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辰時初,南宮嘉帶著鈴兒,一同坐上了馬車。
葉駿騎著馬走在前方。
“咱們今兒個中午就在靈妙堂吃一頓素齋了。”南宮嘉看向沉默不語的小鈴兒,笑著提議道,“等咱們到了之后啊,你就去月老泉那邊許個愿求個簽!”
“月老泉?”鈴兒挑眉,疑惑不解。
“沒記性的傻丫頭”南宮嘉無奈的看了她一眼,“之前我不是跟你說過嗎?這靈妙堂啊,不僅求子靈驗,求姻緣也是相當靈驗的!在靈妙堂的東邊,有一處形如彎月的活泉,名曰月老泉!只要你背對著月老泉,投擲一枚銅板許愿就能心想事成呢”
南宮嘉一邊說著一邊從腰間的荷包里掏出了數十個銅板遞給了她,“我早就給你準備好了”
“那我就先謝謝二姐啦”鈴兒看著她,感激的笑了笑。
“你跟我,有啥好客氣的?”南宮嘉沒好氣的刮了刮她的鼻尖兒,“咱們可是姐妹”
“知道啦!”鈴兒乖巧的點了點頭,然后掀開了車簾,遙遠著不遠處的那一抹背影。
似乎察覺到了她灼熱的目光,葉駿下意識的回眸,正好對上了小丫頭滿是愛慕的眼神。
鈴兒害羞的放下了車簾,心口的位置,不停地跳動著。
葉駿面色一如既往的清淡,唯有上揚的弧度昭示著他此時此刻的好心情。
翠屏山屹立于翠屏山的北郊,如今正是盛夏,山腳下的青竹郁郁蔥蔥,興旺茂盛。
山風徐來,空氣中彌漫著竹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臨近巳時的時候,馬車停在了半山腰。
鈴兒在葉駿的攙扶下,率先跳下了馬車。
“前面的路全部都是臺階。”南宮嘉微笑解釋道,“一共九十九層臺階,我們要自己走上去,以示誠意。”
“好”鈴兒乖巧的點了點頭。
她環視了一眼周圍的環境,面前是一條長長的望不到盡頭的石階。
四周都是郁郁蔥蔥的蒼松與青竹。
“翠屏山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外形像是一道高大的屏風,而且山上多青竹蒼松,點出了這個‘翠’字。”葉駿微微一笑,抬手將她眼前的青絲撥到了耳后,溫柔的解釋道。
“這個名字的確很合適。”鈴兒表示贊賞的點了點頭。
“這石階有些陡峭。”葉駿有些擔心的看了她一眼,“我背你吧?”
鈴兒立刻搖搖頭,“二姐都說了,一定要自己走上去才能表達自己的誠意呢”
“心誠則靈。”葉駿二話不說,將她抱在了懷里,“這石階實在是太陡峭了些,我不放心你自己走。”
“葉駿哥哥,你也不能這么慣著我呀?”鈴兒看著他的眼睛,無奈的聳了聳肩膀。
“我喜歡慣著你。”葉駿忽然貼著她的額頭,目光溫柔似水的看著她。
那樣的眼神,讓人不由自主的沉溺其中。
鈴兒有些害羞的別開了目光,“嗯我知道你最喜歡我呀”
畢竟她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呀
“傻丫頭!”
爬了十幾步臺階的南宮嘉沒有聽到腳步聲,下意識的轉身,正好瞧見了那樣溫馨的一幕。
“咳咳你們兩個還愣著干嘛?快點上來啊!”
“來啦!”鈴兒忽然從他的懷里跳了下來,然后急急忙忙的走到了南宮嘉的身邊。
“二姐,我扶你呀”
“算你還有點良心!”南宮嘉笑著看了她說道。
比起自己,二姐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呀
葉駿走在互相攙扶的二人身后,目光越發的溫和。
他的小丫頭,依舊乖巧又體貼。
一路往前,一行人終于在臨近午時的時候,趕到了靈妙堂。
看著眼前如此簡陋的庵堂,鈴兒有些疑惑的挑起了眉梢。
“二姐,你不是說靈妙堂的香火一直都很旺盛嗎?為何這靈妙堂看起來這般寒酸?”就連面前的大門,都飽經風霜殘破不堪。
“還不是因為凈塵師太為人節儉。”南宮嘉的語氣中充滿了贊賞,“鈴兒,你有所不知,這靈妙堂啊,二十年前不過是一間殘破的無人問津的庵堂!后來是凈塵師太來到了此地,漸漸地靈妙堂才有了些名氣。”
“可惜每年的五月,凈塵師太都會離開庵堂四處修行化緣,所以咱們今兒個啊,怕是沒那份運氣了。”南宮嘉有些遺憾的嘆息了一聲,然后上前一步,走到了附近的案幾上,捻起了三根香,又走到了那盞半人高的紅蠟燭旁邊,點燃了那一炷香
鈴兒看著如此簡陋的靈妙堂,心中不免多了幾分好奇。
她想了想,還是學著二姐的模樣,也點燃了一炷香。
南宮嘉又添了五十兩的香油錢。
庵堂的代主持凈凡匆忙將二人迎到了后堂用膳的地方,“幾位施主稍等,貧尼立刻去準備齋飯。”
鈴兒默默地打量眼前的這一間廂房。
四四方方的格局,正中間的位置放著一張原木色的圓桌并三條長凳。
前方懸掛著一幅字畫,上面的佛字,格外的健碩。
兩側的屏風都是用青竹編制的,雖然看似簡陋,卻勝在雅致。
“今兒個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可來靈妙堂上香的人也不少啊!”鈴兒看著正在喝茶的南宮嘉,好奇的笑問。
“因為靈妙堂真的很靈驗啊!”南宮嘉笑著說道,“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人太少了,這里面啊,一共就只有三位師太,主持凈塵師太帶著凈蓮師太去化緣了,所以眼下只有凈凡師太一個人忙前忙后,也著實太辛苦了些。”
“我總覺得這靈妙堂有些奇怪。”鈴兒輕輕地垂下了眼眸低聲說道。
她總覺得心底隱隱約約的有一股不安的感覺,卻又說不清道不明。
葉駿坐在了她的身側,倒了一杯熱茶遞給了她,“別擔心,凡是有我。”
“嗯。”鈴兒接過那杯熱茶,乖巧的點了點頭。
半個時辰后,凈凡師太將準備好的素齋端了過來。
“嘗嘗吧?”南宮嘉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筷子,“靈妙堂的齋菜真的很美味。”
鈴兒看著那份菊花豆腐,表示贊賞的點了點頭。
“這一份菊花豆腐,特別的考究刀工。”鈴兒笑著評價道,“二嫂說過,比起文思豆腐,菊花豆腐的做法更難一些,看來做這道齋菜的師父,刀工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