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后。
下一秒,舒甫傳送到了祁恒山頂。
來到倉庫外。
“提取!”
剛才考試的時候,他把商城新商品都買了一遍,花了快一個億,舒甫也不由得感嘆,軍用載具就是貴!
沒錯。
這次新出的載具,同商城最初的商品一樣。
全是軍用的。
不過。
這次只是載具,如軍用運輸車、運兵車、巡邏車之類的,并沒有各種具有強大攻擊性的武器,偏防御。
對此。
舒甫也知足了,面包總會有的。
看完說明書,舒甫騎上了一個。。。姑且叫做摩托吧。
因為它是單人的燃料代步車,但和地球摩托又大不同。
科幻風格。
外觀流線。
顏值爆表。
坐上去之后,舒甫啟動引擎。
雖然是燒油的,但耳朵湊近,才能聽見微弱的發動機聲音。
前壓動力手把。
單人車直接躥了出去,得虧倉庫前被清理出一大片地方,要不然,真不夠發揮的,很快上了環山道路。
舒甫控制著減了點速。
免得一下子沖下懸崖。
舒甫騎著車,繞著路跑了好幾圈。
意猶未盡。
沒法。
這里太小,飆這個速度不太過癮,而其速度表上,最高是三百六十公里時速,自己剛才最多開到八十。
差遠了。
別處也沒什么適合開的條件。
于是。
舒甫有了第二根據地的念想。
要知道,南宇帝國最南邊是海。
有海。
自然就有島嶼。
通過散開的手下搜集到的信息,南部海上已經被發現的大島就有不少,有些有人,有些沒人,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
而且較封閉,具有比祁恒山更好的條件。
至于海盜?
又一個財源。
下午。
考完。
上了接他的車,舒甫傳送到洛城。
此時。
原先住的宅院,已經完全改成了錢莊,門牌上掛著正元錢莊的排號,路過的人們一個個全是羨慕目光。
如今。
正元錢莊之名,已然傳開。
數月前根本就不存在。
數月后。
就成了一個響當當的名號。
一個在元城都距離最大錢莊不遠的名頭,讓洛城百姓們震撼,有些出于收藏,也讓正元幣流傳到了這。
美觀。
精致。
足量。
讓人喜歡。
至于舒甫?
已然沒多少人關注,因為其數月沒出現了,聽說正元商號代理權規則變化,舒甫可能會失去手表代理權。
越傳越像真的。
因此。
對舒甫,一片同情。
卸磨殺驢,很正常。
也是由于地位的改變,且數月不見人影,各方勢力安排在外的蹲守人員,已然全數離去。
因為正主已經在元城冒頭,沒必要盯著舒甫。
浪費人力。
院中。
舒甫坐上了一輛馬車。
離開。
出城。
后邊卻是一個跟來的人都沒有。
這也是舒甫想要的,之前是沒辦法,得親自露面,現在沒必要了,手下越來越多,自己大可以隱在幕后。
被無數人關注的感覺,其實并不好。
名氣什么的,于他無用,只是負累。
車中。
看著窗外。
忽然。
一輛大馬車進入眼簾,舒甫不由一笑。
重載馬車。
至今。
距離重載馬車上市,已然過去了一個月。
因此,在洛城看見,并不算新奇。
事實上,能這么快升級,也有各方重載馬車訂單暴增的緣故,既然作為代理,那么,肯定會幫助銷售。
于是。
預定量暴漲。
如百城。
一百多個城邦,近千座城市。
每個城市都有有錢人,不說運貨,光是改裝出行馬車的數量,就非常的大。
一百金,很多家族拿得出。
一個城市十個家族。
一個家族只買三輛。
是多少?
一千乘以十,再乘以三。
三萬!
總銷售額就是三百萬金。
當然。
不可能一下子全都訂,但卻是一個長期生意。
來到城外一處原先購置的放馬車的偏僻宅子。
綁定。
傳送。
直接來到南宇帝國,那個被控制的縣城,又上了一輛馬車。
舒甫這次沒準備純坐馬車去一個個新的傳送點。
有車。
并且靜音。
干嘛不用?
當然。
白天趕路肯定是不行的,而是準備放在晚上,現在先把在異星的一些臨時點定好,晚上直接騎車上路。
以前為何不這么做?
原因很多。
第一。
放出來,收不回去,商城購買的才能取放自如。
第二。
太吵,容易引人注意。
第三。
顯眼,大晚上的,簡直是一個目標。
最關鍵的還有一個原因地圖,當時根本沒有地圖可用,東西又收不回去,路過一些關卡,實在麻煩。
而如今。
廣撒網。
四方勢力的主路地圖,已然繪制得差不多了。
正在努力完善一些次要道路。
因此。
有了充足的準備,晚上趕路,完全可以繞過很多關卡和人多的城市、鄉鎮。
入夜。
烏云遮蔽,天地黯淡。
舒甫來到洛城郊外的那處宅子。
動念之間。
六個單人摩托車出現,為了安全,舒甫當然不會一個人出發,不僅如此,他還換上了匹配的駕駛裝備。
這些載具并非簡單的機械構件。
相反。
科技含量不低。
與其一起售賣的還有駕駛的輔助配置。
衣服。
鞋子。
相當齊全。
舒甫已然換上了一套,然后戴上頭盔,啟動車子,瞬間,眼前環境一亮,并非車燈的緣故,而是夜視。
主動光夜視儀。
可視距離很遠。
雖然比不上白天,但是卻足夠駕駛使用。
車子的一些數據,如油表、轉速等,會反映在頭盔屏幕上。
六輛單人車先后出發,舒甫在倒數第二,并非多怕出什么危險,但小心使得萬年船,在自己生命面前。
小心點。
錯不了。
漆黑的官道上,空空無人。
一連六道呼嘯聲過。
“嘎!”
“啪嗒啪嗒!”
驚起了不少飛鳥和小動物,又發現什么都沒有,這才繼續休息。
得虧百城官道維護的好,舒甫隨便就飆上了八十公里,一些較為筆直的路段,甚至最高飆到了一百二。
可惜。
終究是硬土路。
不如瀝青路平。
因此。
舒甫也不敢開太快,主要在一百公里徘徊,讓舒甫比較滿意的還有車子的減震,以及智能的路面適應。
否則。
一百二上去,一個小坡,車子都得飛起來。
而不像現在,仿佛地面有吸力一般。
這里面,舒甫覺得,有很深的技術可以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