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闖漢末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浮屠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科學家闖漢末 >>科學家闖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浮屠教

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浮屠教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09日  作者:云舒兄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云舒兄 | 科學家闖漢末 


“貴霜?夫君,這貴霜就是你以前說過的浮屠教起源之地嗎?”貂蟬聽到馬強說雪域高原的南方就是貴霜,不由問道。

“對,大概七百多年前,在雪域高原南部的一個叫迦毗羅衛國的凈飯王生了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浮屠教說的佛祖釋迦牟尼。

怎么?貂蟬你對浮屠教有興趣?”

抱著馬強一只手的貂蟬輕微搖了搖頭說道“近日廣宗來了個浮屠教的老沙彌到處找人宣傳浮屠教,還想進北大講課,被門衛拒絕后在校門口靜坐了三日三夜,因此最近學校里很多人都在討論浮屠教。”

“宣傳浮屠教?”

浮屠教就是后來的佛教,浮屠其實是梵語Buddha的音譯,意思就是佛陀,后來又簡稱為佛教。

看來這些宗教人士看到社會穩定了,又開始出來活動了。

罷了,這都是小事。

剛剛大戰過一場的馬強覺得眼皮有點重,在幾女的安撫下很快進入了夢鄉。

——次日

馬強坐在馬車中一邊看著書一邊往軍校而去。

他要出席新一批軍校學生的開學典禮,這些從各軍團抽調到軍校輪訓的學生都是未來大漢軍隊的骨干力量。

“何人擋路!快讓開!!”

“再不滾開!我們就不客氣了!!!”

馬車突然停了下來,馬強皺了下眉頭,但也沒做進一步的反應。

大概是什么車擋住路了吧。

畢竟這年代的車質量也不咋地,偶爾輪子出個問題就要擋路半天。

“鎮國寺普凈求見大將軍!”

“大膽!給我丟到一邊去!”

典韋就沒見過這么大膽的,大將軍是你想見就見的?你誰呀你!如果你是個刺客該怎么辦?

不立刻將你射殺已經是看在你年紀大的面上了,給臉不要臉的東西!

鎮國寺?

普凈?

馬強突然覺得這名字有點耳熟,想了想,立刻對外說道“住手,將那人帶來問話。”

典韋聽到馬強的話,看了一眼已經被幾個軍士扛起來的普凈,揮手讓軍士進行徹底搜身后才讓普凈來到馬強的馬車旁。

“鎮國寺?你是浮屠教教眾?”馬強將車窗打開,透過鐵絲網看著一身佛衣但并未剃度的普凈問道。

“貧道正是。”

“聽你口音,河東人?”

“河東解縣人。”

“哦,和云長是老鄉,你可認識關羽?”

“貧道家與將軍家只隔一條河。”

馬強點了點頭,看來自己沒有記錯,這人就是老羅筆下那位救過關羽的高僧。

別奇怪為什么一個高僧自稱貧道不自稱貧僧,因為貧道本就是和尚、道士共用的,這個道,其實是乏圣道的意思,是一種自謙。

相反,僧其實是僧伽的簡稱,原意是一群依佛法的出家人所組織的一個宗教團體,因此一個人是無法自稱僧的,就像不滿三個人不能成立紅色支部一樣,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僧的本意已經被人漸漸淡忘,成為了佛教徒的代名詞。

而做為一寺之長的普凈依舊留著頭發,那是因為在整個漢代以及曹魏前期,因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思想,法律規定漢人不許剃度受戒的,只允許離俗為僧。

也就是說,在整個漢代乃至曹魏前期,沒有一個漢人會剃光頭出家,所有的漢族佛教徒清一色黑長直。

“你難道不知道攔我的車會很危險嗎?你就不怕被軍士當成刺客直接斬殺?”

“貧道問心無愧,為何要怕?”

得,和你辯論就是我錯。

“普凈,你求見我是為何事?”

“貧道希望大將軍能支持貧道,廢除漢人不得受戒令,以便弘揚佛法。”

“弘揚佛法?”

馬強笑了一下。

這個時期的佛法和后世可是完全兩回事。

浮屠教,也就是佛教,雖然在秦漢之時就開始在中土傳播,但四百年大漢期間,無論是上層的世家皇族還是下層的百姓,都對這外來的和尚沒啥興趣。

這一來是因為自武帝獨尊儒術后,大家都忙著學儒學,你佛法再精深,學了也不能當官啊,那有什么用?

二來則是佛教經典很多都還沒傳到漢土,也缺少優秀的譯經者,因此難以吸引文人。

三來則是漢地本土就有道家以及衍生出來的道教,大家真的要拜神仙,也不需要找你這個外來的神仙啊。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此時的佛教還是小乘佛教,而不是大乘佛教。

在老吳的《西游記》中,唐三藏要去西天取的就是大乘教法。

乘就是馬車的意思,小乘,是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宗旨,求得是自我,其實這就是原始的佛教教義。

而大乘則是要普度眾生,求的是大我,是后來的修改的教義。

其實小乘是帶有貶義的,是后來的大乘佛教對其的貶低。

大乘佛教其實就是小乘佛教吸收了漢地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進行了本土化改造,加上時值南北朝,天下混亂不堪,知識分子和百姓都對現實失望,開始尋找心靈上的慰藉,使得佛教大興。

佛教興盛后又讓統治者希望利用佛教維持自己的統治,給予了沙門不少經濟上的特權,反過頭導致百姓為了利益加入沙門,進一步讓佛教昌盛起來,但也無形中破壞了國家賦稅根基。

當然,最后這樣破壞國家賦稅根基的行為也招來了國家政權的反擊,比如著名的三武滅佛。

總而言之,后世那個讓全國十六分之一的人口都投入空門,建筑了3萬多寺廟,成為全國最大地主,逼的北魏太武帝拔刀的巨無霸此時還是幼童。

此時的漢地佛教,可以說是經典缺少,教法簡陋,戒律全無,加上太平道、五斗米教等道教的興起,律法的禁止,士族的歧視,佛教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再加上馬強吸收了大量黃巾余部以及甘始、左慈等人的原因,整個河北,道教發展的很是不錯,未來道教進一步大興也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而道家的興盛也必然會反過頭壓制住浮屠教。

難怪這普凈會冒險來求見自己,希望自己開個口子好給佛教續命。


上一章  |  科學家闖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