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
冶金廠沒有外人,全是護衛在操作。
盡管那些設備簡陋了一點,但足以滿足所需合金的冶煉需求。
“哐當!”
“嗡嗡!”
冶煉車間噪音不小。
舒甫微微搖頭,設備終究還是落后,卻也沒太在意,反正暫時不追求產量,生產的又不是建筑鋼。
而是特種合金。
利潤高。
用量少。
手下調查過,就目前生產的這種合金,同性能下,成本低一半左右,這代表什么?代表著高利潤。
也就是說,即使按照歐美廠家的成本價賣,自己都能賺不少。
屆時。
拿到訂單后,就去銀行貸款。
買設備?
買廠!
這么一般的設備,成本都能壓下來,沒必要急著更新。
就算要更新,還不如慢慢研發。
至于去哪買廠。
印尼?
歐美?
算了。
放著華夏這么大的市場不去開拓,跑什么歐美,舒甫才沒興趣給印尼和歐美創造什么工業GDP。
不久后,鋼鐵巨鱷的股權會轉移到離岸公司。
接著,以其名義,收購國內鋼鐵廠。
這樣一來,作為外資企業,能享受些優惠政策。
方便操作的同時,還可以避免一些無聊的麻煩。
終于。
一個半小時后,第一爐成品合金冷卻完成。
舒甫拿起一塊,掂了掂,挺重。
這并不是商城冷兵器的材料,而是一個衍生品。
要知道,材料世界浩瀚如煙,錢莊提供的并不單是技術,而是一套完整的理念,原理解釋得清清楚楚。
可以說,一個冷兵器的刀身材料,能衍生出的實用合金何止幾十種。
強度。
硬度。
金屬疲勞。
耐腐。
耐溫。
耐磨。
可根據不同使用場景、使用要求,更改一下工藝,便能生產出優質合金。
很快。
測試結果出來。
優秀!
一切性能滿足要求,剩下的便是制作成樣品去找客戶,印尼肯定是沒啥市場,像樣的工業都沒有。
最好的市場還是華夏。
隨后。
第二爐。
第三爐。
按照計劃,一共要生產出十種合金。
畢竟你一個冶金廠不能只一個產品,而應該是一整個系列。
中午時分。
元城。
舒甫沒有在冶金廠里傻等著,待煉完第二爐他便離開了,坐在馬車上,靜靜看著外邊的異星世界。
半小時后。
馬車進入北區,又半小時,來到一處熱鬧之地。
人頭攢動,有點像是游樂園。
舒甫走下車,一眼便看見了遠處巨大的熱氣球,實在是很顯眼,周圍圍了一大圈的人,收費體驗。
對于眼前的一切,舒甫是絲毫不吃驚。
調查顯示,異星已經開始了科技萌芽。
總有一些人深度思考,進而有所發現。
沒什么稀奇。
這里。
便是這類愛好者的聚集地,八年前,幾個喜歡各種工藝的家族子弟買下來,專門用于交流和展示。
漸漸發展成了一個游覽點,各種新奇事物是亮點。
走在主道,兩邊是各種展示攤位,舒甫眼前一新。
望遠鏡。
指南針。
蠟筆。
折疊椅。
玻璃油燈。
展示的東西比較雜,但都是在異星上具有‘創新’的物件。
忽然。
舒甫停止了一個攤位前,上面放著一個電視機大小的機械裝置,齒輪咔咔轉動,力量輸出到兩個棍子。
“咚!咚!”
棍子十分有節奏的敲擊木板。
攤前站了幾個人,正議論著。
“這有意思,轉動幾下,就能敲好一會兒。”
“就是沒什么用。”
“嗯嗯!”
幾人都只是看熱鬧。
然而,這代表著什么,舒甫很清楚。
只要轉換一下腦子,就能制造出機械鐘,畢竟也就一層窗戶紙的事。
這也是舒甫沒賣機械表的原因。
因為的確不難,無非是讓彈簧的力量緩緩釋放,自己今天敢賣機械表,不出一個月就有可能被仿制。
舒甫目光忽然一凝。
只見攤主正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一點不在意其他人說什么,而在那張圖紙上,舒甫看到了表盤。
秒針。
分針。
時針。
刻度。
一個不少。
攤主這個抓耳撓腮,嘴里喃喃道:
“大的做出來沒問題,但小型化對加工工藝要求太高,成本能控制在幾金,可產量卻難以提上去。”
“唉!”
“算了,先做出個大的時鐘吧。”
聽著攤主的自言自語,舒甫微笑搖頭。
果然不能小瞧了天下人。
舉一反,對于研究了一個技術多年的人來說,真的只是一層窗戶紙。
因為他們會用自己掌握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異星機械鐘的面世,看來不遠了,機械表會慢一點,畢竟要小型化,有點難度,可也不是完不成。
忽然。
舒甫起了一個想法。
打壓科技沒什么意義,因為這里的水平真心不高,實在威脅不了他的生意。
既然如此。
何不支持?
畢竟,以后很多高利潤產品,都需要基礎。
比如想賣用電的,可這里卻沒有電力設施。
想賣柴油和汽油驅動的,可這里不產油料。
總之。
自己不能老是賣小玩意兒,沒有一些基礎,地球九成九的商品都難以在這邊鋪開。
因此。
糾集一些異星技術天才,用其來打掩護,突破一些基礎技術。這樣自己能賺錢的項目,能多很多。
至于會不會資敵?
只是讓其突破一下基礎技術,核心產品當然是自己控制。
十年內,依靠滲透和控制,他要讓這片土地,換個主人。
嚴格來說,這是在資己。
溜達到主道盡頭,便是那個惹眼的熱氣球。
藍紅相間。
水滴倒扣。
下方是一個木欄,幾十根繩子綁在地面,一兩銀子一次,生意還不錯。
“客人,要不要體驗一下?”
“不了。”
舒甫擺手,賣票的只好離開。
就在看熱氣球時,不遠響起了陣陣嗡鳴。
轉頭一看。
舒甫見到了一個。。。直升架?
只見一個不小的鐵籠子內,四個人正在不斷轉動搖把,齒輪旋轉。
齒輪軸上連接兩片巨大旋翼。
“哇!飛起來了。”
“厲害!”
周圍歡呼。
舒甫也投去了驚奇的目光。
挺有意思,利用四個豎向齒輪的旋轉,帶動橫向齒輪,四人揮汗如雨,讓整個鐵籠上升了一米多。
然后就再也上不去了,因為鐵籠邊棱伸在一個槽鋼內,只能上下。
這直升。。架。。。有點費人啊!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