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天后。
第一批領航手機,正式售罄。
《十天時間,五十萬部,領航手機創下國內新紀錄!》
《二十億銷售額,或許只是開始!》
《領航科技,引領創新!》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極盡贊揚,短短十天,二十億銷售額,這是一份驚人的數據,而且還只是華夏市場。
國際銷售還沒開始呢。
一旦開售。
鐵定起飛。
并非各大媒體盲目,而是有依據的。
畢竟是做媒體行業,一只眼睛盯著國內,一只眼睛盯著國外。
從各方匯總的消息來看,領航在國外的知名度,竟然高得不可思議,兩首歌曲的海外版本傳唱度極高。
歐美。
中東。
非洲。
天知道是什么樣的鬼才,改編成各種語言版本,且無比契合當地文字和流行文化。
瞬間就抓住了人心。
人心一定。
大事可為。
此外。
各大網絡上的開箱視頻,動輒數百萬的播放量,頻頻登上熱搜。
那些視頻下,很多人求購,名氣極高。
這些信息,都在告訴他們:領航要火!
因此。
國內媒體都極其看好,記憶中,還沒有哪個華夏的產品,在世界范圍內有如此熱度,至于零件外國產?
這算什么。
現在是全球分工,哪個巨頭零件全部自產?
波音飛機那么多零件,有多少是自己生產?但誰不是說波音牛批?
零件誰產的不重要。
設計、質量、創新同樣重要。
京城。
王府井旗艦店。
“什么?賣完了?”
“來晚了!”
“能預定第二批嗎?”
“抱歉,沒有接到公司通知,無法再預定。”
領航的售罄,讓很多人挺失望,十天時間,大賣五十萬部,不可避免讓人產生從眾心理,也想來一部。
這些天來。
周邊也有朋友買到,上手一試,瞬間愛了。
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操作,而是開心消消樂。
“那就向你們公司反映一下,問問下次什么時候開放預定,給了準話。”
“就是,排隊不容易。”
“強烈要求,開放下一批預售。”
一片喊著開放第二批預售的聲音響起,領航官網的留言箱,也多是這樣的內容。
于是。
在千呼萬喚的第二天,領航給出了通告。
“五月一日,第二批領航手機將開放網絡預售。”
一看。
眾人高興,期待萬分。
點進去發現,這一次領航開放的不僅僅是華夏預售,還有國外三十多個國家,很快,網友們發現異樣。
“怎么沒有美國?”
“歐洲各國也沒有?都是些發展中國家,有些還是非洲國家。”
“咋回事?”
有些提出質疑。
不過。
很快有人解答。
“歐美的上市流程繁瑣,少說兩三個月,甚至更久,領航目前已經在努力,應該快了。”
“哦哦!”
“這樣啊,還以為產品不合格呢。”
“樓上想啥呢,你在質疑我國的相關部門嗎?咱們的電子產品,特別是通訊類的測試,和歐美一樣嚴格。”
“就是,領航能上市,鐵定不存在問題。”
這下,眾人恍然,原來如此,隨后,紛紛吐槽歐美效率。
也是看到領航的成功,很多人想要模仿。
看看。
領航啥都不產,只設計外觀。
屏幕。
芯片。
處理器。
外殼。
全都是別人生產的,這樣的成功模式,是否可以復制下?
接著,起了這個心思后,問了一下專業人士。
可瞬間。
一盆涼水潑了過來。
“想啥呢?”
“硬件開發,最最便宜,先準備一個億,還不一定燒得出來,領航是智能手機,不是棒棒雞,很復雜。”
算完賬,心涼了。
這根本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當然。
總有不信邪的想要去試一試,反正燒投資人的錢,領航的成功,引領了一個風口,不愁找不到冤大頭。
成了,大口吃肉。
敗了,回家種田。
領航的成功牽動各方。
此時。
元城。
天氣漸熱,即將進入夏天,一款新商品,開始出現在市面上。
電風扇。
正元商號的產品,每一個出來都會引起轟動,這次也不例外,來到各大代理商的體驗店,已擠滿了人。
“真的唉,有電就能轉。”
“好涼快。”
一個個驚奇的聲音響起。
感受著不小的風力,由于擁擠而產生的燥熱都減弱了幾分。
一問價格。
三金。
挺貴。
但也不是讓人無法接受,一年保修呢。
“我要一臺。”
“兩臺。”
“三臺。”
一時間,銷售火爆,由于現貨不足,大多只能先等著。
看到電風扇的銷售數據,各大勢力一樂,每一個新產品,幾乎都能瘋狂吸金,這次也不例外,賣瘋了。
這還只是元城。
如今。
發電機這東西,早已經在各地賣瘋。
一千金的價格,很多人用得起。
不過,相比元城,銷量的差距依舊太大。
沒辦法,元城有電網,代表著大量中產階級用得起,而別處只有大戶人家才買得起發電機,數量差太多。
郁悶!
真希望電網可以修得更遠。
誠然。
電網到現在都在賠錢,前期投入回報遙遙無期,然而,事情不能這么看,電網的虧損,別處可以彌補。
電燈。
電線。
風扇。
各種用電的東西,都可以賺錢。
就像是修路,看似回報慢,但所帶來的的商品經濟的繁榮,卻可以彌補。
此時此刻,真希望全天下都通電。
那樣的話,家家戶戶安電燈,得多少錢?
嘖嘖!
一個令人咂舌的數字。
當然,也就想想。
元城電網的投資多大,他們很清楚,想要覆蓋自家勢力所在,需要的投入是一個天文數字。
根本弄不起來。
元城的街頭。
舒甫閑逛著,異界科技雖然落后,但不可否認,很有特色。
閑下來時,他經常在各個城市的街頭溜達。
場景的轉換。
很有新鮮感。
電風扇的發布,銷售數據還不錯。
但也沒指望賺多少錢,因為電網覆蓋窄,想擴大很難,各方勢力支撐不起,這是一個極其耗錢的投資。
發電。
運輸。
光是這兩項做起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華夏努力那么多年,投入何止萬億,也才差不多建好。
異星呢?
指望帝國投資?別鬧了,一個還在金銀銅本位晃蕩的地方,無法超發貨幣,談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
關鍵是沒動力,兩大帝國最關心的是統治。
對于糧食以外的市場需求,根本不在意。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