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闖漢末第九百六十七章 歷史的車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科學家闖漢末 >>科學家闖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六十七章 歷史的車輪

第九百六十七章 歷史的車輪


更新時間:2021年05月05日  作者:云舒兄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云舒兄 | 科學家闖漢末 
救世良醫

救世良醫

“來,大王我來幫你!”

伐休這軟綿綿的一箭,趙火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說著,趙火握住伐休的手,幫伐休引弓拉箭,對著正在罵的肖古又是一箭。

這一箭,快如流星,直接將肖古頭上的帽子射飛,嚇得肖古急忙躲到后面,再不敢伸出身子叫罵了。

“天...天使好箭法...”伐休看著一臉笑意的趙火,四十多歲的老臉不由紅了一下。

“大王還有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后,我大漢天軍就要到了。”

趙火回身搖了搖手,重新坐下。

“兩個時辰?攻城!都給我攻城!!一定要取下肖古的首級!!!”

城頭上的肖古都快氣憤了,你伐休有病啊,這大漢到底給了你多少好處,這樣想殺我?

“大王,即使我們打敗新羅人,后面還有漢人,我們還是去投辰王吧!”古爾在邊上勸道。

“棄城!”肖古嘆了口氣,又咬牙道“點火!給我把慰禮城燒了,我一塊木頭都不要留給斯盧人和漢人!”

“諾!”

當甘始和蕭敬到達慰禮城下和趙火會和時,整個慰禮城都變成了烈火地獄。

“道長,這就是新羅國主伐休,大王,這便是我大漢使團的正使甘始甘道長。”

“小王拜見甘天使!”

“快起快起,伐休大王知天命,通道理,起義士,敗賊兵,又率土投我大漢,日后必能留名青史,公侯萬代啊!”

甘始先是好話不要錢的往外丟,然后直接將新羅率土內附大漢的事情給定了,不容伐休說個不字。

邊上的趙火等人也配合的將伐休等人隱隱圍住,只要甘始覺得伐休的答復不滿意,新羅此次出戰的結果就是全員被百濟殲滅。

“小王深知大漢恩德,愿率土相投,只求天子憐憫新羅窮苦,多加撫慰!”

這也是這個新羅王能為新羅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哈哈哈,大王放心,日后的新羅必將比現在好過一百倍,一千倍,現在還請大王隨我等一同繼續往北,勸說沿途各國國主放下成見,共襄盛舉!”

甘始摸著自己的老鼠須,一臉慈祥(shaqi)的說道“當然了,如果有一些不明大勢,不知好歹,不為三韓百姓著想的人。

我們也只好為三韓百姓計,替天行道,讓這樣的惡賊被歷史的車輪壓過去了!”

“歷史的車輪?”

“哦,這是大將軍說過的話,大王以后多讀讀大將軍寫的文章就知道了,看,這火也開始小了,我們邊走邊說。”

——薊縣

“慰禮城被百濟放火少了,百濟王肖古逃亡北方,新羅軍也編入了三韓義從,不錯,百濟和新羅之后,整個三韓就只是一些小國了,不足為懼了。”

馬強將甘始發來的戰報放下,對郭嘉、閻忠等人笑道“遼東戰事后,我們大漢又要多一個三韓郡了。”

“三韓本都是小國,民少兵弱,又缺少馬匹,不足為懼,倒是高句麗和扶余、靺鞨等族,多是悍勇之輩,不可小覷。”閻忠對遼東的情況最為了解,因此直接指出未來大漢在遼東方向的潛在敵人。

“高句麗...”

馬強復述了一遍這三個字,點了點頭。

后世的南朝鮮總喜歡把高句麗和自己聯系起來,還恬不知恥的在影視劇里讓李世民在征伐高句麗之戰中變成了獨眼龍,還將長江以北都割讓給了高句麗。

搞了半天,大唐首都原來在江南???

趙宋憤怒!

其實高句麗和南朝鮮的關系那就是沒有關系,和南朝鮮有關系的是高麗。

高句麗是扶余人建立的國家,屬于濊貊系民族,最開始的稱呼是卒本扶余,在新朝時,因天下大亂,乘機襲取了玄菟郡高句麗縣,吞并了居住在那的其他部落和漢人,自此改稱為高句麗。

按照歷史,未來的高句麗將乘中原再次混亂后吸收大量漢人,然后往南發展,和百濟和新羅開始小三國演義,直到最后被唐新聯軍攻滅。

總而言之,高句麗和韓人真的要扯個關系,那就是被征服的關系。

此時的高句麗雖然還沒有后來隋唐時那么強大,但已經是遼東地區的大國了,人口三十余萬,分為五部,占據了除漢地之外的大半鴨綠江流域,都城國內城距離遼東只有兩百五十里,其位置大概是后世的集安市,旗下的兵馬也有兩三萬人。

而賈忠說的靺鞨,則是肅慎系民族,它在后世還有一個更加有名的名字——女真!

靺鞨就是女真的前身,此時分為七部,分別是粟末部、伯咄部、安車骨部、拂涅部、號室部、黑水部、白山部,人口約十多萬,但有很多都生活在山林之中,過著漁獵生活,其中最靠南的粟末部就是之前曾經援助過新羅的一部,也是后來渤海國的主體。

但無論濊貊系還是肅慎系,都是早在周朝就臣屬周天子的華夏民族的一份子,甚至因為大禹時肅慎進貢過弓矢,后世的歷朝歷代都將肅慎來服視為王朝興盛的象征。

馬強當然也不會讓這些華夏民族的一份子一直流離在外。

就像甘始說的那樣,歷史的車輪既然已經滾起來了,那么就勢不可擋!

“這些等遼東定了再說,先將三韓戰報公布出去,然后上書朝廷,設三韓郡,屬遼州管轄,郡治就放在慰禮城,這慰禮城燒了正好,剛好可以重建。

不過重建后的慰禮城也應該改個名,我看叫漢城就挺好!”

漢城?

閻忠和郭嘉對視了一眼,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馬強吞并三韓的決心有多大。

要說對開疆擴土的狂熱,眼前這位,大概也只有漢武帝能比了。

不過馬強可不覺得自己是在開疆擴土。

他這明明是在收服失地!

但他覺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覺得如何。

當三韓戰報對外披露后,為之叫好的人自然有,但也少不了對大將軍府抨擊的聲音。

這樣的聲音,遍布民間和朝野。

當然,背后也少不了楊彪等人的影子。

我打不贏你,還不能說說嗎?


上一章  |  科學家闖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