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
女生:
但是劉萍花勤勞慣了,閑不住,干脆在家里大掃除。
這個大掃除可不僅僅是打掃劉萍花自己住的那間房,而是要把整座院子都給清掃一遍,這就要辛苦多了。
這幾年劉萍花一直都是住在老太太的院子里,倆人的關系挺好的。
一度,老太太還不肯收劉萍花的房租。
反正老太太不缺那個錢,劉萍花住在這也是陪伴了她,還經常給幫她做事呢。
是劉萍花自己不同意,她有孝順的女兒女婿,自己也還能到能掙錢。
該付出的,她當然也不含糊。
結果正在打掃著庭院,忽然聽到小孩子的聲音,格外清脆的喊著“外婆”。
劉萍花聽出來了,是豆豆笑笑的聲音呢,她馬上高興的走出了院門。
“哎呀,你們咋一起過來了?”
“這不是周末我們都放假嗎?一起過來看看,媽,您一個人也挺好的吧?”黎盛和唐心一起走了進來,手上拎了一些吃食。
豆豆和笑笑則是齊齊的撲向劉萍花,甜甜的喊道:“外婆。”
劉萍花蹲下身來摟著兩個孩子,老臉笑成了一朵菊花。
她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點心糖果給倆孩子吃,又跟女兒女婿說:“你們要來也不提前打聲招呼,我都沒有買菜。”
這會兒再去買怕也是來不及了,最起碼新鮮的豬肉很難買到了。
唐心卻只是笑,說道:“媽,我們還跟您見外不成?”
他們四個人,吃的可不少,反正也只是來看看親媽并不想給她造成負擔的。
所以啊,哈哈,他們上門可是自帶干糧的。
唐心也沒帶客氣的,跟劉萍花說道:“媽,一家人不說那個兩家話,我帶一些好吃的來您做了我們一起吃不是一樣的嗎?”
其實也不是他們買的新鮮菜,都是直接從老家帶過來的,
過年之前黎盛從外面帶回來好些東西,于是婆婆就給做了臘肉、臘雞鴨還有魚干什么的,這次他們來省城帶了許多來。
差不多,方氏都沒給家里留多少東西,大部分都給他們收拾了帶過來。
用方氏話說,他們在家里什么東西地里都有的種方便,到了省城兩眼一抹黑才麻煩。
要不是帶不動,只怕是連家里的棉被什么的都要帶過來了。
不過那些干貨也確實挺好的,送了一些給別人,還剩下大半他們自然是要留著放在家里吃。今天帶到這邊來,也是正好大家一起改善伙食,主要是唐心知道她媽的廚藝比她那可是好太多了。
一整只臘鴨直接切了放在鍋里蒸就行了,這個季節新鮮蔬菜的種類不算多,劉萍花就用家里的小白菜加上燙好的細粉絲做了一個湯。
再加上幾個素菜,倆孩子都吃得非常開心,連連稱贊外婆做的東西太好吃了。
吃過午飯之后,正好黎盛在外面碰到了趙小六等幾個人,原來他們正在商量著要把之前唐心供應給他們的手工藝品更多的出售出去。
打算弄一個聯合代銷點,像是供銷社那樣卻又比不得國營單位的正軌,他們是自負盈虧。
還有黎盛之前在運輸隊給他們帶回來的一些外地的土特產,唐心提供的一些貨源等等,都可以放在代銷點里售賣。
就在黎盛犯愁可以以什么正軌理由把弟弟也帶出來并且名正言順的留在這邊幫他做事的時候,忽然就爆出了好消息。
國家要開放市場了!
對于這則消息,黎盛還只是懵懵懂懂的,只知道對于他們家的幾個兄弟來說是好消息。
而唐心卻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畢竟,恢復高考之后她所等待的也就是這件大事了。
沒想到卻是來的這么是時候,剛好是他們家最最需要的時候啊,可以說是心想事成嗎?
唐心知道的更多的是,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到來,隨后國家會設立經濟特區。
雖然不是他們所在的這個省份,但是他們現在處在省城,距離未來要開放的那片大市場也是比較近的。
相對來說,受到政策的影響也會更大,對許多人來說都是好機會。
自從在報紙上看到公布的這則消息之后,感覺街上的氣氛都變得不一樣了。
畢竟這里是省城,普通的老百姓對國家大事也都還是比較關心的。
現在唐心上課已經形成固定行程了,安排好了時間去接送豆豆笑笑姐弟倆。
而倆孩子在托兒所也習慣了,還結交了新的小朋友,在這里也能生活的非常開心了。
再則,有岳母大人就住在附近,黎盛也就沒什么不放心的。
雖然上一次見到陸立欽的事情讓他有點不開心,回來倒也沒有刻意對唐心說,黎盛只是自己托人打聽了一下。
基本上他也就知道了,陸立欽那個人也不算是太壞,除了惡心惡心他們現在估計也干不了其他的事。
反正他們在省城的房子已經買好了他和孩子也已經落戶,唐心在學校里適應的很好,再則還有老教授那邊時不時的可以暗中關照一下。
于是黎盛就抽空回了一趟老家,關鍵還是他現在不夠強大。
媳婦兒有句話說得很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他要想好好地保護自己的妻子孩子就更應該好好地發展自己的事業。
因為省城距離豐收大隊也不算是太遙遠的距離,他們這次出來的時間也不算長,黎盛回去也沒有多待。
兩天之后就回來了,與他一同來到省城的,還有黎凱。
劉萍花熱情的收拾了一桌飯菜,好好的招待了女婿的弟弟。
之后黎盛就帶著黎凱出門了,也不知道要去辦什么事,沒有具體跟唐心說明。
唐心也沒有過問太多,反正知道自家男人的態度,他們都不是出去玩的就足夠了。
再然后黎盛就是一個人回來了,他告訴唐心,黎凱算是打頭陣想要去瞧瞧南方的市場。
唐心十分的吃驚,她是后世來的人,當然知道政策改變之后最先受益的是南方。
可是作為土著居民的黎盛黎凱他們又是如何知道的,居然一下子就有了這樣的敏感度,知道要先去南方市場探查一番?
無怪乎書中黎凱會在商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基本上早期吃螃蟹的人干得好的,都成為了后來的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