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懸劍傳第四百零二章 扶桑隱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蜀山懸劍傳 >>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二章 扶桑隱術

第四百零二章 扶桑隱術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01日  作者:大明終始  分類: 武俠 | 傳統武俠 | 大明終始 | 蜀山懸劍傳 


大明終始:、、、、、、、、、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獻錢尚父》貫休(唐)

直到此刻,白復才明白為何劍魔不將封印的刀法直接傳給自己,而是讓自己想辦法解除封印。因為玄鐵刀中所藏的刀法不是具體的招式,而是刀意。

刀意跟招式無關,跟內力無關,而是幾種刻骨銘心的感覺,怨憎會、愛別離。情之所起,一往而深……

這種功夫教不會,學不來。經事閱人,閱歷越豐富,領悟越多。

明白此間真味,白復心中苦澀,一刀劈出,蕭瑟寂寥。

在象鼻巨人眼中,這一刀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無招可破。

象鼻巨人吃了虧,不敢小覷,一舉黃金權杖,杖頭對準白復,杖頭鑲嵌的紅寶石激射出一道紅光。

只見刀影蕭蕭,無邊落木隨風而逝,漫天凋零。每片落葉的旋轉都無章可循,將紅光層層疊疊攔截。

一地金黃色的銀杏葉中,白復一襲白衣,橫刀而立。

不等象鼻巨人回過神,白復身形如風,竄入象鼻巨人身后。從巨人腳踝掠過,順勢一刀,砍在象鼻巨人跟腱上。

象鼻巨人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白復仿佛攀巖,沿著象鼻巨人柱狀膝腿盤旋而上,貼身游走。權杖紅光無法施展,射殺無門,象鼻巨人氣的哇哇大叫。

象鼻巨人探頭,尋找白復。白復一個團身空翻,竄上他的后背,一刀斬在象鼻巨人脊柱上。

“咔嚓”一聲,將一根脊柱關節砍出一條裂縫。象鼻巨人疼的齜牙咧嘴,虎尾如鞭,抽向白復。

象鼻巨人粗壯的虎尾力道強勁,所到之處,碎碑裂石,堪稱一把致命的武器。鞭影重重,將白復身形籠罩。

白復旋身一卷,如同江流旋渦,將虎尾卷入刀光之中。巽坎真氣纏繞成麻花勁,如同六把繞旋轉動的鋸齒刀,將虎尾節節吞入絞肉機之中。待象鼻巨人掉過頭時,虎尾只剩光禿禿一小節。

象鼻巨人一聲咆哮,斷尾脫身,雙掌一合,試圖將白復夾在兩扇鐵門之間。

白復快如疾電,在手掌關門之前竄出。順勢躍上象鼻巨人面門。象坐滑梯一般,從象鼻上溜下來。滑至象鼻最窄處,白復玄鐵刀橫切,狠狠一刀,將象鼻攔腰斬斷。

象鼻竟是巨人死穴!

斬斷后,象鼻如漏斗,壓力倒釋,發出‘嗤嗤’聲響。一股氣流倒灌入巨人鼻腔。

象鼻巨人嘶吼一聲,跪倒在地上,捂住鼻端,不斷喘息,仿佛不能呼吸。

象鼻巨人顧不上打斗,丟下白復,踉踉蹌蹌奔向船型棺槨。掀開棺蓋,跳入棺槨內,將整個身體埋入水汁一般的黏液里。隨即關上棺蓋,指尖輕觸棺蓋內板。只見棺槨蒸汽升騰,紅藍綠諸色光芒不停順向流轉,頗為詭異。

機不可失!

白復顧不上好奇,飛身上蓋,摘下黑衣人放置在金箔紋飾上的夜明珠。

沒有光芒照射,金箔紋飾再次懸浮在棺槨上方,十二道象牙狀弧形芒紋緩緩旋轉,太陽神鳥逆向飛行。

白復躍上高大的青銅立人,學著黑衣人的手法,緊握輻條,逆向轉動青銅圓環,直至不能轉動為止。

白復封死棺槨,這才長舒一口氣。白復走到黑衣人首領面前,正要解開其穴道,嚴加拷問。

洞窟開始搖晃,頂部倒懸的石鐘乳一個接一個嘩啦啦墜地。

“不好,洞穴要垮塌了!”

白復毫不猶豫,一把抓住黑衣人首領,旋風般沖向洞外。

剛沖到洞口,身后一股氣浪涌來,白復拎住黑衣人,雙臂一張,象大鳥一般飛身而下。身后洞穴隨即崩塌,落石將洞口牢牢堵上。

手中拎著一人,白復身法沒有平日靈活。每落數丈,足尖在巖壁一點,減緩下墜速度。

白復一聲長嘯,呼喚阮氏兄弟。阮氏兄弟已在崖下等候多時,操舟疾馳而來,泊在白復身下。

白復一個盤旋,穩穩落在舟上。

回到夔州,白復開始盤問黑衣人首領。刑訊逼供,白復現在可是一把好手。倭賊起初自詡東瀛武士,硬漢鐵骨,一心求死,打死不招。但在白復毛骨悚然的手法下,心膽俱寒,無所不從。

此黑衣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在武侯祠劉備墓,抓走白復和唐離的扶桑人北條衛門。

白復終于找到唐離的線索了,急切問道:“你們把唐離抓到哪里去了?”

北條衛門聽了半天,才弄明白唐離是誰。他戰戰兢兢回答道:“唐離是唐門世子,雖被我們挾持,但不敢怠慢,一直好生招待。

我們本想將他帶離巴蜀,在洛陽一帶落腳后,用來和唐門交換條件。沒想到剛出益州,就被人救走了。至于他為何一直沒回唐門,我們不得而知。”

白復忙問道:“何人將其救走?”

北條衛門回憶道:“是個美艷的苗疆姑娘,好像是五毒教的人。對了,唐離認識她,兩人熟識。”

白復心念一動,心道:“難道是她,不會這么巧吧?可是唐離獲救后,為何不回唐門?”

白復百思不得其解。

隨后的審問中,白復得知唐愷的下落。唐愷深知背叛唐門的后果,不敢久居中原。在長安待了數月后,他跟隨扶桑的遣唐使,東渡扶桑,得到倭國天皇的熱烈歡迎。

唐愷將許多唐門制造兵器的方法敬獻給天皇,天皇大喜,將其奉為天照大神護法,尊為倭國國師。

唐愷自小聰慧武勇,根據手中一卷《武侯神策》記載的獨門功夫——五行遁術,結合唐門暗器功夫,開宗立派,創造新的一種功夫——隱術!隱術被扶桑武者尊為無形術,分為‘飛行術’、‘暗器術’、‘施毒解毒術’三絕。

唐愷根據唐門暗器秘本,設計出撒菱、隱刀、吹矢、隱杖、手甲鉤、水蜘蛛、苦無、聞金、坪錐、問外等獨門暗器。

在得到天皇重金支持下,唐愷效仿蜀漢丞相府校事司職能,以伊賀、甲賀、紀伊、武藏、甲斐為基地,替天皇訓練了一支神秘部隊,培養了一批刺客,為天皇從事秘策、破壞、暗殺、收集敵方情報、攪亂敵方基地等種種隱秘活動。

這批刺客神出鬼沒,為天皇立下赫赫戰功,被天皇譽為“隱者”!

不過,唐愷在根據道家典籍《抱樸子》創設內功心法時,出現了偏差。

晉代葛洪《抱樸子·內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記載:“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所以,‘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

可是唐愷在抄錄這九個字時,把“陣列前行”誤抄成“陣列在前”,所以唐愷所創隱術的九字真言就變成了‘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

正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唐愷所創隱術,一字之差,導致最終未能進入武道化境,僅停留在格斗武技階段。這是后話,這里按下不表。


上一章  |  蜀山懸劍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