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置人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置人手

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置人手


更新時間:2021年09月21日  作者:俊秀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俊秀才 |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二十七章安置人手

第三百二十七章安置人手

作者:俊秀才

,最快更新!

有著前面說的那些條件,禁軍這條路是堵死了。

別說是禁軍九衛,就是他們的預備役,都沒有留給這些青壯們的。

除非他們之后的兩三代人,融入了京畿地區之后,才有資格入選禁軍。

但問題是,需要為現在的他們考慮。

現在仗打完了,邊疆各地都需要重建,這些活兒肯定要優先照顧本地人,讓損失慘重的他們能找到工作,從而養家糊口。

如果這二十萬青壯再去那邊搶生意,自然當地幸存下來的民眾就會不高興。

朝廷也不會這么做的。

關鍵還在于,他們原本工作的京畿地區周圍,已經沒有什么活兒做了。

無論是河道清淤、城墻城防修繕,還是道路整修等等,這么兩三年已經做得妥妥當當,至少十年不用再大規模修繕補充了。

對于朝廷來說,最方便的便是讓他們全部回到三省交界的老家去。

可他們的親人已經在京畿地區生活了兩年多了,各種生活已經習慣,在這邊賺錢的各種機會比起家鄉都要好得多,生活條件也要好很多,你讓他們怎么舍得回去?

回去之后,又只能靠天吃飯,哪怕是有一身的力氣,都只能在土地里干活兒,遇到什么災難又只有帶著父母老婆孩子逃荒。

這樣的不安穩,和在京畿地區隨便做點什么都能養活家里相比,實在是太差勁兒了。

要是在以往,普通人想要來京畿地區生活,那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這邊的戶籍制度非常嚴格,你可以來這里干活兒,但家人妻兒們在這里是不能安家的。

現在不一樣了。

因為逃荒的緣故,又因為他們為京畿地區做出了很多貢獻的緣故,周圍的鄉鎮村莊都對他們比較友善。

當然了,前提條件是他們不用侵占這些原住民的土地。

你去開荒也行,去工坊里干活兒也行,被朝廷雇傭也行,反正這些事兒他們就不管,大家也樂得相安無事。

然而這群青壯和家人們也不是傻子,他們看到了京畿地區大片的荒地,看到了加入禁軍和邊軍的機會,看到了京畿地區大量的干活兒機會,特別是裕王府的工坊,進去一個,家里人就用不著挨餓了,干一年相當于種田種十年!!

所以他們千方百計的想要留在這里。

因為知道巫夜霜馬上就要成為王妃了,所以有不少代表都來找過巫夜霜,希望她看在大家在她的帶領下干活的份兒上,幫忙推薦一下進入裕王府工坊。

別看巫夜霜平日里呆萌呆萌的,其實她的心很軟。

之前是不好意思在還沒有入門之前,就開始干涉府里工坊的事兒。

結果看到苗秀秀來求援,柳銘淇想也不想的就答應了捐出上百萬兩銀子幫忙,霜姐姐頓時就心眼活絡了。

一個外人說話你都要幫忙,我是你的妻子呢,你怎么也得給點面子吧?

所以你瞧。

沒有誰是真的白癡。

當然,這個事情剛才一開始霜姐姐就給柳銘淇說了,也顯得光明磊落。

禁軍的路子走不通,面對霜姐姐說的讓他們加入裕王府工坊的請求,卻是正中柳銘淇的下懷。

前面都已經說了,這群經過好幾年時間艱苦勞作,有著強烈的責任心和協作能力的青壯們,就是最好的產業工人。

除開了沒有知識之外,他們的吃苦耐勞精神直追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南下廣東的那群農民工們。

這群農民工到了后來,大部分都成了產業中堅,成了優秀的工人,為我們的中華制造行銷全球打下了最夯實的基礎。

那么同理,在這個還沒有大規模協作的產業工人的年代,這些青壯能給裕王府工坊帶來多大的積極效應,那是可想而知。

好不夸張的說,如果讓柳銘淇去干船廠,他可以憑借這么二十多萬人,在二十年之內,把全球的所有海盜和官方艦隊給干趴下!

可惜的是,這一點暫時還不能成行。

再怎么也要等到苗炎的漕運船廠開始大規模賣出船只了,讓大家都覺得好用了,然后才示意他給軍方制造炮艦。

等到軍方炮艦在這片海域所向無敵了,然后柳銘淇才能讓自己的人去做民用版本的炮艦,并且逐漸和漕運船廠形成競爭——只要讓漕運船廠形成了壟斷,那么他們一定會躺在功勞簿上面過日子,所有的競爭者都會被他們用官方的力量打壓,不允許別人進步來打敗他們。

所以柳銘淇不僅僅需要自己去做船廠,倒是還得去扶持福建和廣東的船廠。

但這些船廠必須要保證比不上官方的技術能力,也是倒過來逼迫官方不斷的進步,免得被追上后失去最大的市場。

好吧。

還是回到眼前來。

柳銘淇沉吟著對巫夜霜說:“我這邊工坊的確要開始大發展了,別說是二十萬人,就算是五十萬人都能吃得下。但霜姐你剛才提醒了我,我始終是京城的人,如果有好事兒不想著本地的老百姓,所有的好的工作崗位都被外來人占據了,恐怕大家會說我吧?就是皇上和大臣們,也會對此有意見的。”

“那你總不能五十萬全給京畿地區的人吧?”巫夜霜道:“我不要你解決掉二十萬,十萬人能不能達到?”

“五十萬只是說遠景目標,并不是說現在就要一口氣招募五十萬人。”柳銘淇給她解釋道:“現在可以招人的地方是馬車工坊,大概能招募三萬人左右。

馬車工行并不是主力,主力應該是一年之后的鋼鐵工坊,我準備把它豎立在京畿地區邊境,靠近武安的安陽,這樣起碼可以用十萬人。

然后再過兩三年的香煙工廠也可以雇傭十萬人,這些人倒是可以在京城周邊的城鎮工作。

最后是我在江南和泉州準備做兩個大型的造船廠,這里面雇傭的二十萬人,卻是沒辦法從這里大量招人過去的。”

馬車工坊乍一看三萬人很多,畢竟訂單才兩千七百多架,哪怕是古代沒有流水線,需要很多工種共同協作,基本上一萬人也就綽綽有余了。

但你如果把全國的豪華馬車訂單都給加上,再加上了軍用和民用低配版本的,一年生產十萬輛都不夠。

更別說還有之后的各種零部件配件更換等等,也是需要長期生產。

鋼鐵工坊也是柳銘淇早就計算好了的。

我國向來都是一個貧礦國家,許多礦產資源很多,但品質卻不算好。

30以上的鐵礦,在我們這里就算是富礦了。

而60以下的鐵礦石,人家袋鼠國都不稀罕去開采!

就連三哥家里的鐵礦石,基本上也是50的含鐵量!!

這是多大的差距啊!

不過話說回來,我國六大富鐵礦之一的地方便是在河北的武安,也就是靠近邯鄲的地方,下面便是京畿地區的安陽。

到時候在那邊開采了鐵礦,運送到安陽來煉制,肯定是一個很好的法子。

之所以不把鋼鐵工坊設立在河北,關鍵是兩地的管轄有些差別,還是在京畿地區好操作一些。

巫夜霜稍微計算了一下,然后白眼:“意思是最多也就二十多萬?那他們怎么安排?又開一個蜂窩煤工坊?”

“蜂窩煤工坊就算了,現在周邊已經飽和了。”柳銘淇沉吟著說道:“暫時的話,就一半一半的招募吧!他們和土著們各一半,進入馬車工坊,還有裕王府的其余因為擴張而需要招募的人手,這方面大概也可以解決兩三萬人。”

“也只能這樣了。”

巫夜霜點點頭。

她知道柳銘淇已經盡力了。

可眼看著這么多人還沒有著落,巫夜霜心頭還是有些焦急。

旁邊一直沒說話的李素姬,忽然就怯生生的道:“殿下……咱們的紅薯種植,明年不是預訂有二十四萬畝嗎?都需要深耕細作、小心呵護的,那就至少需要五萬人吧?

京城人都有自己的土地,讓他們進入工坊里面賺錢肯定愿意,繼續去做農業種植,恐怕他們就不會和這些人搶吧?”

“咦!?”

柳銘淇和巫夜霜同時眼睛一亮。

對啊!

暫時讓他們去做種田的事兒,也是合適的!

畢竟他們在老家的時候,都是農民。

“正好他們現在身子骨不好,就讓他們一邊調養,一邊開始做紅薯種植的培訓吧!”柳銘淇當即說道,“讓府里的老農民們跟他們上課,教他們各種知識,然后開春了之后,就可以慢慢的上手了!

等他們明年收獲了紅薯,我的鋼鐵工坊應該可以開始建設了,正好讓他們從一開始便參與進去,從而充當鋼鐵工人。”

“嗯”

巫夜霜頜首道:“那好,我讓爹去跟皇上說說……這些人都是功臣,不能用完了就全部拋棄吧?無論是邊軍,還是修繕北方的長城防線等等,總得給他們安排個活兒啊!”

巫愚是工部尚書,這些人干的活兒基本上都歸他管。

由他來上書自然是很恰當的。

可惜的是苗炎如今不在京城里,不然以當初苗炎用他們用得這么順手的情況,給他們安排一些活兒也是理所當然。

祝愿老爺們花好月圓,順心如意

本站、、、、、、、、、


上一章  |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