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第二百三十四章  你敢貪墨我的木柄手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你敢貪墨我的木柄手雷?

第二百三十四章  你敢貪墨我的木柄手雷?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06日  作者:俊秀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俊秀才 |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三十四章你敢貪墨我的木柄手雷?

第二百三十四章你敢貪墨我的木柄手雷?

作者:俊秀才

,最快更新!

柳銘淇不知道在遼西走廊上發生的一切。

當然即便是知道了,他現在也沒有半點法子。

大康的戰爭潛力有多強悍,柳銘淇早就已經深深領悟到了。

這么大的一場整體戰役,大康需要同時應對那么多虎豹豺狼,但支撐到了現在,不但沒有崩潰,反而局面越來越好。

這就不是一般的朝廷王朝能做到的。

必須要有很深的底蘊,朝廷和地方都有足夠的儲存和準備,才能渡過這樣的難關。

當然了,這也和外敵入侵,讓大康人非常反感有關。

就跟另一個世界的四川人一樣,中原王朝變更,他們投降得比誰都積極。

但一旦是外寇來了,四川人不死絕,那是絕對不可能罷休的——元朝和清朝的兩次滅絕屠殺,還有之后更慘烈的抗戰,就證明了這一點。

他一路乘坐船只,前往連云港的時候,能看到船只川流不息,甚至是晚上都有不少在航行。

這些船只不斷的穿梭在大運河的各個港口角落,把各地的物資再次做分配和交流,從而能達到運通天下的效果。

江南為什么這么重要?

就是因為這條大運河是大康的動脈血管,一旦這個癱瘓了,大康整體的物資供應就要出毛病,不可能支持前線的將士們用度。

沒有了吃喝,沒有了軍械物資,再強的部隊都要喊完蛋。

當初元首的軍隊但凡有我大x疆的棉花做的棉衣,說不定就不會在莫斯科城下哭泣了呢?

就拿現在的西北軍情來說。

為什么那么二十多萬軍隊,面對超過四十萬的西羌和回鶻軍隊的攻擊,卻還是能穩如泰山?

第一當然因為是據城死守,有地利方面的優勢。

第二就是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沒有被圍死,都有水路可以供應補充。

西羌和回鶻本來也想切斷水路的,但他們那三瓜兩棗怎么夠大康的水軍打的?

幾次吃了大虧之后,就沒有再做這樣的想法了。

外面有希望,到處都是我的同胞戰友,大康的軍隊當然就能守得下去。

當然了,你這么說起來,被圍得死死的、連一點縫隙的錦州城和寧遠城,能堅持到現在,那真是意志力夠強悍了。

所以柳銘淇更得去救他們。

少年抵達了連云港時,柳銘璟他們早就已經等候多時了。

之前柳銘璟他們退出遼東半島時,是直接通過渤海,回到登州港休息的。

然后柳銘淇給他們寄出了飛鴿傳書,他們立刻就又乘船騎馬的一路奔波到了連云港。

比起之前在浙江分離的時候,柳銘璟倒是沒有太大的改變,不過熊大寶臉上卻多了一道傷疤。

張勤話語不多,但望著柳銘淇時,眼神中的渴望是毫不掩飾的。

嗯,這位最受皇帝信賴的千牛衛校尉,在眼巴巴的等著柳銘淇帶他們去救錦州城呢!

錦州城里面,有他的父親張鐵!

連云港港口周圍,戰時的氛圍仍舊非常濃厚。

到處都是各種溝渠堡壘,作戰的痕跡都還有。

這也不奇怪,倭寇的北路軍攻擊的就是連云港,當時是驍騎衛帶著駐軍在這邊拼死抵抗。

要不是倭寇一路都是攻城略寨,到處燒殺搶掠耽擱了時間,恐怕這邊的戰況還要激烈不少。

根據之前柳銘淇的了解,饒是如此,連云港周圍的幾十次大大小小的戰斗之中,駐軍死傷超過了五萬人,連驍騎衛也戰死了七千多!

而驍騎衛總人數也不過二萬五千,由此可見戰況多么激烈。

現在當然驍騎衛已經緊急馳援山海關、寧遠城了,連帶著還有三萬作戰得力的駐軍。

所以這邊剩下的軍士并不多,大部分還是水軍。

不過物資還是很充沛的。

作為大康北方水師的三大基地之一,連云港水師本來就有著充足的供應,再加上倭寇登陸江蘇之后,江蘇巡撫馬上就給他們發過去了大量的糧食、物資和軍械,這些東西本來是準備熬三五個月的,哪曉得半個多月過去,倭寇就主動撤退了。

剩下來的大部分物資,是準備分發給那些失去了家園的老百姓的,不過需要一段時間來整理。

柳銘淇需要的不是這些。

他需要的木柄手雷,甚至比他都要快幾天的抵達了連云港港口。

近的地方的就不用說了,遠處的浙江運來的木柄手雷,因為戴家使用的是快速的飛船,又不怎么載人,所以一路飛快。

少年和柳銘璟等人匯合之后,便來到了儲存倉庫。

主管一邊拉開了倉庫門,一邊給他們介紹道:“現在運過來的一共有五萬五千三百枚木柄手雷……按照殿下您之前給的儲存木箱設計圖紙,我們已經全部做好,并且配上了爆木花做緩沖,正式裝箱完畢。之后兩三天,估計還有兩三萬的木柄手雷運過來。”

“怎么這么少?”

柳銘淇震驚了,抓著他道:“你給我貪污了?信不信我給你沉黃海里去?”

主管嚇得都哆嗦了,“殿下!我哪里敢啊!確實是只有這么多!”

“怎么可能!?”

柳銘淇怒道:“劉仁懷跟我說了,會有十萬枚的!現在才多少?七八萬!差了兩萬啊!!”

聽到這個,旁邊的柳銘璟也怒了。

他一巴掌就拍到了主管的腦袋上:“王八蛋,你幾個腦子啊?敢吞沒我們的東西?”

熊大寶也怒道,“還說什么?直接殺了!”

他老爹熊文慶如今可也是在山海關,隨時準備率軍殺入遼西走廊啊。

如果他這邊給予了錦州城和寧遠城更多的支持,老爹就不用再來冒險了。

但現在木柄手雷一口氣少了兩成,自己的任務不就更難完成了?

張勤沒有說話,不過手已經握在了刀柄上面。

一個不好,這位千牛衛校尉是敢直接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

他老爹張勤就在錦州城,隨時有可能殉國。

這里面最急的就是他!

連名字都沒有的主管嚇得都哭了,但關鍵時候還是發揮了自己的自救精神:“殿下!你們息怒啊!這東西真的就只有這么多……卑職以為,他們肯定是自己私藏了一些,所以才不夠啊!”

“嗯!?”

柳銘淇這么聰明的人,還是經歷了現代那么多陰謀詭計(網絡)實戰操作的人,瞬間秒懂!

他松開了抓住主管的手,苦笑著搖搖頭。

柳銘璟卻還不信,“銘淇,你怎么這就被他騙了?等我給他動大刑,他就會老實交代了!”

柳銘淇道:“他應該沒有那個膽子……銘璟,我問問你,經歷了這么一場生死浩劫之后,如果你是蘇州府知府,你會不會留一些木柄手雷在身邊備用?”

“我……”

柳銘璟本來想說,我要相應朝廷號召,但話到了嘴邊,卻還是沒有說出口。

換做是一般人,肯定是被嚇壞了。

哪怕是倭寇已經離開,他們也需要有些東西來壓驚的。

威力巨大的木柄手雷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至于說怎么瞞過上面的人,那實在是太簡單了。

直接說之前在戰場上消耗了,不行么?

遇到這種事情,這一個府的上上下下,就沒有一個會出賣上司的,一定會統一口徑,不會有半點松口——大家都是家鄉人,知府留點法寶在身邊,保護這么一個城的老百姓,又怎么了?不應該嗎?!

這么想起來,克扣一些木柄手雷,那真是再正常不過。

柳銘璟想罵人,可他又不知道該怎么罵。

拍了拍柳銘璟的肩膀,少年道:“好了,不要多想了,少點就少點吧,只要咱們能運送成功,以后不也同樣能送嗎?杭州那邊是加班加點的在生產呢!”

他說得沒錯。

聽說了自己的恩人兼主人——德王殿下,竟然要以身犯險,去東北打室韋人,留在杭州城里生產木柄手雷的一群少年團們,心頭頓時緊張起來。

他們的產量本來都已經達到了每天四千的數量,如今咬牙再次提升了產量,達到了每天四千五百枚。

這也是他們的極限了。

柳銘淇還特意給他們寫了封信,讓他們勻著一點來,不然忽然有人病倒了,豈不是生產效率就要大大降低?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差不多等到他們抵達目的地時,又會增加兩三萬枚,然后形成持續供應的狀態。

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都得是建立在第一輪空降成功的基礎上。

熊大寶想通了之后,也道:“是啊,我們第一次去,帶也帶不了多少,最重要是對士氣的提振。還是人起的效果更大一些,銘璟你可不要太過依賴外物啊!”

“呵呵!”

柳銘璟來勁兒了,“我是那種人?你等著!這一次我一定把上次那個漏網之魚給干掉!”

他說的是在逃亡的過程中,遇到的那群兇猛室韋精銳部隊。

當時有一個粗壯的猛男和他對砍了幾個回合,竟然沒有被砍殺,最后還帶著隊伍,沖擊刺穿了整個大康方隊,害得大康羽林衛死傷慘重。

這個梁子,他可一直都記著的,隨時準備了結。

事情說清楚了,柳銘淇也沒有為難倉庫主管,不過他還是讓大柱和樊山抱起了幾箱木柄手雷,拿到外面去,進行了拋物實驗。

不得不說,這些倉庫的人還是挺用了一番心思,外面包裹著厚厚幾層布帛、并且用麻繩緊緊束縛的木箱子,即便是從五六米的高處摔下去,也沒有散掉。

高度提高到十米時,也只是有點散架的架勢而已,并沒有完全破裂。

至于木箱里面,結構都沒有任何損壞,更別提木柄手雷了。

實際上制作精細的木柄手雷,哪怕是幾十米的高空落下來,都不大可能會爆炸,但現在柳銘淇制作的都是很簡易的木柄手雷,還是小心為妙。

完成了碰撞試驗,柳銘淇才笑著帶了柳銘璟等人離開。

落得倉庫主管望著他們遠去的身影,下意識的伸手抹了抹頭上的汗珠。

幸好我們這是認真做了啊,不然這幾個王爺世子將軍的一發飆,張都督都得退避三舍,更別說我們這些蝦兵蟹將了。

回到了臨時的住所,喝著茶水,柳銘淇就問道:“我聽說你們這一趟損失慘重,只帶回來了兩千多人?”

柳銘璟很了解少年,聞言便回答道:“嗯,侍衛兄弟們也……也戰死了六十九個。”

柳銘淇喝茶的姿勢一頓。

熊大寶和張勤都望著他,對他有可能的發火早就有了準備。

畢竟這些人都是柳銘淇長期訓練出來的,是他生死相伴的心腹侍衛,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他的私人物品。

這些侍衛本來就只有兩百人,之前在慶元和蒼南的特種作戰時就站死了四十個。

現在他們這一趟出去,又死了六十九個,不知不覺已經損失了一半還多。

這事兒誰攤上了,都會覺得痛徹心扉,柳銘淇暴怒也是情理之中。

結果出乎他們大家的意外,沉默過后,柳銘淇只是嘆息了一聲,“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在這種國難當頭的時候,誰都要有犧牲的決心。不說他們了,這一次我帶著你們過去,不也是九死一生嗎?”

柳銘淇的計劃,早就在飛鴿傳書之中寄給了柳銘璟他們,為的是他們在自己之前抵達連云港之后,提前做好準備。

所以這個計劃有多么的危險,他們是早知道的。

聞言之下,熊大寶微微頜首道:“是啊!這一戰是我們自己往死局里面跳!活下來是大運氣,戰死才是歸宿!”

“殿下,您其實可以不去的……”

張勤憋了半天,才憋出了這么一句話。

柳銘淇身邊的大柱、樊山和索玄,都在心中極為贊成。

倒不是他們三個怕死。

大柱不用說了,柳銘淇在他就在,死也要死在柳銘淇的前面——這是他老爹老媽從小就叮囑的。

樊山更是如此,他從一個乞討的孤兒,到現在有了妻子有了兒子,樊家有了傳承,這是誰的功勞?

柳銘淇!

所以他時刻都愿意為柳銘淇擋刀,哪怕犧牲掉生命都無所謂。

最后一個的索玄,他和柳銘淇認識不算太久,可是柳銘淇給他的賞賜太多了,他爹娘現在都成了德王府的人,他兒子如今也已經進入了頂級的書院讀書,日后一定有一個好的前途,這就讓他很是安心。

為柳銘淇舍掉性命可能困難了一點,但帶著柳銘淇逃跑,直到最后一刻才放棄,他還是能做到的。

因此這么三個人,其實只是單純的在感慨,這么一個帝國親王,未來有這么好的日子,不應該攪入這種生死局之中!

本來就是!

上一次柳銘淇的身先士卒,率領騎兵去殺倭寇們,他們已經是夠神經緊張了。

現在又要去那幾乎是必死之地的錦州城,到時候兵荒馬亂的,他們怎么能保證柳銘淇的安全?

堂堂一個帝國親王,在最危險的時候是不可能屈服的,說不定柳銘淇就會自刎,到時候又怎么辦?

他們不怕死,可就怕背負這種“沒能好好保護自己的主人”的罪名,一直到了地府都洗不清,那才叫一個丟臉!

本站、、、、、、、、、


上一章  |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