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不斷旋轉的扇葉,眾人眼睛放光。
事實上。
扇葉旋轉制風,不是什么新鮮事,早就有人做出來,不過卻只能用手搖。
在夏天的時候,廣泛被使用。
當人。
僅在大戶人家,因為比較費人。
一般人家里,實用的還是扇子。
在這之前。
他們知道電可以帶動手表轉動,然而此刻才發現,竟然還能帶動這么大的扇葉,如此風力,大且穩定。
電能的利用,又打開了一條窗。
“當然了。”
“這只是展示,最近不會賣。”
無它。
因為快要到冬天了。
“電網的建設耗時,估計到明年中旬,才能算是覆蓋元城主要地區,屆時,入夏,這件商品才會上市。”
聞聽此言,眾人點頭。
的確。
時值秋末,大家都在加衣裳,誰傻了買風扇。
但卻多了個盼頭。
“雖然冬天賣不了,卻有別的東西可以賣。”
說著。
又一個東西被抬了上來,像一個大箱子,上面有一個個網格,看不出是什么。
接著。
插電。
設備開始運轉。
“大家可以靠近過來,感受一下。”
聞言。
眾人陸續上來。
“暖風?”
“咦!太神奇了!”
他們驚奇的發現里面有熱風,這。。。莫非是電能的又一種用途?
天哪!
不僅能制造涼風,還能制造暖風。
這電能,究竟還有多少他們所不知道的功能?
“沒錯,正如大家所見,電能也能制造暖風,正適合冬天使用,不需要燒木頭,就能讓一個房間暖和。”
“只要有電,就能制熱。”
對此。
大家心頭很是意動。
風扇什么的,明年中旬才能用,而這個制熱設備,很快就能用上。
在家安一個。
比燒炭方便。
“好了,說到這里,大家對于合作建設電網,有什么問題?”
“工業區的發電設備,也算在元城電網內?”
“不,工業區內的一切,屬于我們的資產,只有產品屬于合作范圍。”
一番問題問下來,眾人沒了疑惑。
全數同意。
這個時候,其實大家都上了船,根本沒法下去,而且他們也沒想著下去,心里想著只要電網建設起來。
賣電。
賣扇。
賣暖。
此三項,就能賺很多錢。
“那好!電網事宜就這么定了,之后,我們會出人去各處考察,確定電網的鋪設路線,然后分配任務。”
“各位手下的匠人,按照規劃和設計,建設電網配套工程。”
聽此。
各位點頭,表示贊同。
電網鋪設。
他們不僅要出原材料,還得出工。
電網事宜完畢。
接著。
進入了下一項。
“目前來說,廠區的主要生產力,都和電網的配套設施有關,剩下的那一些產量,主要生產三種商品。”
“第一種,重載馬車。”
“各位目前手里的原材料運輸馬車載重太小,繼續下去,遠不能滿足需求。”
“耽誤生產,因此,我們生產了一種馬車。”
說著。
一輛馬車被牽進來,眾人圍上去。
四輪。
加寬。
加。。超長。
“考慮到道路寬度,車體沒有太多加寬,主要進行了加長。”
“精鋼車軸。”
“重載車輪。”
“這種車輪看似非常笨重,但里面卻是空心的,具有高彈性,而且承載力極強,大家可以上來摸一下。”
聞言。
眾人開始上手。
“軟的。”
“抗壓能力好強。”
心中驚奇,摸著的確是軟的,稍用力還會壓下去一點,但再使勁壓的話,就壓不下去了,反彈力極大。
“這么大,車身就很重了吧。”
“就是!”
有人提出這個質疑,誠然,不如想象中的重,但卻依舊比一般木輪重點。
“重嗎?”
“那大家試著推推看。”
一人上手,推了推車體。
驚奇的發現,推動這車需要的力量,遠比想象中的要小。
“莫非里面有電推動?”忽然一人提出來。
眾人眼前一亮,電能能推動風扇轉動,為何不能推動車輪?
想到這,他們感覺又一次打開了新天地。
“不是!”
一盆冷水潑過來。
“都說了,這是馬車。”
眾人臉一紅,的確,剛才人家是這么說的。
“主要原因,還是里面的軸承。”
正說著,他們看見對方拿出一個大鐵環,然后,手握著外環,另一只手在內環上輕輕的一撥。
“嗡嗡!”
內環使勁轉動,快若無影。
好一會兒。
才停下來。
眾人恍然,原來如此。
軸承的好壞,對于馬車運動的影響有多大,他們很清楚,和眼前相比,之前自家那些車軸,就是渣渣。
手手相傳。
愛不釋手。
親自上手才知道,剛才那一下,人家根本沒有用什么力量,僅僅是普通一推,內環就能瘋狂轉好一會。
聲聲驚嘆,在大廳中響起。
心里盤算,若是加裝到自己馬車上,肯定會省些馬力,如此一來,可以把馬車體型進行一定程度的增加。
“能給我們生產一些嗎?”
“我也要。”
眾人紛紛提出。
臺上之人壓了壓手,集體安靜。
“可以!”
“但不接受除了這個尺寸外的其他型號,因為這涉及調整生產線,十分麻煩。”
一聽,在場毫不在意。
他們本就沒想過別的型號,眼前這個就不錯。
加寬。
加長。
尺寸合適。
只要上面裝飾一下,就能當馬車使用。
隨后,在見識到減震彈簧和轉向輔助裝置后,他們更加喜歡了。
“由于是充氣的,若是受到尖銳物體刺入。”
“砰!”
直接一刀,車胎炸裂。
“它會爆胎,因此,每個車底,會配備兩個備用車胎,一旦損壞,換起來也方便,一般情況無需擔心。”
最后,每個勢力分別預定了十套,主要給自己用。
至于各方商隊,總共預定了一萬套。
多嗎?
不多。
要知道,眼前勢力總數近百,一方才一百多輛,哪能夠用?
要不是產量所限,目前只允許下單這個數,他們想要更多,因為誰都看得出,這東西對運輸業的影響。
兩輪馬車最大的問題就是載重。
因為有相當一部分的重量,壓在馬的身上。
馬兒的承受力決定了運輸重量。
事實上,他們也有四輪運輸車,可是受限于軸承技術,重量一大,四個軸的摩擦力加起來會令人無奈。
眼前,這種優秀到極致的軸承構件,堪稱革命性!
就是有點費鐵。
目前來說,很多車軸都是用木頭,而眼前,直接用精鋼作為車軸,簡直是太奢侈了。
得虧是在元城。
否則。
若是在對鐵管制嚴格的各方本土勢力中,制造這東西,會惹上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