吃了。

如果吃米飯,上面軟糯的那一層,會端給爺爺奶奶,下面焦黃的鍋巴,她和妹妹每次吃的都特香。

自從養成了習慣,除了偶爾晚飯爺爺奶奶自己做之外,基本上她只要做飯,就會去問爺爺奶奶想吃啥。

只要爺爺幫他們家鋤地薅草,或者澆地撒化肥了,她就會給爺爺買肉,做紅燒肉,每次吃她做的紅燒肉,爺爺奶奶都很開心,那軟糯香甜的味道,能把堂弟都給饞哭。

當然,一斤肉統共就沒幾塊,即便加入土豆進去,給爺爺奶奶端過去一碗,剩下的堂弟堂妹過來,他們幾個一分,可能還要把米飯倒入鍋里面蹭蹭里面的汁兒,好吃的嗦指頭的地步。

大概是她大方的請堂弟堂妹吃肉肉了,嬸嬸如果蒸豆包,烙餅子,也會給她們倆分點兒,當然,爺爺奶奶但凡能吃得動的,他們也會送過去。

雖然家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可在她的懂事面前,他們也不得不想起老人來。

不說分出去的三家了,就這一個院子住的叔叔嬸嬸,對比去年,明顯今年對爺的照顧多了起來。

汪婷不小氣,不僅是對老人,長輩,下面的弟弟妹妹如果在她和妹妹吃東西的時候進來,她也會分給他們一些。

比如南瓜餅,烙的金黃金黃,想要好吃,就得舍得放白糖,所以她在做餅子的時候,五叔家的一弟一妹,六叔家的小弟弟,還有她的親妹妹,都會把她圍成一團,面露期待。

鑒于眼下的年紀和條件,太復雜的東西她不敢做,所以能做出來的,都是平日里家長做過的食物,這樣才會顯得順理成章。

她雖然大方,但會嚴格空置每個星期的糧食、蔬菜、油鹽醬醋不超標,不浪費。

有空間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浪費一點食材,不管是米面油,還是蔬菜肉質蛋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鮮。

放進去的時候什么樣,拿出來還什么樣兒。

等到天氣漸漸回暖之后,孩子們就喜歡跟著大人到河邊摸田螺、貝殼、河蚌、鴨蛋。

因為河邊的蘆葦蕩里有不少野鴨子,運氣好就能撿回來鴨蛋,所以孩子們都喜歡去河邊。

即使家長三令五申,也擋不住這些孩子,畢竟他們不能一直跟著。

所以每年暑假河里面都會淹死孩子,這個時間點還好點兒,起碼不會下去游泳,頂多在河邊晃蕩。

90年代的水還是很深的,夏天還有人在這兒洗澡,水質也比后世的干凈很多,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都是后世所不能比的。

汪婷不大喜歡去河邊,主要覺得水深危險,所以她明令禁止妹妹去,與其跑到河邊,還不如在家里看電視,而為了看電視,弟弟妹妹就會出去撿柴火,地里面干活,因為這是看電視的酬勞。

有了他們幫忙撿柴火,她就能在家做飯,等這些調皮搗蛋的回來,家家戶戶也都開飯吃飯了。

吃完飯大家就都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看電視會上癮,尤其記住播出時間,就會準時準點的等候著。

汪婷每次都不參與,所以她3月份的稿費才會有180元,2月份休息,沒有稿費,而3月份的稿費是過了清明節才到賬的,加在一起就是780,上個月生活費花了三十塊,630因此剩下了600元整。

三十塊錢的生活費,除了必要的生活費外,還要加上給爺爺奶奶,外爺外婆的孝敬。

至于撒到地里面的化肥,則是爸爸在走之前就放到樓梯間下面的,需要用的時候,爺爺去取就行,因此她這邊沒有出什么錢。

基本上能用到的化肥、農藥,都在樓梯間里的小門里面鎖著。

90年代人們看短篇小說還有一種途徑,就是在報刊雜志上,涉及一個專欄。

很榮幸,經過她的投稿與溝通,在省報上,人家給她開辟了一個情感類的專欄,可供她寫短篇連載小說,小說十二萬字以內,一期2000字左右。周日不出報,周六版數有限,只工作日,也就是說只在周一到周五期間連載,一周一萬字,一個月四萬字,三個月內完結,三個月后,再結算稿費。谷

因為他們要做一個問卷調查,只要得到認可,短篇小說還會編輯成小說專刊再出版,所有版權都還在她這兒,無非每次出版會給予一定的出版費。

她也因此知道了不少小說月刊一類的雜志,覺得這個提議是真不錯,可以保持長期穩定發展,可比她絞盡腦汁投稿好了。

每次投稿都要寫時下的熱門事件,所以她得經常聽收音機,才能捕捉到有用的信息。

有了專刊,就將其他投稿舍棄了,現在專心構造小說,當然,這類小說都是以現實題材為核心,選擇一個主題寫,和網文不是一個概念,絕對要分得清這當中的區別。

說白了,就算是近代小說,像是莫言一類著名作家寫的題材一樣。

因此,從4月份開始,她就進入連載階段,三個月之后,會按字數給予稿費。

就算按照最低檔來結算,千字五元。一共600元。

一個月交一次稿,倒是給予她足夠的時間進行磨合和修改。

汪婷的筆名叫嫚婷以姊妹倆的名字命名。

4月中旬,連續下了一個星期的雨后,嫚嫚發起了高燒,好在汪婷在家里準備了一些常用藥,用藥物和物理降溫的方法,讓嫚嫚的高燒得到了有效控制。

考慮到妹妹的病情,她一早就跑到學校給兩個人都請了假。

悉心照料了三天,才算完全康復。

周六下午放學的路上,她看到幾個孩子在糞堆上扒垃圾,結果找出來個氣球吹了起來,上面還有個小MM頭一樣的東西,然后她就覺得這東西在哪兒見過,等氣球癟下來之后的那個形狀,讓她瞬間尷尬起來。

我滴個神啊!這熊孩子,咋啥都往嘴里面擱?這不是人家夫妻用剩下的那什么嗎?

關鍵幾個孩子還在那兒搶,瞬間有點想惡心干噦,垃圾堆的東西也能隨便往嘴里面塞,可真是……

隨即轉身教妹妹,妹妹只扭頭看了一眼,就嫌棄的不行:“知道了姐,我不扒垃圾。”

村子里這年代的池塘還沒干,一到放學時候孩子們就喜歡在坑邊亂轉悠,時不時的用瓶子裝點蝌蚪回家,或者三五個人捉迷藏,跳皮筋,玩沙包。

一條街上住著的孩子,基本都在一個學校,又都一起長大,今天串這家,明天串那家,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

當然,村里面的事兒,也沒有能瞞得住的,幾個老娘們天天坐在大樹底下東家長西家短的,你說能瞞得過誰啊?

當著你的面夸你懂事,還知道照顧爺爺奶奶,轉過身就說你長得磕磣,將來還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婆家。

還說她爹媽真能折騰,好好在家種地賣菜不好嗎?干啥非要跑出去,做生意就做生意吧,還不知道把孩子帶出去,就這么扔到家里……

每次聽到汪婷都當沒聽到,她好不好,嫁不嫁人,跟他們又有什么關系?

她是長得不好看,可也不至于到了嫁不出去的地步,真是咸吃蘿卜淡操心!

5月底的時候爸爸回來收麥子,學校也放了麥收假期,讓幫著家里面收麥子。

收割機太少,還不知道輪不輪得到。

所以家家戶戶都先割小塊地的麥子,將小塊地的麥子拉回來堆到打谷場暴曬。

這么熱的天,就這么天剛亮就到地里,傍晚天黑了還不知道回家,雖然一定要避開最熱的時間段,11點到下午四點,但搶收哪兒那么快就干完?尤其他們家人這么少,連爺爺都不得不下地幫忙。

他們姊妹倆跟著爸爸和爺爺天亮就去地里,奶奶在家做飯,一直忙活到十一點。

汪婷帶著妹妹回家做飯,爸爸給錢讓去買肉,她不僅買了肉,還買了豆腐,把肉切成肉丁,豆腐切丁,做了粘稠的鹵子。

然后搟面條,過涼水,抓一把洗干凈的青菜到鍋里面稍微一燙,配合著面條攪和攪和,等爸爸和爺爺一回來,面條里趕緊澆上熱鹵子,勁道好吃的打鹵面就做好了,爸爸吃的吸溜吸溜,爺爺也直夸好吃。

她還撥了點花生,煮了點五香花生米,又拍了兩根黃瓜當蒜蓉黃瓜。

還用井水給爺爺和爸爸冰了兩瓶啤酒。

爸爸吃的是又滿足又愜意,連聲夸贊汪婷廚藝有長進。

這年代啤酒并不貴,五毛錢一瓶,不是啥好啤酒,但絕對是糧食釀造。

一塊錢買了兩瓶。

妹妹鬧著要喝汽水,她倆就在商店門口把兩毛錢一瓶的汽水喝完。

走之前還不忘用剩下的一毛錢,買了四袋冰疙瘩,其實就是水和糖做的冰水,夏天都喜歡凍成冰疙瘩賣,銷量極高,因為它便宜,一毛錢能買四袋呢!

有冰箱的人家,都是一大袋子批發放到家里,凍成冰疙瘩,夏天吸溜吸溜的解暑喝。

爸爸和爺爺吃完飯就累的回屋睡覺了,屋子里安的有電風扇,吱扭吱扭的轉著。

在沒有空調的年代,夏天是熱,但是絕對沒有后世那么熱。

姐妹倆爬到睡柜上也是昏昏欲睡,哪怕爸爸扯起了呼嚕,也沒擋住她們倆的瞌睡蟲。

等她們倆醒的時候,已經下午三點了,爸爸和爺爺早就拿著鐮刀和水去地里了。

她晌午睡之前,熬了一鍋解暑的綠豆湯,還放了點兒糖,等她醒過來去看,綠豆湯少了不少,應該是爸爸灌到他帶回來的超大塑料杯里帶地里去。

地下室抽上來冰涼冰涼的,可惜他們家沒有水井,要不然還能將綠豆水放里面冰鎮起來。

好在綠豆水已經晾涼,她將妹妹和她的水杯拿過來,這也是爸爸給她們倆帶回來的水杯,750毫升的容量,每個人裝了一大杯的綠豆水,戴上草帽,穿上爸媽的破舊襯衣,捂著自己,害怕曬黑。

“姐,還要去地里面啊,太熱了,能不能不要去啊!”

“你不去幫忙,爸爸就要加倍的干,你不心疼啊?走吧,咱們干到傍晚回來做飯,能幫一點是一點兒,爺爺年紀那么大了,還在地里面幫咱呢,咱可不能不識好歹!”

爺爺今年之所以幫他們,也是因為汪婷平時把他照顧的好,就他那幾個兒子,除了每次回來都帶不少東西的老二,其他兒子都很難想起來他們的老爹老娘。

不像跟前的這倆丫頭,只要做好吃的就端過來,雖然他想說她們幾句,不讓她們亂花錢,但老伴攔住他,不讓他管閑事,還說要不是他太摳,老四媳婦怎么會讓她們倆自己做飯。

還讓爺爺看看這幾個月,倆丫頭的臉蛋是不是吃起來了?兩廂一對比,就知道跟著他們的時候,過的那是啥日子了。

現在又不麻煩你照顧人家倆,還反過來倆孩子照顧他們,這又是肉,又是雞蛋豆腐的端到跟前兒,偌大的家里,也就這倆孝順了。

所以爺爺到底沒說啥,平時做啥吃啥,也不挑,也不說,這才維持住了爺孫最基礎的感情。

現在兒子回來,孫女為了照顧他們,成天變著花樣做,真是煞費苦心,可比老婆子做了一輩子的飯都好吃。

下午四點去地里,還非常的熱,但大家誰都沒說啥,彎著腰就開始割麥子,小塊地割完了就割大塊地,搶手就這幾天的事兒,再不收麥子就要炸開落到地里面了,所以收割機不來,他們就手割,累是累了點兒,卻是一年的口糧。

麥子不能在干的不能再干的時候收割,那樣會造成巨大損失,稍微一碰種子就會落到地里面,所以會在半干的情況下就計劃收割,收到家的時候正好成熟,稍微一晾曬,一拍打,就會脫落。


上一章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