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側福晉又開撕了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繁華數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年側福晉又開撕了 >>年側福晉又開撕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繁華數倍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繁華數倍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05日  作者:烏云無雨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緣 | 烏云無雨 | 年側福晉又開撕了 


烏云無雨:、、、、、、、、、

這才走到半道兒上,便見百姓自發走到官道兩側,高呼萬歲,恭送皇上和皇貴妃娘娘。

不同于畏懼規矩和威儀的跪拜,這會子百姓高呼萬歲可盡是發自內心的,萬歲爺和娘娘給他們做了主,連年的陰霾被滌蕩一空,百姓們得以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什么滿人漢人,在萬歲爺和娘娘眼中俱是一視同仁,只這份公平便足以叫人感激動容了。

原還有那心思不正的暗自傳播些個反清復明的言論,吹鼓大明如何如何的好,且貶低著大清和萬歲爺、娘娘。

然百姓俱不肯信,明朝已滅亡八九十年了,基本上誰也沒見過大明的好,即便有些歷經兩朝的老人還活著,所經歷的明朝也是衰敗的,斷不及眼下的大清來得生機盎然,故而大伙兒不僅不信,反而將這些逆賊一一告發了去,務必不能讓那一二顆老鼠屎壞了眼下的好。

這會子送萬歲爺和娘娘走,好些百姓還悄悄落了淚,這一個月一來受人的好是實打實的,尤其是娘娘,著實沒什么架子可言,平日里已是忙碌不已,就這還惦念著大伙兒可能吃飽飯,可有屋舍庇身,回回俱是用體己銀子來補貼他們。

這街巷里的孩子們就沒有不喜歡娘娘的,凡見過娘娘的鄰居街坊便沒有對娘娘不敬的,且看著娘娘,就像是看著自家疼愛的小姑奶奶似的,娘娘這要同萬歲爺走了,且不知為何,莫名叫人心里空落落的厲害,像是一口氣嫁了十個女兒似的不舍。

原大伙兒且都是跪著恭送的,且不知誰先開了給萬歲爺和娘娘遞點心零嘴兒的頭,大伙兒且都跟著送,古有愛慕潘安擲果盈車,今有愛戴萬歲爺和娘娘而如此作為,倒也是一番佳話了。

只是百姓著實太過熱情了,且不僅給萬歲爺和娘娘遞吃食,連周圍的侍衛們也個個被圍追堵截著,且不知得了那家姑娘的愛慕,有些兄弟們還莫名被人塞了一懷的軟帕香囊,被人戴了花的亦有,且叫人瞧著又是暖心又是好笑狼狽的。

明明半個時辰便可出城,且被著陣仗弄得竟是拖了一個時辰才出了江寧,且有百姓的各種投喂,四爺年甜恬和一眾將士們午間都不必去店里打尖兒了,吃食應有盡有,拆盲盒似的,明面上瞧著都是油紙包,里頭卻不盡相同,燒雞烤鴨熏豬腿那叫一個噴香,果子點心亦是不少,蘇培盛翻翻看看,竟還有炒制好的茶餅,這一路上真真是什么都不缺了。

好在年羹堯沒少帶兵護持,如今雖是天熱,可也沒將百姓給的吃食浪費了去,些個熟食一天就吃完了,其余能放的便不急,每日用些便是。

如此行了約莫十日,越過了浙江便到了兩廣,孔大人早早便恭候萬歲爺和娘娘大駕了,且帶著一眾官員迎接,四爺和年甜恬倒也是這會子了才享受了把御駕出游之感,雖是免去鋪張,可陣仗仍舊不小。

住的地方也是當地富商讓出來的別院,身邊兒還有家仆伺候,這日子且不知比先前隱姓埋名不知強多少倍,雖是衣食住行俱是享受,可這陣仗到底還是與四爺和年甜恬一開始的目的想違背,且能看到的都是繁花錦簇,不好的想來都藏了起來,若不深挖只怕難以見得。

以往先帝爺下江南的時候,還聽說有些當地官員為了面上好看,連夜叫人推了貧苦人家的房屋,將這些百姓趕出城呢,著實不是人干的事兒。

四爺和年甜恬自也擔心有這般現象,便想了亦法子出來,除了頭兩日跟著孔大人好好四處瞧瞧以外,旁的時候四爺和年甜恬便不許叫人跟著了,也不叫人摸準他們什么時候出門兒,且樸素打扮著,有時候隨著每日采買的馬車便出去了,或是直接翻了墻,又重操舊業擺了小攤兒賣帕子荷包去。

誰道萬歲爺和娘娘這般會玩兒的,下頭的官員少不得戰戰兢兢,生怕叫主子們發現哪兒處不妥。

可要說學著先前那大人直接將上不得臺面的一刀切,他們又是不敢,萬歲爺跟前兒的粘桿處眾人厲害著呢,大伙兒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斷不能輕舉妄動鋌而走險惹得主子們不快。

只用這法子大半個月,四爺和年甜恬便約莫將周邊幾處都看遍了的,兩廣近二年于通商上獲益頗多,百姓賺錢的門路不少,故而瞧著可比安慶等地要富庶多了。

只是洋人也相對多些,以往沒有使館也沒給著洋人立規矩的時候,當地百姓難免同洋人有些個沖突,眼下有了規章法度,規定和洋人生活走動范圍,亦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做后盾,這些外來人便也規矩多了,少了不少花花腸子。

四爺和年甜恬稍放心了些,在江西停留月余便同年羹堯一并去了廣東,這到地方的第一站便是使館街。

四爺和年甜恬從前只是在圖紙上見過這處的規劃,聽下頭人說過此處的繁華,可到底是沒真正看過,只是想象罷了,如今一瞧,這使館坐落的故衣巷竟是比想象中的還繁華數倍,且同江南的富庶比起來,如今江南竟是遠不及此地了。

故衣巷原只是個賣雜貨的繁華小街,如今已經改造,光是路便拓寬了七八丈,十輛馬車在此地并駕齊驅也綽綽有余,然道路已然如此寬敞了,每日人馬車流竟還瞧著稍顯擁擠,各路口還得叫人維護著秩序才成。

巷子的東邊一側是大清的總使館和各國使館,西側則是各國開設的特色特產店鋪,大清的總領館在故衣巷的最中間,自也是最大的一幢,通體皆是用大塊兒的漢白玉石堆砌而成,統共三層,建筑風格同圓明園大致相似,極其華貴氣派。

大門前空地立了一排高大的旗桿,最中間的也是高的那個自是掛的象征皇權的正黃繡龍旗,左右才是各旗拱衛,在稍靠邊的一些的便是各國的旗幟,越是同大清建交早的便也越靠近中心,反之便離得越遠越靠邊。


上一章  |  年側福晉又開撕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