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結果。
沒幾天,便傳到了南宇帝國皇都。
朝堂。
一早,就有大臣匯報。
聽完。
垂簾聽政的太后,心情不由一樂。
“好。”
“好。”
“晉州牧這個亂賊,也有吃癟的時候,以后多多關注一下這個新府尹,或許,有一天,派的上大用場。”
“是!”
大臣們附和道。
的確。
這個新府尹的存在,讓晉州多了一些變數。
晉州惡心了他們這么久,現在,也讓晉州牧嘗一嘗,如鯁在喉的滋味。
晉州。
州府。
出了這檔子事,州牧都可以想象,南宇那邊是怎么取笑他的,一群草莽,逼得他不得不任命其為府尹。
不敢,他輸不起。
而且。
從傳回的消息看,那些人很會收買民心,目前的曲府,由于以前的所作所為,對于他,百姓們很不滿。
上上下下。
怨氣很重。
民心盡失。
無奈!
衡量再三,才答應了那些條件。
自治!
上貢!
一年三萬兩黃金,百萬斤糧食,想到這,州牧不由心頭一熱,在以前,曲府一年給的上貢不到這一半。
現在翻倍,可謂大賺。
算了。
就當賣了一個官,反正又不是沒干過。
如今,最終要的是穩定,不能出岔子。
曲府的‘起義’成功,讓很多人心思活躍起來,想要效仿一下,但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可笑。
想要成功。
第一,當地得亂。
第二,民心喪失。
第三,本身實力。
顯然。
滿足這個條件的,放眼望去,已經很難找到。
百城?
因為多是城邦,家族勢大,官府的力量,甚至于是依附于家族,這樣的地方,想要靠假傳圣旨,做夢。
千寨?
比百城還封閉,宗族統治,沒有外人的份。
兩國?
大延帝國是別想了,雖然老皇帝不行了,藩王割據,但依舊維持著統一,一旦出現反叛,直接被鎮壓。
最后。
便是南宇帝國,正統地區別想,造反就是死。
就這樣。
分析來,分析去。
大家發現,也只有晉州的曲府,才滿足所有條件,即使在晉州其他地方,也都不滿足民心喪失這一條。
無奈!
這根獨苗,被人家搶先拔了。
至于實力?很多人覺得,掌控一府,還缺士兵?
靠人堆,也能把海盜堆死。
不管外界怎么想,曲府,都在按照某人的規劃前進著。
某村。
大批村民被叫到一起。
“從今天開始,為方便出行,大修路,各村出勞力把村子到官道的路,平整,擴寬,標準按照官道來。”
“為防匪盜,各村組建護衛隊。”
“只要有一人參加護衛隊,家里可免田稅,一個村,限三十名,且有補貼,每三日,去鎮上訓練一日。”
“府里會給各家農戶發放禽種,養大后,統一收購。”
“今后,曲府會全面推行廉價一等鹽,其他劣質鹽,將不再允許銷售,為了合理分配,將會人口登記。”
“按人配額,價格已經定了,一檫十銅板。”
大量的新規矩,讓村民們腦子有點嗡嗡。
不過。
卻是大喜,因為都是好事。
修路。
護衛隊。
免稅。
禽種。
一等鹽。
每一項,都是實實在在關乎他們的利益,他們不怕苦,怕的是沒奔頭,而如今,新府尹顯然是實干派。
如一等鹽,一檫以前是按銀兩算的。
如今,卻是可以用銅板購買。
對于新府尹,他們是舉四肢的支持。
某縣城。
人口登記,已經先一步開始,糧食甩賣目前已經賣完,而登記的好處,眼下只有一個廉價的一等鹽。
對此。
百姓們十分踴躍。
配額制。
登記了,在每月份額內,可以廉價,超了的話,就得付高價,主要是為了打擊私鹽販子買了去別府賣。
村里修路。
縣城也修。
多年被海盜破壞,整個曲府,說是百廢待興,也不為過。
地球。
店中。
由于是月初,舒甫照常開業。
臨近春節。
喜氣洋洋。
舒甫店門口也掛上了紅燈籠,甚至,櫥窗中,還有一個木刻的紅結,吸引了不少路人目光,湊過來看。
議論。
拍照。
驚訝。
因為刻得太精細,就算湊近看,也很難看出是木頭,因為舒甫用了微雕的手法,大量使用了鏤空工藝。
加上幾乎滿級的上色技術。
最終,成就了這一個作品。
沒錯。
作品!
一個中國結。
看似簡單,但卻是目前舒甫手藝的巔峰,他手上的刻刀,最小的,只有一般縫衣針一樣,為了這個結。
舒甫用了二十個小時。
“老板,這多少錢?”
“五百?”
“一千?”
“一千五?”
到后來,那人問到兩千。
“小伙子,你傻了吧,兩千買舒師傅的作品?剛從外地回來?”
周圍不少人善意的笑了,快過年,外出打工回來的人不少,對于下半年才出名的舒藝,自然缺少了解。
“就這作品,沒有一萬,想都別想。”
那人愣了一下。
傻啊!
一萬買塊木頭,他兩個月的工資。
只是。
下一刻,他發現,看不懂這世界了。
“小甫,十萬賣嗎?”一個老者進來。
“非賣品。”
好吧,老者只能聳聳肩,表示無奈,舒甫不想賣的東西,多少錢,人家都不會松口,至少自己砸不開。
可惜了。
這么好的精雕作品,不能擁有。
想要舒甫幫忙刻一個,人家又不接。
目前,舒甫只接受刻人像。
“十萬?大爺,這不是冤大頭嗎?”那人回過神,一臉看傻子的表情。
聞言。
老者沖他一笑。
“是啊,可我連冤大頭都當不成。”
說完。
繼續欣賞櫥窗中的微雕,越看越是喜歡,這樣的手藝,他敢說,全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太驚人了!
微雕,難。
更難的是如此大的微雕,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絲毫刻壞的地方。
即使是讓那些木刻大師來,沒有一個月,也別想刻好,且難以這么完美。
要不是知道舒甫不想買,幾十萬他都愿意。
對于不喜歡的人來說,這是木頭,但對于喜歡的人來講,這是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