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第三百四十九章   漏網之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漏網之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第三百四十九章   漏網之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1年04月26日  作者:俊秀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俊秀才 |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四十九章漏網之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第三百四十九章漏網之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俊秀才:

無論遇到什么艱難困苦和慘劇,活下來的人,生活總是要繼續的。

一方面柳銘淇帶來的士紳和地主們,很爽快的運來了牲畜和糧食,用來補償他們的家人損失帶來的勞動力缺失。

另一方面何飛也籌集了一批款項,讓周圍村莊的人來幫助村民們重新搭建房屋。

幸好這是夏天,不然晚上也不知道到哪兒歇息。

毛石竹也帶了三千駐軍過來,他親自帶隊深入大涼山里面,針對里面有可能出現的別的土人部落進行嚴查。

一旦有發現外來的土人,那他一定會以雷霆之勢擒獲這些土人,該殺就殺,絕不手軟。

這也是毛石竹的自救。

如果再來這么一次的話,葛松道絕對饒不了他。

這里發生的事情,何飛、毛石竹各寫了一道文書,寄給了四川巡撫衙門和西南總督府。

柳銘淇也附上了自己的所見所聞,算是給他們佐證一番。

不是吹的。

那一天毛石竹恐怕流了他一輩子最多的汗水。

都是嚇的。

之后種植煙草種子的事情,根本用不著柳銘淇多費心。

一來因為柳銘淇自己都沒有經驗。

二來,他對于煙草種植很有信心,畢竟這是大規模種植的植物,不可能多難種。

況且宜賓本來就是種植煙草的上好土地之一。

三來,那些士紳們和地主們給足了柳銘淇面子,專門派了最好最有經驗的佃戶們來種植。

有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的用心,少年這種外行就用不著去指揮他們干什么了。

南宮丘成的行動力非常強。

在跟柳銘淇說了的那天下午,他便積極的去聯系了宜賓城外的那些大地主們。

何飛為柳銘淇找的地主士紳都算不上大的,大地主和士紳對于這些事情不感興趣,也暫時不會參與進來。

他們根本不怕得罪人,早在宜賓扎根上百年的他們,有著充足的人脈和能力,是純粹的地頭蛇。

南宮丘成就是找的這樣的地主和士紳們,來談談土地買賣。

這下子大家算是見識到了南宮少爺怎么談生意的了。

人家沒有別的訣竅,就是用錢砸。

一千畝地,一萬二千兩銀子賣不賣?

不賣?

那一萬五千兩呢?兩萬兩怎么樣?兩萬五千兩呢?答應就立刻給廣德錢莊的銀票。

在這樣高出市場價格一倍多的情況下,很少有地主能抵擋得住的。

王志如一開始有點遲疑不決。

后來看到南宮丘成如此的瘋狂,一口氣買了五六千畝還不停手,他也坐不住了,跟著南宮丘成買了一千畝。

王家資產也不少,但像是這樣跟著裕王世子發財的買賣,還是完全可以做的。

畢竟迄今為止柳銘淇做的生意都做成功了,都發了大財。

跟在他后面喝湯,也喝的是肉湯!

最后南宮丘成買了兩萬七千畝土地,加上王志如的一千畝,一共在宜賓城外面的村莊掃了兩萬八千畝的土地。

其實如果到了宜賓的鄉下,土地價格還會便宜不少。

但南宮丘成不愿意去那么遠的地方,認為遠離府城會帶來許多不可控的因素。

府城周圍哪怕貴一點,那也是法令制度能很好執行的地方。

憑借著他爺爺南宮忌副相的身份,難道還有官員敢對他們敷衍了事的?

兩個人的大肆采購,讓一群宗室子弟們眼紅不已。

這群跟著柳銘淇的宗室子弟都還算比較有錢。

比如誠郡王的大兒子和小女兒都來了。

他們兩人各買一兩千畝的土地都不成問題。

而且他們也知道柳銘淇為了得到煙草做香煙,一定會推動煙草的大規模種植,你買地來種植煙草一定是大賺的。

可問題在于,宗室子弟不能購買任何與農業相關的土地啊!

就連柳銘淇養牛的農場,都是借的皇帝的皇莊,都沒資格買。

這就杜絕了宗室子弟侵占土地,并且不斷的吸納土地,造成農民耕地越來越少的情況發生。

前朝的宗室便是這樣,僅僅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卻侵占了不下百分之三十五的土地,你說這個天下會不會亂?

所以一開始太祖就要杜絕這種隱患。

你們做生意沒關系,抬高各種用品的價格也沒關系,反正農民只要自己種地有吃的就不會造反。

至于那些城里人,那些富豪商人、勛貴等等,因為吃喝玩樂買東西而破產了,那也叫活該。

柳銘淇自己雖然有點不滿意,覺得沒有自己的土地,做事兒都不方便。

但從大的環境來講,柳銘淇對于太祖的決定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有了他老人家的這種深謀遠慮,我大康活個三五百年一點問題都沒有。

況且太祖還不僅僅只有這么一招。

他還把“拓展荒地”和“安置流民”作為地方官員業績的一個考核指標。

比如說之前在南陽新野縣的縣令司馬北,不就開拓了數十萬畝的土地,用來招納流民嗎?

還有更厲害的西南總督葛松道,他在貴州是一邊殺兇殘的土人,一邊積極修路和做水利建設,安置那些窮苦人家。

二十年前,貴州本來只有兩百多萬人的,現在足足有四百多萬,翻了一倍!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可耕種的土地多了,人們能吃飽肚子,就愿意多生孩子,孩子也能因為吃得飽而被養大……

所以才有了這么多人。

別看西康只有兩百來萬人,可在葛松道去西康之前,那邊總人口才八十來萬。

還經常會受到許多土人部落的騷擾和搶奪。

正是葛松道又一陣大肆殺戮,將土人殺得屁滾尿流,不是逃往了吐蕃,就是逃往了西北草原,這才使得西康更加安康。

于是別的地方的無地老百姓,才愿意拖家帶口的遷移過來生活。

按照如今的狀況,二十年之后,西康人口一定增長到無百萬人以上。

有了這么多后備力量,就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西康的幾個重要關卡要塞,就完全能更容易的獲得物資和補充,極好的保衛帝國的西南邊陲了。

這也是為什么朝廷大佬們都很欣賞葛松道的重要原因。

又能保證西南三省安寧,又能強勢壓服周邊的國家部落,還能發展農業,充實人口……這樣的人,不重用怎么行?

也就是葛松道的殺戮太盛,不然憑借著這一點,他至少都能和江南總督劉仁懷并駕齊驅。

劉仁懷固然是在江南搞得風生水起,大大的支援了這些年整個天下的各種災害,保證了至少不會亂。

可江南本身的底子就很好。

論到撥亂反正,徹底的治理地方,還是葛松道要更加鋒利一些。

就在南宮丘成他們買地、毛石竹帶著三千軍士進山圍剿搜索的時候,一群上千人的南詔土人,正在連夜往北方趕路。

他們穿著都很破爛,充其量就是有二百多人穿著皮甲。

這群人手里的兵器也很原始,多是很粗糙的木槍、短刀。

但一個個的年齡在二三十歲,長得不高大卻孔武有力,行走在崎嶇難行的山路之間,卻是速度非常快。

到了一處山凹的地方,為首的一個起碼有一百八十公分高的大漢抬起了手,吩咐著周圍的手下:“大家休息一下!派幾個人去四周看看情況!順便再派人去打獵和弄點水來!”

“是!”

一群人分散開去了。

大部分的土人干脆的席地而坐,抓緊時間休息著。

近處一瞧,這些土人都很瘦弱,臉上多有菜色,顯然是營養不良,吃不飽肚子。

連他們的那個大漢首領,也是臉上顴骨突出。

他問身旁一個瘦小男子道:“威史,我們還有多久才能走出去?”

瘦小男子回答說:“大約還要三四天時間,我們就能抵達犍為了。”

“犍為就沒有那些兇狠的邊軍了吧?”首領問道。

“沒有,這邊宜賓主要因為是港口要地,外加和南詔臨近,所以才會有一萬的軍隊駐扎。”瘦小男子道,“犍為在更里面一點,那里會更加安全,我們的行動也不會被發覺。”

“赤黑,你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旁邊一個臉上都是紋身的男子,瞪著牛眼問道:“日則他們就被三五百的邊軍給干掉了?他們有那么強悍嗎?”

“真的有啊!沙馬大人!”瘦小男子指天發誓道:“我們好幾個人都是因為提前帶著東西出來了,所以沒有被堵住……我們躲在草叢里看得清清楚楚,那群大康人太兇殘了!幾乎是圍著日則統領他們殺,而且他們還沒有什么傷亡!”

“放屁!我才不信!”另一個長相猙獰的男子給了他一巴掌,怒氣沖沖的樣子像是要殺人。

“好了!”

首領皺了皺眉,“你們不要爭論了!不管怎么說,日則他們連一個人都沒有跑出來,就已經證明了大康邊軍的厲害。不然日則和他的手下們,都是百夫不當之勇,哪有那么容易對付的?”

他這么講,都還有人不服氣。

“火布爾子!”臉上有紋身的男子道,“我們為此避開了宜賓,前往更加內陸的城鎮,這樣一來一去要多花六七天的時間,真不知道族人等不等得及啊!”

“那你說怎么辦?”首領火布爾子反問道。

“我覺得我們就應該等在那里,等到他們放松了警惕,我們就直接殺過去!搶了就跑!”臉上有紋身的男子惡狠狠的道:“他們絕對想不到我們還會躲在那里的!而且我們有上千人,趁著黑夜去搶劫,一定能多搶幾個村子!大康這么富裕,宜賓這么富裕,一定會收獲很多!”

“我覺得沙馬說得不錯。”旁邊的兩個小統領也贊成的道。

火布爾子正想反駁他們,忽然間從外面急速沖過來一個探子。

他跑得太快,直接就栽倒在一群首領頭人的面前。

“首領!”探子被扶起來之后,滿臉驚恐的道:“他們來了!他們追來了,好多人!!”

“嗯?”火布爾子道:“說仔細點,什么東西?”

“我,我在后面看到,他們有好幾千人,全都是穿著鎧甲帶著明亮亮的刀子和弓箭追上來了。”探子快速的道:“好多人,好嚇人!首領,我們趕快走吧!不能停留在這里了!”

一旁的沙馬等人恨不得有個洞直接鉆下去。

這太打臉了。

他們剛剛說不該轉移,應該蹲守在宜賓府的山脈中,就聽到了這么駭人的消息。

真要是不走的話,那還不得損失慘重啊?

就算有人順利逃脫了,這么一千來人還能剩下多少?

一旦沒有了男人,族群也就算完蛋了!

如此一來,他們就是整個族群的罪人啊!

想到了此處,他們不覺敬佩的看著火布爾子,如果不是這位首領的堅持,他們還能安穩的坐在這里嗎?

火布爾子來不及打臉他們,聽說有追兵在后面,他也沉不住氣了,倏的站起來道:“走吧!趕緊走!走得越遠越好!等到過了他們的府縣的邊境,這些邊軍應該就不會追趕了。”

“是!”

大家齊聲回答道。

這一次的聲音,要整齊劃一得多。


上一章  |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