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說
“要不讓你阿嫂去我那里?”冷菡打商量的說道。
上次劉師傅回來后,就一直對秦王氏的廚藝贊不絕口,一直想再與秦王氏切磋一下廚藝。
再加上這次的鵝肉就是秦王氏弄的,雖說是第一次按照夏珊珊的說法做,可是手法卻很熟練,一看就是已經與夏珊珊之間培養出了默契。
“這個事情要看我阿嫂的,我沒辦法做主。”
“那就行,那我去問問你阿嫂。”得了夏珊珊這話,冷菡興高采烈的去找秦王氏。
說明來意后,秦王氏一愣,受寵若驚道:“我,我瞎弄的吃食,哪里能跟酒樓里的比啊。”
“小嫂子,你太謙虛了,我這嘴可是吃慣了好東西的,都覺得你做的好吃,那還能有假嗎?”冷菡指了指自己的嘴,她的嘴就是最好的評委。
“可,可是……”秦王氏還是有些猶豫,家里的漢子,還有孩子,她都不放心,更何況還有種植的蔬菜水果也要人操心。
“小嫂子,你就當是去指導的,我給你付工錢,一天十兩銀子怎么樣?”冷菡伸出手指說道。
秦王氏連忙擺手:“這,這怎么行!”
夏珊珊一直都在一旁聽著,見狀腦海中一個點子一閃而過。
“阿嫂,你就答應她吧,云兒有我們照看,不用擔心,家里就更不用擔心了,我大哥在呢。”她看得出秦王氏其實是想去的,這次是證明秦王氏的機會。
夏珊珊覺得他們的大白鵝味道肯定不會比鴨子差的,只是這做法,跟鴨子還是有點不同。
想要打開這個市場,首先菜譜不能少,秦王氏去‘一家酒樓’以后可以成為一種常態,只是去的就不止是‘一家酒樓’了。
最后秦王氏答應了冷菡,秦王氏這一去不知道要幾天,秦石不放心,再加上那些鵝需要人送,冷菡的馬車可放不下,于是他們夫妻二人,就一起去了一趟鎮上,也不久說好三天的時間。
這次秦王氏他們的親臨,變成了一種模式,也為夏珊珊他們的大白鵝市場打開了帷幕。
再加上柳浩軒走之前交代的縣衙的衙差督促此事。
夏珊珊在全村推廣養鵝,而其它村落則早早被柳浩軒早熟種植耐旱的農作物。
夏珊珊這邊一推廣養鵝,那鵝的吃食就劇增,紅薯藤成了最搶手的農作物之一。
一時間整個玉石鎮的百姓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那些大白鵝則在冷菡的幫助下銷向了各地。
再加上養鵝的周期短,從孵出到長成成鵝,也就一個月左右,四十天的樣子,玉石村也從一個原本荒廢的礦石地,變成了個鵝村。
夏珊珊除了幫秦王氏開發新的菜式,就是想法設法的把大白鵝做成其它的吃食,什么醬板鵝,鹵鵝,燒鵝,她都有弄。
最受歡迎的還是醬板鵝,都成了玉石村的標志性食物了。
但凡有來玉石村做客的,村民就會送客人自家自制的醬板鵝,然后一傳十十傳百。
醬板鵝真成了玉石村的標志,現在的人提起玉石村,那都是:做醬板鵝的那個村子。
新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