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懸劍傳第一百二十五章 各有心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蜀山懸劍傳 >>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各有心思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各有心思


更新時間:2021年01月06日  作者:大明終始  分類: 武俠 | 傳統武俠 | 大明終始 | 蜀山懸劍傳 

主題模式:

恢復默認

作者:大明終始

更新時間:20050918:23


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扁舟岸側,楓葉荻花秋索索。細想前歡,須著人間比夢間。

——《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歐陽修

永王回到府邸,將謀士薛鏐請入內書房。

永王深鞠一躬道:“先生所料無差,楊府也在選邊站隊,一切皆如先生所言。”說罷,將今日情況細細講述一遍。

永王道:“始料未及的是楊府冒出位養女,談及婚嫁。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權且答應下來。如有先生覺得不妥,我再找機會推脫。”

薛鏐認真聽完,一縷長髯,道:“殿下當機立斷,決策正確。若殿下成為九五之尊,區區一個女人又算什么!此女的來歷,我會派人調查。但無論此女為何人,楊家一而再,再而三地開出條件,正說明楊家看好殿下,愿意把寶壓在殿下這邊。”

永王聽罷,這才放心。

聊到過繼給貴妃的細節,永王嘆道:“唉,想到之前稱楊氏為弟妹,以后要改口為母妃,當真有些羞臊,心有不甘。”

薛鏐笑道:“殿下多慮了,大丈夫行事能屈能伸。淮陰侯尚且受得了胯下之辱,更何況是奪嫡之爭!”

永王道:“我按先生之前所教,表示若現在就過繼為貴妃嫡子,恐被諸皇兄所不容,所以借此退后一段時間。”

薛鏐道:“殿下英明。此刻朝廷正是微妙之際,若貴妃立殿下為嫡子,爭儲之意太過明顯,有三不妥。首先,陛下會懷疑殿下勾結外戚,定不容于陛下。其次,太子與殿下交好,一旦現在立嫡,必然與太子交惡,將來,東宮勢力就無法收歸殿下所用。最后,諸皇子必以殿下為敵,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啊!”

永王點頭稱是。

薛鏐道:“奪嫡最忌諱鋒芒畢露、操之過急。歷朝歷代,若皇子流露出奪嫡野心和欲望,在百官中大樹朋黨,就會觸犯天子的逆鱗!

太宗皇帝當年欲廢黜太子李承乾,對魏王李泰鐘愛有加。文武百官見勢,紛紛投靠李泰。李泰不但不韜光養晦,安之若素,反而大張旗鼓、蠢蠢欲動,大有志在必得之勢。

黃門侍郎韋挺、杜如晦胞弟——工部尚書杜楚客為魏王李泰奔走騰挪,拉攏腐蝕朝廷重臣。

柴紹之子、駙馬都尉柴令武和房玄齡之子房遺愛等權貴二代,為獲得擁立之功,紛紛靠攏在魏王身上。出人捐錢,謀劃策應。

短短幾年,李泰門人遍布朝野,魏王黨橫空出世。一時間,朝野上下,‘太子即廢,魏王賢德’之聲不絕于耳。

魏王一黨插手朝局,遴選六部要員的行動很快引起了太宗皇帝的警惕和憎惡。

關鍵時刻,太子謀逆,正是魏王入主東宮的大好時機,李泰急不可耐,亂了方寸,竟然威脅恐嚇自己的胞弟——晉王李治:“你歷來和元昌友善,如今元昌已被處死,你難道就不擔心自己的腦袋?

這句狼子野心的話,讓太宗皇帝相信了,長孫無忌、禇遂良等一眾元老的諫言:“魏王為了爭位,不惜骨肉相殘。一旦君臨天下,一母同胞的李承乾和李治定會被斬草除根,以絕后患。”

太宗皇帝最終下定了決心:廢黜魏王,立晉王為儲君!

自古奪嫡兇險萬分,有進無退,不可不謀劃萬全。”

永王聽完,唏噓不已,道:“奪嫡步步驚心,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薛鏐道:“魏王不知韜晦,將大好局面丟棄。我們要吸取他的經驗。其一,韜光養晦,低調行事,不要給圣上結交朋黨口實。

其二,盡力辦好圣上交辦的差事。圣上既然讓你管理武進士,殿下就應該天天泡在北衙武學和西內苑,督促這批武舉勤學苦練。這批武舉是圣上未來軍隊的核心棋子,圣上讓殿下管理,大有深意。殿下將心思花在武舉上,一來報答圣上的信任,二來,殿下可以統領身份,建立在軍中的人脈。這一點,對殿下君臨天下至關重要。關鍵時刻,這批武舉就有翻云覆雨之功!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因讖言一事,圣上對天下掌兵大將和皇子都格外警惕、提防,殿下可奏請高力士為這批武舉的監軍,協助殿下管理皇城內的這只奇兵。如此一來,圣上才可放心將軍權給你。”

永王聽完,不住點頭。

薛鏐正要起身告退,突然想起一事,道:“這批武舉中,有一個叫白復的少年被圣上勾掉了。不知此事,殿下是否知道?”

永王道:“我知道此事。此人在元夕夜救下太子一子一女。卻因得罪李林甫之子,被李相、吉溫等人誣陷,成為太子私養死士的罪證。哼,我三哥私養死士?天大的笑話!無稽之談!只可惜這少年,因此事被父皇猜忌,反受拖累,仕途無望。”

薛鏐道:“此少年被構陷,滿朝文武皆知,圣上神武睿智,焉能不知?就是想觀察太子如何表現。只可惜我們這位太子,謹慎有余,膽氣不足。白復乃其子的救命恩人,倘若在朝堂之上,公開出手搭救,為其平冤,反倒顯的清白坦蕩,心胸寬廣,任誰也說不出什么。反之,知恩不報,畏手畏腳,反倒被圣上猜忌,正中李相下懷。”

永王深表同意,但不知薛鏐為何看重白復。李璘道:“先生,我有一事不明。這天下被冤枉的人多了,這少年一介布衣,我們皇室還冤枉不起嗎?”

薛鏐道:“白復此人,看似一介布衣,實際上大有文章可做。”

永王道:“哦,愿聞其詳?”

薛鏐道:“此人在長安,有徐太傅照拂,就拿到了門閥貴族的一票。更重要的是,此人和川幫姜幫主有莫大淵源。有了川幫的支持,就等于得到整個巴蜀武林和財閥的支持。就憑這兩點,這少年就足以攪動朝堂。我們要趁著其他皇子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之前,將此少年籠絡到咱們麾下。”

永王受教,長身一躬,道:“本王何德何能,竟得先生青睞,實乃上天對我李璘的厚愛。下一步該如何施展,還請先生教我!”

薛鏐沉吟良久,道:“爭是不爭,不爭是爭!”


上一章  |  蜀山懸劍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