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淡化廠運轉正常。
走之前,他還扔下了一堆材料。
水管。
閥門。
電樁。
“下午讓他們開始進場。”
“是!”
這里雖然已經產水,但并沒有管道運送去北港駐軍營地,因此,需要埋水管過去,舒甫沒有幫著挖坑。
怎么?飯都做好,端上桌了,還得去喂?
總得讓他們有點事。
吩咐完,舒甫踏步離開。
往下游走了一會兒,便能看見平原。
很大!
十幾平方公里,將近兩萬畝,地處半山谷,常年風吹沉積,干土層較厚,隱約可見一些水流過的痕跡。
畢竟靠海。
雖是戈壁。
卻也不至于一年都見不到雨。
但相比往日,有了些許不同。
只見平原的中間。
一條蜿蜒的河道,向著南面而去,出口水質清澈,但河道泥土多,因此,流到下方時,已然渾濁起來。
但不急。
隨著土壤被濕潤,粘性強一些后,水流變緩,會逐漸清澈起來。
一個起跳。
舒甫踩在一艘飛行器上,朝著下游飛快而去,很快便來到平原的盡頭,這里有一處不小的天然的坑洼。
此時。
淡化廠的水流還沒流到這。
雖然日處理能力上百萬噸。
然而。
平均一下。
每秒排水也就十二個立方,至于最大的損耗電力,從哪兒來?往東邊看,可以隱約看到一些個鐵塔。
那邊有一座核電站,已經開始運行。
建在海邊,方便取水。
之前留下的電樁,就是讓北港駐地從自來水廠配電站分一條電路過去,從柴油電力,接入到核電網絡。
那座核電廠,也是今后大延東部數州的電力來源。
故障了咋辦?相當于幾個省停電。
不用擔心!
第一,核電技術很先進,故障概率低。
第二。
蛛網一般的電網了解一下。
雖說主要供給幾個州,但肯定會接入本土大陸的核心電網,一旦一個故障,其他發電站可以支援過來。
電網的意義,就在這。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回到眼前。
看著巨大的坑洼,舒甫釋放出精神力。
下一秒。
巨量的水從天而降,狠狠得砸在了坑內,卷起了巨大的水花。
坑底水位飆升,很快便沒過了坑的中線。
源內的水,舒甫并沒有一下子就全放出來,六百來萬方的水,六百萬噸,砸下來,是會要引起地震的。
千萬不要小看重力。
隨便交給重力做功,容易出事。
一根鎢棒放在太空,扔下來,半座城都得塌。
又不急。
慢慢放。
足足十分鐘,才把源內的水放完。
整個坑洼被填滿,一個湖泊形成,面積超過兩平方公里。
不然。
光是這個坑洼,就至少要消耗掉淡水廠一周的產量,然后才能流向下游,索性直接填滿,不影響下流。
這樣做。
其實也是消耗一下庫存。
連綿大雨。
南慶和大延不少地方形成水患,有大有小。
小的自己處理。
大的。
他會暗中幫忙,比如剛才六百多萬噸的水,就是從一條即將漫堤的河流中抽取,給當地防汛爭取時間。
于是就帶過來。
里面有魚,有微生物,有水草.....
正好,省了自己投放魚苗,還能完善一下這條河流的生態,不至于是一條死河,但也不能太過于樂觀。
沒有吃的。
魚活不久。
生態鏈形成,是一個長期的事。
隨后。
看著源的半徑,舒甫不由一陣苦笑。
體積從之前的極限五百多萬立方米,增加到了現在的六百多萬立方米,然而,其半徑卻沒有變大多少。
只增加了六米多。
從一百零八,變成了一百一十四,接近115。
不過。
雖然半徑增長緩慢,但掌控力卻是暴漲,也算成長不小。
放完水。
繼續走。
來到十五公里外。
沿途可以看到已經開挖出來的河道,今早他就開始挖,剛才最后一批淡水設備制造出來,才過去安裝。
眼前還剩下一些工作量。
落到地面。
繼續描邊。
收取!
收取!
得虧是土層,要是巖層,無法穿透。
同土地平整一樣,挖河道時,遇到凸起處,收,遇到坑洼,填,有時候巖層較厚,那就只能繞一個彎。
整個河道的截面基本統一。
下長:十八米。
上長:三十六米。
均深:兩米。
沒錯。
梯形。
而且斜面有點寬,至少不用擔心落水,岸邊有足夠的緩沖,事實上,這樣的截面,會增加沿途損耗量。
大熱天的,容易蒸發。
但無礙!
耗得起!
就這樣。
隨著舒甫往前,河道飛速成型。
每一次收取,都是兩百米距離,五次就一公里。
于是,加上移動和定位,舒甫開河道的速度保持在三分鐘一公里,一小時能開出二十公里,百萬土方。
地球土方工程按三十一立方的話。
一個小時,舒甫干了幾千萬的活。
不停歇的話,一天五百公里,想想,還真是可怕的效率,這還是目前,以后越來越熟練,能更快。
一周一個南水北調.....呵,想多了!
不僅僅是挖土,還有很多附屬工程,如混凝土堤壩、很多閘口。
沒那么簡單。
不過。
若有一天,源半徑達一公里,或許可以期待一下。
趕在中午之前。
河道延伸至那條大河,現在其水位只有巔峰一半。
沿途經過四個聚居地,但都擦邊,沒有從中間過。
拍了拍手。
搞定!
剩下的,就是等上游的水流過來。
對了。
還有橋,比如幾個聚集地點。
以后肯定會發展河道兩岸,但不急,手頭的橋梁工程很多,暫時不用的橋,就先列入計劃,有空再說。
下午。
北港。
吃完飯,五千士兵扛著工具,一路往東,路上不時討論。
“去挖水管?什么意思?”
“不知!”
“校尉大人沒說太清楚。”
繞過一座山坡后,集體震驚,看著遠處占地巨大的淡水廠,一個個目瞪口呆,感覺世界觀又被沖擊了。
腦子里冒出兩個問題。
第一、什么時候建的?
第二、有什么用?
而第二個問題,很快有了解答。
校尉的聲音傳播很遠:
“這是一座海水淡化廠,用來把苦咸的海水,轉化成可以飲用的淡水,今后,駐地的飲水,都從這里來。”
“不僅如此。”
“下游平原,將會改造成農田。”
“種糧食。”
“養家畜。”
“同時,多余的水,會用以下游各個聚集地的灌溉,你們下午的任務,就是挖一條道,連通水廠和駐地。”
聽完長官的簡單解釋后,士兵們恍然。
原來如此。
不由得驚訝于聯邦的手筆之大。
至于第一個問題,校尉也做出了解答:聯邦機密!
和沒說一樣。
對此。
士兵們也只能壓下好奇,扛起工具,開挖,對于忽然有了上萬畝地,還有一個下游大水庫,心里開心!
旁邊有地,代表就算以后糧食短缺,也不至于餓到。
有了河。
有了田。
有了湖。
還有鐵路通達。
一下子,這茫茫的戈壁,仿佛再也沒有那么可怕了。
沙漠綠洲,不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