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闖漢末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藕塘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科學家闖漢末 >>科學家闖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藕塘亭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藕塘亭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09日  作者:云舒兄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云舒兄 | 科學家闖漢末 
救世良醫

救世良醫

“仲達,你在這呢,這是艦隊那邊傳來的數據,他們已經測算過了,他們的船只最大吃水是三點六二米,我們最少要挖出三米七深的船軌,比我們想象中的吃水深度還要大一些。”龐統拿著一疊電報走進來說道。

為了配合船軌計劃,本來在長江口巡弋的船隊也進行了吃水深度的統計。

“之前從船廠拿到的數據不是最深吃水三米三七嗎?怎么現在卻是三米七了?”

司馬懿被這個消息嚇得站了起來,還好多了個心眼,否則非得被錯誤數據害死不可。

“是火炮,戰船上的人和物資彈藥都可以卸載下來,但火炮沒法在淮水這邊卸載,因此吃水深度比之前預計的要更深。”

司馬懿吸了口氣,點頭道“明白了,我立刻下令修改計劃,但這一下增加了這么多工程量...”

“我看得給工程隊鼓舞一下士氣啊,比如吃好一些,發一些衣物藥品。”

司馬懿聽著龐統的話,有些不置可否。

在他看來,給民夫吃的再好,穿的再好,也無法讓民夫把所有的力氣花在工程上。

原因很簡單,反正是干一天活發一畝地,干好干壞一個樣,為什么要全力以赴呢?

還是得靠皮鞭才能讓這些民夫用盡全力的干活!

“吃自然是要吃飽的,士元你幫忙帶人多巡視一些,不可讓下面的那些滑吏貪腐了民夫的伙食。

至于其他的,我們的人力不足,還是把精力多花在督促上吧。”

龐統想了想,點頭表示同意。

——藕塘亭

從藕塘亭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亭的位置是靠近水的,準確的說,它就在淝水邊上。

藕塘亭因藕塘得名,這段河道上長滿了荷花,不少百姓就靠著這段河過活。

水下的蓮藕,水上的蓮蓬,水中的魚蝦,這些都是四周百姓過活的屏靠。

本來藕塘亭的百姓對官府說要把淝水斷絕,然后挖河道的事情是不太愿意的,但得知只要出工后就可以得到田地后,立刻舉雙手雙腳贊成了。

為什么藕塘亭的百姓大都得靠水活,還不是因為沒田嘛!

藕塘亭的百姓沒田的原因還和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大都是因為田地被豪族侵占,因此貧民無田可耕。

藕塘亭的百姓則是因為這淝水實在不是個東西,平日里還好,一到雨季就泛濫成災,洪水一來保證把你的田沖的是干干凈凈。

而那些不會被水淹到的田地,不用想,都在老爺們的手里呢。

因此,藕塘亭的百姓在簽署了出工合同后,看著蓋著官府大印的紙,都興高采烈的來參加挖掘河道的工作。

關五就是挖河道隊伍中的其中一人,他一邊用力揮舞著鋤頭,嘴里一邊念念有詞。

“一畝!一畝!一畝!!”

“我說關家小子,你嘴里念叨個啥呢,你這喊一下要是就有一畝地的話,我們整個藕塘亭的地都給你都不夠啊!”

邊上的人聽著他喊得話,覺得好玩,不由打起趣來了。

“我這樣喊著,干活都要有勁一些,我爹死的時候嘴里還念叨著要是有自己的地就好了,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我要是不多搞一些田,我怕我晚上睡著后我爹在夢里打我!”

“哎,你們說,官府真的會給我們地嗎?”

“哎呀,這官府大印都蓋了,還能有假嘍?”

“說的是啊!之前來我們這傳令的軍爺不說了么,這是大將軍下的命令,之前大將軍說河北要分田,結果不就真的分了?錯不了!”

“你們看,刑爺回來了!這刑爺的臉怎么這么臭啊?”

“大家都好好干活吧,哎,張三子,你別偷懶了,快點干活吧!”

“啊呀反正我出工了,官府就得給我一畝地,你老就別管我了!”

被稱為刑爺的人是這亭的亭長,姓刑名古,因為排行老大,當地人也多叫他邢老大。

邢古剛剛從縣里開會回來,整個人都要不好了。

縣里不但給他們倒排了工期,而且每日一考,一日不達標則罰俸,兩日不達標則杖打,三日不達標則殺頭。

不但如此,縣里還下嚴令不許逼迫勞工至死。

當然了,如果是因為瘟疫什么的而死,那屬于天災,就怪不到他頭上了。

這話里話外是什么意思,邢古豈能不知?

他看著手里拿著的工期表,然后看了一眼日頭,心都涼了。

工期表是從今天開始算起的,現在已經快到午時了,剛剛路過河道時他目測了一下,工程進度連目標的三分之一都沒達到。

不行了,必須狠下心來,否則就是自己的腦袋要搬家了!

想到這里,為了自己的腦袋,邢古把自己幾個手下叫進來,將事情說了一遍。

“如果上面要罰我的俸祿,我就要罰你們的!

如果上面要我的腦袋,那我一定會要你們陪我一起死!

今日開始,我對你們半日一考,半日不達標則罰俸,一日不達標則杖責,要是兩日都不達標,我就先摘了你們的腦袋!

我告訴你們,你們誰都別想跑,整個九江有數萬大軍駐扎,除非你能突破這幾萬大軍的封鎖,入江游到南岸,否則就老老實實的給我干!”

下面幾個小吏聽得是一臉苦澀。

這差事干的,咋還有生命危險了呢?

得,事到如今,也只能干了!

張三子只知道自己姓張,三子是他長大后不知道誰先叫起來的,反正他也就叫這個名了。

他沒爹沒娘,準確的說他的爹娘都在之前的荒年中為了保他餓死了,這讓他心中充滿了對這個世道的恨。

他來參加挖河道,自然也是為了田地,但他并不想真的出力氣,在他看來,朝廷是欠了他家兩條人命的,怎么能真的給朝廷干活呢?

朝廷現在發田那叫還賬!

還人命賬!

張三子有一下沒一下的給撮箕里裝泥土,這一撮箕他最少已經裝了快半個時辰了。

反正四周都是鄉里鄉親的,最多也就一些看不慣的人說他兩句,那怕個甚?

哎還有多久才放飯啊?

今天也不知道有啥吃的,如果有羊肉就好了。

對了,那做飯的宋大嬸的身材不錯,也不知道愿不愿意和自己睡覺。


上一章  |  科學家闖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