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向南向北1912 物流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最新章節列表 >> 1912 物流園

1912 物流園


更新時間:2021年09月28日  作者:眉師娘  分類: 都市 | 現實 | 成功勵志 | 眉師娘 |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劉得華家里也是菜農,有四十多畝的菜地,張向北說,四十多畝,那菜地不小了,應該很忙啊。

劉得華說是,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忙不過來,還雇了兩個幫工,壽光這里,外面來打工的也很多的,都是幫助種菜的。

張向北笑道:“那你還要出去打工?你家里應該也不缺你這點錢。”

“不缺,我在外面,賺的錢還不夠花,我媽媽還經常會給我錢。”劉得華說,“不過,村里像我這么大的人都出去了,沒有人愿意在家里種菜,反正年輕,在外面闖闖,看看有沒有什么機會,過幾年不想闖了,或者闖不出什么名堂,那就回來老老實實種菜。”

“你家里不反對?”張向北問。

“不反對,他們也是這樣的,年輕的時候也是在外面打工,我爸媽還去了惠州和深圳,結婚了才不再出去的。”劉得華和張向北說。

張向北明白了,原來現在的農村里年輕人少,還有這個原因,不全是因為要賺錢,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確實需要趁著年輕,一個人的時候出去好好看看,等到成了家有了小孩,人就被無形地綁在這里,想走也走不了了。

店堂里的客人多了起來,那個小姑娘在店堂里穿梭,動作很麻利,不僅要負責點菜,還要負責上菜,有客人走了,還要馬上翻臺,幫助收拾桌子,打掃衛生。

從他們身邊經過的時候,小姑娘就會朝他們這邊看看,不是看他們人,應該是看他們桌上的菜還剩多少,小武和張向北、劉得華說,多吃一點,要是剩下來太多,這小姑娘大概會拉著不讓我們走。

張向北和劉得華兩個人,一口酒差點噴出來,嗆去了。

點菜的時候看著眼饞,每樣都想吃,都要來一點,加起來就很多了,這些菜都是硬菜,很墩,數量又多,同樣的一份雞或者泥鰍,張向北和小武都覺得,要是放到杭城的酒店,都可以做兩份了,也怪不得那小姑娘,會和他們說太多了。

三個人努力地吃,把自己肚子都撐圓了,實在是吃不下,張向北招手叫買單,有位服務員準備過來,那小姑娘拉了她一把,然后自己走了過來。

走到他們邊上,還是先看桌面,張向北笑著問:“可以了吧?”

“這個還有這么多。”小姑娘指著那盤巨淀湖泥鰍說。

張向北苦著臉說:“實在吃不下了,不是我們點太多,是你們這店太實在,份量太多,我們哪里知道,一份泥鰍會有三四十條,以為也就十幾條。”

“好吧,那我給你們買單,下次注意一點。”小姑娘說,三個人趕緊說謝謝,謝謝。

等她拿著錢走了,張向北想起來了,問:“我們為什么要謝謝?怎么買個單,還是對我們的手下留情?”

小武和劉得華兩個人大笑,張向北嘆了口氣,說:

“不得不服,這就是氣場啊,小姑娘氣場太大了,讓別人碰到她,就不得不甘拜下風。”

小姑娘拿著找的錢回來,三個人起身,和她說再見,她不是說“歡迎下次再來”,而是篤定他們下次還會來,和他們交待:

“下次少點一點。”

張向北他們趕緊說,好好,知道了。

“你為什么要說知道了?”

走到門口,小武問張向北,張向北愣了一下說:“我也不知道,好像不這樣說不行,我怕她把我們扣住,對了,你不是也說了嗎?”

三個人大笑著出了店門,本來是應該直接回酒店睡覺的,但吃得太撐,他們朝相反的方向走去,逛到了人民廣場,這里正在舉行“紅星·美凱龍杯2015文明之夏廣場系列文化活動”,廣場上搭了一個舞臺,壽光華夏國術院在表演“中國龍”的武術節目。

三個人站著看了一會,武術表演結束,接著有人登場唱歌,有人吹薩克斯,三個人看了一個多小時,這才回去。

凌晨兩點的時候,床頭柜上的電話把他們叫醒,張向北走進洗手間,用手接了捧水,抹了一把臉,連擦都沒有擦,就開門出去,看到小武也正好從房間里出來。

小武走去劉得華的房間,按了按門鈴,里面沒有動靜,兩個人乘電梯下樓,看到劉得華已經坐在樓下大堂等他們。

三個人還沒有走出大門,就聽到外面大貨車轟鳴的聲音,走出去看到,路邊停滿了裝載有蔬菜的大貨車,都是準備開進農產品物流園的。

農產品物流園的大門,并不正對著萬華酒店,要到前面路口,朝左轉進去才是,但排隊的車已經排到了這里,里面的情景可想而知。

三個人走到了農產品物流園的大門口,大門口已經被進出的車輛堵塞了,幾個保安吹著口哨在指揮車輛,有司機和老板,則把頭從駕駛室里伸出來大罵,有保安聽到了,用手指著走過去,罵人的司機和老板,趕緊把頭縮了回去,把車窗都搖上了。

保安走了一半又退回去,大概這樣的人,他每天都會碰到,已經連真的生氣都懶得生了。

農產品物流園里面,是一幢幢凈高有七八米的蓋了彩鋼瓦的大棚子,出乎他們的意料,里面比外面反倒整齊一點,那些高圍欄的紅色和藍色的大貨車,一律頭朝里,尾巴朝外,停得整整齊齊。

車上的雨布和塑料薄膜都掀開了,露出了車廂里裝著的蔬菜,后圍欄也放了下來,老板就站在車旁開始賣菜。

中間通道上來去的都是小型農用車和工具車,更多的是電動三輪車,這些都是買家的車,劉得華告訴他們,這些買家,都是這樣,用三輪車采買各種蔬菜,然后運到停車場那邊,拼滿一輛大車,再出發。

張向北和小武看看,停在這里的大貨車,不僅是一輛車上只有一個蔬菜品種,而是這一整個的大棚里,停著的幾十輛車,都是裝著一捆捆蒜苗的車。

劉得華和他們說,這里的蔬菜是分區域的,這個棚里賣的都是蒜苗,隔壁那個大棚子里,賣的就都是黃瓜,再過去就是大白菜和高麗菜,每一個這樣的大棚,就賣一種蔬菜,采購的人都知道,你想買什么菜,就去哪個大棚。

“這些采購的是從哪里來的?”張向北問。

“北京、天津和河北、大連的比較多。”劉得華告訴張向北。

“他們拉回去了再批發?”

“對,再批發給當地農貿市場賣菜的人。”

劉得華說,張向北心想,這就又多出一道中間環節了。

“也有很多大型企業,還有大學的食堂,直接到這里來采購的。”劉得華和他們說,“北京、天津和濟南的大學,基本都有人派到壽光這里,專門負責采購。”

張向北點點頭,一個大學,每天幾萬人就餐,要是到這里采購,光這個費用就可以省下不少。

大貨車停在這里,司機就去睡覺了,守在大貨車邊上的都是老板,張向北問了幾個,他們有從河南過來,有從安徽和江蘇過來的,還有從河北過來的,把蒜苗從河北拉過來,再由河北人從這里買回去,看樣子這樣的事情,在這里還真的會發生。

他們一連轉了幾個大棚,一路走一路問,張向北發現,像大白菜、黃瓜、蒜苗、蘿卜、西紅柿這些大路菜,基本是鄰近的幾個省份過來的,最多還是山東本地的,有浙江和寧夏過來的大貨車,但賣的都是芥藍、西藍花、學斗、百合這些本地很少產的蔬菜。

云南、湖南和廣東過來的蔬菜不多,他們的品種更雜,像甘藍、白玉苦瓜、油瓜、臺灣的短絲瓜,還有像槐花、蕨菜、魚腥草、茨老孢、野生菌、苦刺花、灰灰菜、臭菜、水芹菜、羅鬼菜、芨芨菜、麻蒿菜、蒲公英、山苦菜、棠梨花等等。

還有專門賣國外引進的蔬菜品種的,這些菜,基本都是供應給西餐廳和大型超市的。

很多蔬菜,張向北連看都沒有看到過,這些蔬菜在北方的銷量不會很大,但對一些單位的食堂和酒店,又有這個需要,有需要,市場就會出現。

張向北一圈轉下來,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大貨車,很少有壽光本地的,張向北問劉得華,壽光人不在這里賣菜?

“賣,在那邊大棚,不過都是農用車裝過來賣,沒有這樣的大車。”

“為什么?”

“農用車都是賣給這些零散的批發戶的,賣完了再回去拉一車過來就是,要是有客人需要整車的菜,直接就到菜地去買了,不會進到這里面來,到了這里,市場還要抽頭,收手續費。”劉得華和他們說。

三個人轉了一圈,回到酒店的時候才五點多鐘,酒店的早餐是六點供應,還有半個多小時,他們干脆去隔壁小店,吃餃子去了。

吃餃子的時候,張向北和小武、劉得華說:“看樣子這個市場,不是我們的目標,這里面菜的品種雖然多,但還不是源頭,我們要找源頭。”

小武點點頭說:“源頭的價格才會是最便宜的。”

“價格便宜是一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源頭采購,才可以對產地的出產情況有一個準確的掌握,一定周期內供應的數量我們才可以控制,并且有一個預計,不然會亂。”

張向北說,小武點了點頭。

劉得華說:“要找源頭的話,那就直接去找合作社。”

“合作社?什么意思?”張向北問。

“我們這里的蔬菜種植戶,基本都參加了蔬菜合作社,每個村每個街道,幾乎都有合作社,合作社把大家組織起來,從最早開始種什么,到什么時候收割,收割的數量都有安排,最后還負責統一的銷售。”

劉得華和他們說,張向北叫道:“那這不錯,都是專業的合作社,對嗎,你們家也參加了?”

“當然參加了。”劉得華說。

“好,那我們就直接找合作社,和合作社建立合作關系。”

張向北說,看樣子壽光這里,比二貨他們老家,又進了一步,那里還是各自為政,搞單干,而這里已經組織起來了,有這樣的組織存在,對張向北他們來說,方便了很多。

“張總,那我們吃完早餐,再休息一會,九點多鐘的時候我們起來,我帶你們去幾個合作社轉轉,太早的話,他們很忙,怕沒有時間接待我們。”

劉得華說,張向北點了點頭。

章節列表


上一章  |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