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名沒分的日子我不過了第39章 舊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這沒名沒分的日子我不過了 >>這沒名沒分的日子我不過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章 舊書

第39章 舊書


更新時間:2021年02月10日  作者:莞邇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莞邇 | 這沒名沒分的日子我不過了 


雖然季卿不知道這第二封書信有何用,但不管怎么說,這獎勵還是要拿到手的。

她有種不知從何而來的預感,這第二封書信,一定與她或者她認識的人有關。

翌日。

用過早膳之后,季卿帶著忍冬和冬青出門。

于嬤嬤和安伯擔心季卿和兩個丫鬟出門不夠安全,臨行前又吩咐了小廝元寶跟著一起。

這次,去的還是致遠書齋。

按著系統的提示,這次任務的獎勵,仍要去致遠書齋才能拿到。

季卿到的時候將將好,她才走到致遠書齋的門口,就見著不遠處走過來一名穿著粗布衣衫的男子,男子約三十許,長得尚算高大,但步伐虛浮無力,兩頰和鼻尖通紅,隨著他越來越走近,還能聞到一股濃重的酒味。

系統:“鎖定目標人物,請宿主將目標人物手上的東西買下來。”

聽到系統的提示,季卿才發現,這男子的手上還抱了一個包袱,包袱應當有些沉,從包袱皮上突出的棱角來看,這里面應當是裝了什么有棱角的硬物。

既是到書齋來,這包袱里還能是什么東西?

季卿微微瞇了瞇眼睛。

隨后,她沖著元寶使了個眼色,又低語了幾句。

元寶倒是個機靈的,得了季卿的吩咐,在男子經過的時候裝作不小心,故意撞了男子一下,將男子手里的包袱撞到了地上。

“嘩啦啦!”

包袱被這一撞頓時就散開來,里面裝著的書也散落了一地。

季卿大致上掃了一眼,這些書都是再普通不過的書,并無什么異常。

那男子這時一臉惱怒地瞪著元寶:“怎么走路的!沒長眼嗎?”

元寶揚起笑臉賠著小心:“哎呀,這位大哥,真是對不住了,是我不好是我不好,大哥您別跟我一般見識……”

俗話說的好,伸手不打笑臉人,就算這男子有些惱怒,見著元寶這副模樣,到底也沒再繼續發火。

元寶一邊幫著撿落了一地的書,一邊熱絡地寒暄:“大哥,看您這行色匆匆的,難不成是有什么急事?”

能被安伯和于嬤嬤看中,元寶自然也是有長處的,這不,幾句話的功夫,就把這男子的情況給摸得清清楚楚的。

原來,男子是來致遠書齋賣這些舊書的。

男子的父親是個老秀才,讀了一輩子的書,考了半輩子都沒能中個舉人,后來見科考無望,無奈之下便以幫人謄抄書信為生,因寫得一手好字,倒也能勉強養家糊口。

十年前,這老秀才也不知是得了哪位貴人的青眼,倒是賺了一大筆銀子,可這老秀才大抵是個沒福氣的命,在那不久之后就暴病而亡。

老秀才這一走,那筆銀子就落到了他唯一的兒子,也就是男子的手里。

靠著這筆銀子,男子倒是過了幾年好日子。

但男子本就是個好吃懶做的,雖然這筆銀子不少,但坐吃山空之下,幾年之后一家子又重新變得一貧如洗。

這不,現在日子過不下去了,男子這才想起老秀才還留下了一些書。

書可是金貴的東西,把這些舊書賣給書齋,怎么著也能得些銀錢,好吃好喝一段時間總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男子才帶著這些書來了致遠書齋。

致遠書齋是京城最大也最有名的書齋,不管是買還是賣,都是出了名的童叟無欺。

聽完男子的話,元寶“呵呵”一笑,“喲,大哥,這可就巧了,我家公子沒別的愛好,就喜歡收集這些舊書畫,今兒撞了大哥是我不對,要不這樣吧,大哥的這些書我代我家公子買了,一定給你一個不比致遠書齋低的價格,大哥您看怎么樣?”

男子眼中一亮,“當真?”

元寶一臉真誠地點頭:“自然是當真的,這樣吧,致遠書齋可是出了名的童叟無欺,咱們一起去致遠書齋給大哥的這些書估個價,不管致遠書齋出什么樣的價格,我都以高一兩的價格買下來如何?”

男子自然是樂意的。

多一兩銀子,那也足夠好吃好喝幾頓了!

隨后,元寶與男子一起拿著那些舊書進了致遠書齋。

雖是舊書,但數量不少,老秀才又保存得當,致遠書齋也給了三十兩的價格,因為元寶與那男子事先有約,最后這些書被元寶用三十一兩銀子買了下來。

男子拿著銀子高高興興地走了。

季卿早在元寶與男子攀談的時候就回了馬車上,元寶拿到書之后也回到馬車邊,低聲道:“主子,書已經拿到了。”

忍冬和冬青從元寶手里接過那些書。

因為書又多又沉,兩個丫鬟分了幾次才把所有的書都送進了馬車里。

季卿并未急著翻看這些書。

反正書已經到手了,倒是不急于這一時,等回家了有的是時間看。

季卿不知道的是,在她乘坐的馬車駛離致遠書齋時,致遠書齋里,一名年約五旬的夫人來到大堂,她身后還跟著兩個拿了幾本書的丫鬟。

這位夫人見自家女兒站在大堂里出神,有些詫異地伸手拍了拍女兒的肩膀:“玥兒,想什么這么入神?”

被這位夫人稱為“玥兒”的,是一名年約二十五六的年輕婦人,被母親一拍,她從回憶中抽離,再往致遠書齋外面看了一眼,這才有些遲疑地道:“母親,我……我方才好像看到如意了!”

回到杏花胡同的宅子,季卿換了身家常的衣裳,便帶著買來的書進了書房。

這宅子里也就季卿一個主人,她自然也就住了正房,正房有三間,作為季卿平日的起居之用,兩側各有一間耳房,東耳房做了庫房,西耳房則布置成了季卿的書房。

最初時,季卿其實是想將正房空置,自己住西廂的。

她想著,等陸氏等人歸京了,總是要有個落腳之處才是。

但后來季卿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她堅信,季氏一族是蒙受了不白之冤的,母親他們就算要回京,也該是洗清了季氏滿門的冤屈之后,再堂堂正正的回京。

到那時,季家的宅子也自當歸還于季家。


上一章  |  這沒名沒分的日子我不過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