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島。
航天發射場。
拖著長長的尾煙,又一枚補丁版火箭升上天。
十幾分鐘后。
太空中多了一個大家伙,其重量高達十八噸。
外層空間光學望遠鏡!
超過地球的哈勃望遠鏡六噸。
此時。
繞異星的九十三顆各種功能衛星已經發射完畢,接下來的發射任務,主要還是圍繞著更遠的深空探測。
“凝望一號進入軌道,數據接入。”
沒錯。
舒甫給它取了一個名字,而且還不準備只發射一顆。
無它,壕!
有了完善的工業體系后,逐漸走入了邊際成本遞減的道路,也就是說,制造越多,單個成本也就越低。
現在制造一個衛星,成本得計算一下設備投入。
暫時若是一百萬元。
但繼續制造下去呢?
成本會降低到二十萬、十萬、五萬的廉價地步。
因為設備還在,原材料自己挖冶,等同于免費。
控制室內。
影像接入。
看了會兒,怎么說呢......沒啥看頭。
得經過大量的拍攝和分析,才能在畫面里找到恒星系其他行星蹤跡。
這需要時間,倒也不急,慢慢來。
轉過頭。
舒甫看向另一幅衛星圖片。
那是由一個個軍事偵查衛星的實時圖像組合在一起的異星觀測圖,整個像是紙質地圖一樣,平面展開。
一半光亮。
一半黑暗。
終于看到了異星的全貌。
算起來。
四方勢力所在的大陸面積并非最大,只能排第三,此外,其他還有大大小小的陸地和島嶼。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陸地。
異星則為百分之二十六,海洋面積更大。
星球半徑比地球大幾十公里。
引力相仿。
自轉相仿。
至于是巧合還是什么,舒甫就不知道了。
經過衛星這些天日夜不停的傳回圖片分析,別的大陸空蕩蕩,生態原始,有兩個其實也發現了人的蹤跡。
但不多,重點觀測后,發現加起來也就萬把人。
可能是由于各種原因,如迷失方向,探險,逃難之類過去的。
距離太遠,回不來了,便在那些地方生存繁衍。
基數太小。
就算努力生娃,還得和自然環境抗爭,根本沒法讓人口暴漲。
顯然。
在舒甫眼里,這都是無主之地。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不客氣了。
十分鐘后。
價值三十億的飛行器緩緩起飛。
舒甫坐在駕駛艙,戴著頭盔,熟練的駕駛著這艘龐然大物,這些天可不是閑著,除了打工,便是學習。
強大的記憶力下,學會開這玩意兒,小意思!
加速。
減速。
爬升。
俯沖。
舒甫玩得不亦樂乎。
這可是軍用產品,耐用的很。
不一會兒就離開東島,上了海面。
沒有飛太高,就五百米左右,一路往北,第一目標大陸有點意思,俯瞰像一個牛頭,舒甫很貼心的取了一個名字:
牛洲大陸!
叫習慣了就不俗了。
三馬赫下,按理來說,空氣摩擦力極大,極遠就能聽到聲音。
但這架飛行器在這個航速下,并沒有多嘈雜。
之前測過,就算離得近,也就相當于一輛摩托擦過,聲音不小,但絕對達不到刺耳的層面。
又是啥黑科技,舒甫不清楚,只能下一次升級開放技術后才能曉得。
四十分鐘后。
海岸線遙遙在望,并且飛速接近,海岸不少動物被天上黑影一嚇,頓時有的鉆入叢林,有的跳入海中。
飛行器沒有停下。
繼續前進。
但降低了速度,保持一倍音速巡航。
一邊飛。
舒甫一邊欣賞外部景色。
山川。
河流。
森林。
草原。
無數景色在腳下飛快閃過,以后在慢慢欣賞吧,半小時后,來到目的地,這片大陸的中心,一處高原。
飛行器降落在一處盆地中。
四周望去,極目都是雪山。
而在盆地中間,是一汪碧綠的湖水,湖面超過上百平方公里,周圍有草有樹,但都不高,且是針葉類。
事實上。
異星的北半球已經開始漸漸入冬。
但這附近有一處活火山,周圍地下溫度極高,使得這里的湖面還沒有結冰。
為何有溫度還主要是針葉類樹木?
很簡單,巖石土壤有溫度,不代表空氣有溫度。
坐在地上,仿佛暖布。
但一陣風出來,能冷得人顫抖。
飛行器后方打開,一輛大卡車行駛出來。
打樁。
架梁。
鋪板。
速度飛快,一棟簡易建筑建好了,綁定!
倒是沒有立即過來建設,現在主要是種傳送點,把異星排名前六的陸地都種一個。
這里距離火山近,周圍可是有不少溫泉。
看了看時間。
舒甫回到飛行器,駕駛去下一個大陸,溫泉什么的,先忙完再說。
駕駛艙。
看了一會兒,景色又回歸大海,收回目光,關注了一下南慶的事,還不錯,新朝威信算是建立了起來。
第一步,先懲罪惡。
第二步,人口普查。
之后才會開始分田,主要還是手里的田不夠,盡管一些大的權貴都被擠牙膏一樣,給擠到了元城那邊。
但依舊有大片土地掌握在鄉紳、豪強手上。
按計劃,之后會從他們手里購買。
更先一步,是先把能‘罰沒’的土地弄到手,減少支出。
同時還能通過這種手段,形成一定的威懾力,方便收地。
當然,也不是完全強制。
畢竟人家若是遵紀守法,一代代努力獲得的土地。
非要強買也說不過去,但總有方法來應對。
如階梯稅率,土地越多納稅越高,以及接下里的開荒政策,南宇土地上的潛力,還遠遠沒有開發完全。
總之,耕者有其田,是要徹底貫徹下去的。
這是基層穩定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說到錢,舒甫關注了一下東島上的制造量。
不錯。
新朝新氣象,統一貨幣也是下一步的工作。
紙幣就算了,現在還不是時候,依舊使用金屬貨幣。
一共兩類。
銀幣。
銅幣。
非純的,而是合金。
畢竟兩者容易氧化,不像黃金穩定,至于金幣,南慶的官方貨幣中,沒有這玩意兒,舒甫自己都不夠。
因此,主推銀、銅幣。
金幣啥的,本來流通就不大,正元金幣充當一下即可。
為了讓南慶合法生產這種精致貨幣,還專門倒了下手。
此時。
元城。
正元商號賣給南慶制幣設備的消息,在各大代理商中傳開。
“五十萬金?怎么不去搶。”
“好貴。”
“咱們要不也買一套?”
“你傻啊,買個錘錘。”
五十萬金,腦殘了才買。
百城和千寨的勢力分散,五十萬金買一個鑄幣設備,成本立馬就上去了。
就算制出來幣也是虧本,有這個錢,還不如和正元錢莊換,火耗極地,幾乎和沒有差不多,這不香嗎?
也就一個帝國的體量,才會舍得花幾十萬金來達到貨幣統一的目的。
南慶這樣的行為,倒是很好理解。
至于大延?
若是老皇帝還腦子清醒或者新皇登基,才有可能。
帝都幾個皇子還沒決出勝負,藩王們的動作也越來越大,哪有功夫管什么貨幣,也就南慶這冤大頭會買。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