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闖漢末第一千六十八章 決戰部署(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科學家闖漢末 >>科學家闖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六十八章 決戰部署(中)

第一千六十八章 決戰部署(中)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22日  作者:云舒兄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云舒兄 | 科學家闖漢末 


“不可能!”馬騰看著郭嘉畫的圈,心中頓時閃過了這三個字。

他是知兵的,以河北的兵馬戰力,擊破洛陽夏侯淵沒什么問題,但想在徐兗主力回援之前連破潁川、汝南、沛國、九江、下邳、廣陵六郡,完成對曹劉主力的大包圍,這是絕不可能的。

不說其他,南陽劉表、九江孫策就不會坐視不管,必然提兵北上和穿插部隊決戰,到時無論是被斷后路還是被牽制住,都是兵敗飲恨的結局。

他著急的看向馬強,希望馬強能站出來質疑這個瘋狂的計劃。

他剛剛才下決心把全家都押在河北這輛馬車上,可不希望這么快就撞毀了。

但讓他失望的是馬強不但沒有反對的意思,眼中還頗有贊許之色,似乎很支持這樣的戰略計劃。

而賈詡等人雖然眼中有些疑慮,但也都相信的看著郭嘉,似乎都覺得郭嘉既然提出這樣的設想,必定就能做到。

這群人...都瘋了嗎?

馬騰忍不住了,他開口說道“郭參謀長,你這個計劃是很好,可你知道這一路有多遠嗎?”

郭嘉點頭道“我當然知道,從洛陽出發,過轘轅關入潁川,經潁水入汝南,過壽春入淮水,直達廣陵,有水旱路兩千里!”

馬騰吐了口氣,原來你還知道。

“兩千里,就算一日進軍四十里,也要走五十日,曹操、劉備就算再慢也該回援了。

而且荊州的劉表,揚州的孫策,隨時可以提兵北上,到時候一旦穿插部隊的后路被斷,那就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我們河北明明可以以堂堂正正之師勝之,為何要弄險呢?”

馬騰不明白,其實不僅僅馬騰不明白,就連做出這個戰略計劃的郭嘉自己都不明白。

自從遼東之戰后,大將軍似乎就變了,不再慢條斯理,仿佛有什么可怕的東西在后面追著他一樣,急著改制,急著平定天下。

其實一開始郭嘉對馬強提出的設想是一城一地的攻取,畢竟河北強而中原弱,最多不要十年,天下一定會被河北平定。

十年,并不長,畢竟現在馬強連三十都還沒到。

但馬強提出的要求是三年內平定天下,這就逼迫郭嘉弄險。

不過即使是弄險,也不是隨意弄險。

郭嘉對馬騰,也是對眾人解釋道“先說劉表,根據我們得到的可靠情報,長沙太守張羨正在聯絡荊南各郡,準備響應朝廷,和劉表決裂。

張羨此人在荊南頗有聲望,劉表別說北上,荊州能不能守住都是個問題,我們不打他,他就該燒高香了。

再說孫策,沛水之盟時,揚州刺史劉繇也想參盟,但派出的使團卻被孫策派人截殺,因此只要天子下詔,他必然會和孫策死戰。

另外陸儁已經在舟山站穩了腳跟,聚集了兵馬三千余人,屆時也會起兵攻打吳郡,只要配合好,孫策也將難以脫身北上。”

馬騰微微皺眉,他沒想到河北的觸手伸的那么長,這樣說來,劉表和孫策到時候還真的會自顧不暇。

“可漫漫兩千里,只要有一兩城池攻克不下,就會拖延時日,說不定半年都打不通這條通道,那該如何?”

郭嘉笑道“打不下?那就不要打了!”

“什么?”馬騰瞪大了眼睛。

不打了?

你說的輕巧!

“不打?那如何過去?”

郭嘉笑道“自然是直接繞過去,伏波將軍你看地形圖,從洛陽入潁川后,其實地勢就開始變得逐漸一馬平川起來,并無山巒可以讓賊軍據險而守,這些城池雖然有一些扼守水道,但即使暫時無法打通水道,影響的不過是運糧罷了,并不影響大軍繞行。

這樣,我還是先說一下整體的作戰計劃,整個作戰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誘敵階段,目標是盡量吸引徐、兗兵馬北上青州,使得豫州空虛,為后續穿插做準備。

在第一階段中,東線,因為曹操和劉備是分路進攻,因此還會細分為兩個戰場,分別由平原的段使君和北海的林軍團長負責。

為了迷惑賊軍,第一階段東線由本就駐扎在青州的第三軍團負責。第一軍團的第一軍、第十軍則移動到渤海和清河兩郡,除非平原。青島兩城要被攻破,否則無論青州戰局如何都不得救援青州!

西線,則有第七軍團負責,要借用潼關天險,吸引夏侯淵部向西集中。

與此同時,我河北七個騎兵師除第三、第六騎兵師外的剩余五個騎兵師,以及張郃第九軍、顏良第十三軍、華雄第二軍移動到河內、河東兩郡。

另外近衛軍團,則集中在廣宗,以防不測。

第二階段為穿插階段,東線不用說,依舊是誘敵深入,西線則要迅速攻滅夏侯淵軍,然后以騎兵為主,出轘轅關進行大穿插,以求包圍徐兗軍主力。

第三階段則為殲滅階段,各部合力圍攻徐兗主力,一戰而吞滅徐、兗、豫三州以及河南、弘農兩郡!”

郭嘉將整個作戰方案說完后,又道“然后我再為伏波將軍解惑。

此次總參計劃出動河北七個騎兵師的五個,另外召集烏桓、匈奴兩萬義從,集中七萬騎兵,進行大穿插作戰。

另外還會有第二、第九、第十三這三個軍的三萬步兵為后續部隊。

也就是說,騎兵面對各地城池,能下則下,不能下則繞城而走,自有后續步兵慢慢攻拔。

如此一來,我軍推進速度將大大提高,根據我們總參謀部的演算,從出轘轅關開始,每日推進速度將不低于一百里!”

騎兵的推進速度和步兵是完全不一樣的。

歷史上的蒙古騎兵,奔襲速度可以達到每天九十公里,而步兵則不然,如滿清的八旗兵,因為是步騎混合部隊,在決定命運的山海關之戰,日夜趕路十二天,也只能走四百公里,平均每天只有三十五公里。

馬強和郭嘉想在曹操、劉備反應過來完成大包圍,就必須拋棄中原軍隊的步兵為主的戰術,選擇草原上的騎兵奔襲戰術,這種大騎兵戰法在之前的中原戰爭中并不是沒有出現過。

昔日楚漢爭霸,劉邦攻下了項羽治所彭城,項羽當時正在齊國,自率精騎三萬疾馳南下,日夜奔襲三百里,將劉邦的五十多萬聯軍殺得只剩下十余騎,要不是后方的蕭何給力,劉邦當場就得打出GG。


上一章  |  科學家闖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