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之后,王氏帶著些歉意地看著其他人:“……我也不是不放心你們,而是怕在最關鍵的時候節外生枝……”
陸家眾人雖然驚訝,但很快也就釋然了。
想想看,若是換成他們,在那個時候知道了季卿的下落,也定會與王氏做出一樣的選擇。
“不管怎么樣,阿沁和如意也總算是否極泰來了。”陸家二老爺,也就是季卿的二舅陸齊嘆了一聲。
陸家長房陸亭和王氏育有一子一女,長子陸川娶妻孫氏,女兒陸玥比季卿長兩歲,如今已經出嫁。
二房陸齊和姚氏膝下則有陸修和陸平兩個兒子。
三房陸斌元配是楊氏,也就是陸嫣的生母,后來陸斌娶了繼室周氏,又得了一子陸瑋,如今只有十一歲。
除此之外,季卿的幾位表兄的妻子都是在季家出事的前后進門的,除了陸川的妻子孫氏是見過陸氏和季卿的,其他的兩個陸家兒媳都還沒見過陸氏他們。
只不過,雖然沒見過,但這些年來,她們也沒少從長輩和夫君的口中聽到關于陸氏和季卿的念叨。
這會兒聽到大家再次因為季家的事而討論起來,陸家的幾個兒媳都不由得凝神細聽,對于陸氏和季卿,她們也極為好奇。
而陸家這么多人之中,最沉默的就要數陸家三老爺,季卿的三舅陸斌了。
陸斌元配早亡,他也是等了好些年,到陸嫣都已經十歲了才娶了繼室周氏。
正好那時陸斌要外放,新婚妻子自然是要帶到任上去的,想著那時候陸嫣已經有十歲了,擔心她與繼母相處會有摩擦,陸斌才特意征求了陸嫣自己的意見,問她要不要跟著他一起去任上。
陸嫣選擇留在京城。
陸斌本想著,陸家兄弟之間的關系極為親厚,兩個嫂子也都是厚道人,將陸嫣留在京城他也沒什么不放心的,但陸嫣卻說她與姑母陸氏更為親厚,想要去姑母那里。
因為不能將陸嫣帶在身邊,陸斌對陸嫣本就存了些愧疚,知道陸嫣想去陸氏那里,就算覺得有些為難,陸斌還是厚著臉皮去與陸氏說了這件事。
然后,陸嫣就去了季家。
這一住,就是三年。
陸氏是陸斌的親姐姐,對于陸氏的脾性,陸斌自然是再了解不過的,他知道,陸嫣在季家,陸氏一定不會虧待了陸嫣。
也正因為如此,陸斌才不明白,為何陸嫣后來會做出那種事來。
在季家出事的時候狠狠踩了陸氏和季家一腳,等到后來婚事不順時,明知道寧浩打的是什么主意,還厚著臉皮非要嫁去寧家,為此甚至不惜于陸家人翻臉……
陸斌有時候都想不明白,陸家詩書傳家,他們這些做長輩的也從來沒有給陸嫣灌輸過任何不好的思想,為何陸嫣就能做出這些事來。
而現在,陸氏和季家眾人就要回來了,陸斌覺得,自己簡直沒臉去見家姐。
這時,陸亭看出陸斌的沉默,伸手在陸斌的肩上拍了拍,道:“三弟,阿沁不會怪你的。”
陸斌點了點頭。
他知道陸氏不會怪他,但也正因為知道,他才更內疚。
子不教,父之過,是他這個做父親的沒將女兒教好。
杏花胡同。
得到了賀章那里傳來的消息,季卿先是定了心,隨后心中才慢慢涌出心愿終得償的喜悅來。
她站在原地,等到心中的喜悅稍稍平復了一些,這才邁步朝著外面走去。
忍冬和冬青原本以為,季卿這是有事要外出,但見著季卿并未吩咐人備車,這才覺著她們應該是猜錯了,不過兩人還是跟在了季卿的身后。
季卿一路往外,經抄手游廊到了垂花門,然后又一路來到了這座宅子的大門外。
站在大門外,季卿仰著頭,看著大門上方一直留白的門楣。
當初搬到這宅子里來時,季家的事還沒半點著落,季卿也沒見著任何的希望,在那樣的情況下,季卿隱藏自己的身份都來不及了,自然不會讓人知道這宅子的主人姓季。
可現在……
這一切的隱憂都不存在了。
也正因為如此,季卿再看著大門上方的那片空白時,就覺得有些不順眼了。
于嬤嬤和安伯也跟在季卿的身后出來了,見著季卿抬頭看門,老倆口第一時間就猜到了季卿在想什么,一時面上表情也是極為復雜。
季卿道:“安伯,待會兒就去請了手藝最好的木匠,用了好料子做一塊匾額。”
安伯鄭重點頭,道:“姑娘放心,老奴定將此事辦妥。”
至于匾額上要寫什么字……
那自然是“季宅”。
從今往后,這座宅子姓季,將會是一件堂堂正正、再也無需遮掩的事。
于嬤嬤站在旁邊,看看季卿,又抬頭看看那片空白的門楣,再看看安伯,心里想想不日便將回京的陸氏等人,面上一片歡喜。
而安伯,應下了這件事之后,也沒耽擱了,季卿才和于嬤嬤一起回了宅子里,他就已經讓元寶備了車往外走了。
當初這宅子并未掛匾額,安伯當然知道是為何,但安伯對于此事仍極為上心,也早早的就打聽了京城哪個木匠的手藝最好,就是預備著現在用呢。
如今既然不用再藏著掖著了,安伯早有準備,自然不必等到事到臨頭再打聽。
馬車駛出宅子時,安伯回頭看了一眼。
隨后,一張久經風霜的臉上,也露出了再安心不過的笑容。
這日傍晚,賀章來了。
他來的時候,手里還托著一個約有尺余長的小匣子。
季卿在賀章進來的時候,目光便被這小匣子給吸引住了。
這匣子看似尋常,但若是仔細看就能發現,匣子上是雕了龍紋的。
而龍紋……
除了皇室,可無人敢用。
季卿的心里有了個猜測,她看向賀章。
賀章輕輕點頭,肯定了她的猜測。
季卿連忙揮了揮手,待丫鬟們都退下了之后,這才看著那匣子:“這里面……是圣旨?”
就算賀章已經點頭認可了,她還是想親口確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