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數千萬觀眾期盼時,葉青元面帶微笑:“這個風口就是數學,沒錯,語數英的數學。”
你認真的?
我他么一口血噴出來!
我知道風口都飛不起來,看來我還不如一頭豬……
哭了。
得知這一答案,無數觀眾當場裂開!
他們還以為葉青元說的風口有多好,有多容易,萬萬沒想到是數學!
誠然,數學很重要,放眼古今每一次科技爆炸,必然伴隨一名或數名驚艷世界的數學家。
因為無論基礎邏輯還是基礎科學,數學都是支柱。
沒有數學家,大量科技將會停滯不前。
白頭鷹基礎科研之所以強,除了投入海量資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高校掐尖政策’收割大量數學人才。
而華夏基礎科研落后,除了資源之外,最重要原因就是數學家太少。
畢竟國家意志之下,資源調動很容易,但數學這東西,不會就是不會,想破頭也沒用。
此時,葉青元公布風口,大量觀眾抓狂。
人工智能需要海量邏輯運算和鋪天蓋地公式,而這些東西都是數學家拿手好戲。
可數學對無數人來說就是人生噩夢!
太他娘的難了!
很多媒體做過街坊,詢問路人最討厭什么科目或覺得什么科目最難,被采訪的人十個里面九個討厭數學,覺得數學最難。
葉青元道:“眾所周知,大學選擇數學專業,就業很難。
因此,就算全球數學家最多的國家,數學家數量也沒多少。
而人工智能崛起,必然需要數學家和程序員配合,進行無數邏輯運算和程序編寫。
數學家少,但程序員很多。
大家應該聽說過很多轉行做程序員的梗。
學醫心累,轉行做程序員。
學工科不賺錢,轉行做程序員。
送外賣沒前途,轉行做程序員。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轉做程序員。
目前來說,程序員數量太多,已經處于嚴重內卷狀態。
量子芯片和人工智能出現,會創造無數專屬程序員的就業崗位,釋放程序員就業壓力,并帶動新一輪程序員熱潮。
在新一輪程序員熱潮到來之前,目前所處這一輪熱潮有個致命缺點——
缺少數學家!
數學家短缺將成為全球各國共有難題。
畢竟數學相比較程序,數學得從九年義務教育開始,需要更長時間學習和鉆研。
現如今那點數學家根本不夠用,也就意味這個難題是長期性。
所以,數學是新的風口。
未來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數學都會成為最受歡迎專業,也是最容易就業的專業。”
說到這,葉青元似乎想起什么,善意提醒:“諸位切記量力而行,不要強學數學,風口再好,也要適合自己才行。”
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給大家拜個早年吧。
算了,這個風口和我沒關系。
以前還幻想風口來了賺一波大錢,現在才知道就算把賺錢路子擺在眼前,沒兩把刷子也搞不定。
剛上高一,數學32分,請問還有機會嗎?
大量觀眾扼腕嘆息,只恨當初沒學好數學。
小時候沒打好基礎,現在再讓他們學習數學,無異于一場噩夢。
至于那些數學比較好的,則沾沾自喜,偷著樂。
葉青元掃了眼彈幕,說道:“學海無涯,大家且行且珍惜。
說了這些多,歸納起來可以用一句話總結——
人工智能,無所不能!
人類能做到的,它絕大部分都能做。
未來社會必然到處都是人工智能。
智能柜臺
智能器械
智能機器人
探索星辰大海,開拓宇宙資源。
提高生產效率,解放生產力,讓人們從繁重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過上優渥生活。
不過,這需要很長時間演變,目前來說,人工智能實用分支還沒開始。
比如線上智能女友,手機智能管家,萬物聯網,智能平臺……
不止官方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各個企業,甚至個人也能利用人工智能。
官方會成立專屬部門短時間熟悉人工智能業務,用來服務需要他的人群和商戶。
想體驗的,或想研究人工智能子程序的,可以去官方備案。
哦,對了,提醒大家一件事。
因為人工智能子程序研發需要時間,很多東西不能一步到位,大家隱私依然處于無法保密狀態。
家里有老人的,切記告知老人,讓他們玩手機,平板,電腦時不要理會彈窗和廣告,特別是那些‘內存已滿,請立即清理’‘病毒警告,請立即檢測’之類彈窗。
這些彈窗都是奸商搜集信息的工具,下載這些軟件,手機電腦會卡到爆。
而且,這些軟件會竊取用戶信息,并給使用者進行用戶畫像,貼上‘易受騙’標簽。
之后,奸商把這些用戶信息賣給不法商販,不法商販就會對這些用戶實施詐騙。
這種詐騙就像很早以前賣給老人保健品一樣,只不過詐騙方式從線下變成線上。
一個不小心,老人存了一輩子的錢會被騙的干干凈凈。”
狗公司,真他馬該死!
騙子太惡心了,特別是騙老人,還有騙病人家屬救命錢的,真應該給他們上一套酷刑,讓他們漲漲記性。
趕緊普及人工智能吧,現在奸商手段層出不窮,取證難如登天,有的臥底半年才能搞到證據,就這還打不垮它們。
論資本家的良心。
葉青元一席話,聽得數千萬觀眾憤怒不已。
這種損人利己不勞而獲,最容易激起人們同情心。
葉青元道:“說了這么多,這次直播到了尾聲。
人工智能應用之豐富,縱使千言萬語也說不清楚。
我所描述的,只是和民生息息相關,又非常重要的場景和行業。
其它的,比如行政,醫療,制造,軍事等等等等,全都可以派上大用場。
好了,在直播結束之前,我們再看一下人工智能實踐場景。”
直播間畫面一轉,變成外太空。
葉青元買的那枚可回收火箭,已經重新加滿燃料,正環繞地球赤道飛行。
葉青元通過無線通訊,對火箭內部人工智能喊了聲:“下來。”
火箭一頭扎下進入大氣層。
直播間畫面再一轉,變成一個火箭研發基地。
基地地面有一個直徑三四米孔洞,下方是一個機械井。
這既是微型發射井,也是收藏可回收火箭的地方。
葉青元對直播間觀眾道:“這枚可回收火箭綁定人工智能核心,可以實現自主操作。
也就是說,我不需要動手,不需要操作,只需口頭下達命令,它就會啟動各個程序,執行我的命令。”
說到這,葉青元對可回收火箭人工智能喊道:“看到那個洞沒?對準,自己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