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艾格隆的鼓勵和授權、“濟世救人”的決心,以及內心深處的一絲忐忑不安,艾格妮絲久違地踏出了自己隱居的莊園,悄然來到了巴黎。
巴黎并不是她出生的地方,但畢竟是她從小長大的地方,所以她對這座城市自然極為熟悉,可是隨著跟隨皇帝陛下遷居到楓丹白露附近以來,兩年多的時間里她回巴黎的次數居然屈指可數,所以這座城市的熱鬧喧囂,對她來說居然有點陌生。
為了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紛擾,她刻意輕裝簡從,不過即使如此,聲勢仍舊不小,浩浩蕩蕩的馬車隊伍所經過的街道,行人們紛紛都投過猜疑的眼神,想要猜出厚厚的窗簾之內到底是哪位大人物悄悄駕臨首都。
首先迎接她的,是基督山伯爵和他的副手莫爾尼伯爵。
馬車聽到了他們的秘密辦公基地里,然后兩位伯爵都以最隆重的態度覲見她。
畢竟,艾格妮絲也算是他們的“二國母”了,那可不能怠慢。
在他們行禮的時候,艾格妮絲反倒是揮了揮手,示意他們不必如此拘束。
“埃德蒙,現在巴黎的情況到底怎么樣了?”她直接就開門見山。
“情況不是非常樂觀,根據我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疫情正在蔓延,而且有失控的跡象。”伯爵臉色凝重地回答,“艾格妮絲小姐,自從陛下命令我關注之后,每次有疫情上報,我都在巴黎的地圖上標識了位置,您請過目。”
說完之后,他把艾格妮絲引到了一面墻壁旁邊,而墻壁上,正掛著大比例的巴黎地圖。
艾格妮絲抬頭一看,發現地圖上密密麻麻已經都是紅點,尤其是貧民聚集的城東和城北地區,更是觸目驚心,光是看著這些紅點就足以想象得到情況已經有多么危險。
接著,她又下意識地往自己娘家所處的圣日耳曼區看了過去。
非常合情合理的是,這里的紅點非常稀少——畢竟,豪宅林立的地方,人口比密集區要稀疏很多,而且衛生條件也有極大差別,疫情自然影響也最小。
艾格妮絲下意識地放寬了心,畢竟這說明父母和家人目前還沒有太大影響。
但是馬上,她又為自己的這一瞬間的“慶幸”而感到有點羞愧,現在這么多人在飽受折磨,自己怎么能夠慶幸起來呢?
她改變不了世界上的貧富差距,也無法讓所有窮人擺脫悲慘的生活,但作為“既得利益團體”的一員,尤其是現在還是最頂層的一員,她堅信,自己有義務去做點什么。
而現在,就是“做點什么”的時候了。
這一刻,她內心當中的決心變得越發堅定了起來。
“看樣子,情況已經很嚴重了……”她輕輕嘆了口氣,“埃德蒙,那我們就得全力以赴了!”
埃德蒙點了點頭,然后看了看自己旁邊的副手。
莫爾尼伯爵心領神會,他立刻就走到了艾格妮絲的旁邊,“女士,我們的人已經為此動員了起來,而我現在將會拋開所有其他工作,專職配合您,所以您有什么需求的話,盡管來使喚我們吧——”
“嗯,那就勞煩您了……”艾格妮絲點了點頭。
然后她再問,“對了,政府和教會那邊,現在已經知會到了嗎?”
“我們都已經提前知會了。”埃德蒙連忙回答,“他們也答應全力配合您——不過,您最好親自和這兩方的頭面人物溝通一下,這樣才能更加順暢合作。”
“那你就給我安排吧……盡快!”艾格妮絲也沒有推脫,直接就下了命令。
此時的她,還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要付出多少艱辛努力,但是她已經一往無前,這不是生死決斗,也無關個人榮譽,但是這比她迄今為止所做出的任何事加起來都要重要——那就是在死神面前,盡可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對她來說,這甚至像是在“救贖”自己已經充滿了罪孽的人生。
雖然刻意保持低調,但是因為她身負著的重要使命,以及艾格隆背后的托舉,所以她還是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
首相塔列朗親王因為年事已高而且老態畢露,所以現在越來越少地參與到公開活動當中,他也不打算為疫情這點“小事”而浪費太多精力,所以他把配合艾格妮絲的任務,交給了塞納省高官兼巴黎警察局長菲力貝·朗布托伯爵來處理。
在這個年代,巴黎市并沒有市長,市政和治安,就是由塞納省高官兼巴黎警察局長來全權負責,而在他之下,市內又分為12個區,每個區都有一名區長來負責,所以首相大人就等于讓巴黎的行政體系全面配合艾格妮絲了,這倒是給足了皇帝面子。
而這位菲力貝·朗布托伯爵倒也值得一說,他原本是南方的舊貴族家庭出身,大革命之后家族雖然遭遇到了一些沖擊,但是很快他們一家就投靠到了拿破侖的麾下,并且成為了帝國的行政官僚。
眾所周知,拿破侖皇帝就喜歡投靠他的舊貴族,他也不例外,在皇帝的關照下,他年紀輕輕就參加了國務委員會會議學習行政管理,并負責在歐洲的幾個外交使團。到了1813年,他剛剛才30歲出頭的他甚至被任命為了重要的盧瓦爾省高官,可謂是前途無量。
原本,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可以慢慢在帝國龐大的行政官僚組織當中逐步上升,并且因為自己的年齡優勢,而獲得進入內閣成為大臣的機會,只可惜當時日薄西山的帝國卻中斷了他的仕途。
不過,即使如此,在1815年拿破侖從厄爾巴島上殺回法國時,他還是選擇了效忠皇帝,被任命為了南方的加龍省高官。
正因為如此,他在1815年帝國再次覆滅之后也遭遇了牽連,好在畢竟是舊貴族出身所以沒有受到過于嚴厲的清算,只是被迫退出政壇隱居。
但即使如此,他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政治態度,他公開贊揚皇帝對國家的治理,并且表示自己從他那里受益良多。
這種政治態度讓他一直被波旁王家所嫌忌,然而卻也讓他贏得了聲望,于是在1827年他靠著人們對帝國曾經的懷念以及對保王黨的厭棄,當選了家鄉的議員,居然又回到了巴黎。
在1830年的政治動蕩當中,他自然就順理成章地站在了波拿巴家族一邊,在所有投票當中都堅定支持二世皇帝和塔列朗首相,也正因為這份“過硬”的政治態度,他被首相投桃報李,放到了如今的高位上,轉眼間又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政治明星。
15年的蹉跎,讓曾經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變成了50出頭的中年人,不過即使如此,他內心中的志氣和銳氣還是沒有被磨滅,他依舊想著要有所作為,就算不能青史留名,至少也要實現最大的個人價值,順便造福整個國家。
正因為如此,在被任命為塞納省高官兼巴黎警察局長之后,他開始大刀闊斧進行了市政改革,疏浚河流,清理淤泥和垃圾,并且努力試圖改善各種基礎設施,雖然短短兩年時間還不足以發生什么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至少卻已經讓上面和下面都看到了他的能力。
而這一次的疫情,又成為了對他的一次重要考驗,他必須要跨越它。
正因為如此,在得到了首相閣下的命令之后,他又驚喜又錯愕。
驚喜的是,剛剛爆發的疫情就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重視,那意味著國家勢必會投入更多資源來進行防治,大大減輕了他的壓力;但錯愕的是,陛下派過來全權處理此事的“防疫委員會總辦”,居然是他的情人艾格妮絲女士……
朗布托伯爵對艾格妮絲小姐并沒有什么惡感,也不覺得皇帝有一個或者幾個情婦是什么問題,但是,在這么生死攸關的問題上,他居然把重任托付給了一個才剛剛二十歲出頭的情婦,實在讓人有點無語。
廿一小婦人,何以成大事?他不止一次在心里腹誹。
不過,既然這是陛下和首相閣下的決定,他當然不敢把內心的情緒表露出來,他只能默然接受了下來。
而且,陛下雖然年輕很輕,但是登基之前、登基之后的種種作為,他都看在眼里,他相信陛下不是一個輕浮孟浪、不知輕重的混小子,至少從未在國家大事上面開過玩笑——所以,陛下這次的做法,應該也有他的道理。
另外,對他來說,既然擔任了這個職位,那么防疫既是他個人的職責所在,又事關市民的生命,只要能夠達成目標,就算上面給出了什么不合理的安排,他也應該承受下來。
如果女士只是把這當做一場好玩的游戲,或者說一種博取個人聲望的手段,那么他也愿意配合,甘當背后的綠葉,默默干實事。
他對艾格妮絲的期待很低,只要女士和傳聞當中一樣平易近人,不會情緒化地瞎折騰人,平白無故給自己的防疫大業造成太多干擾,他就完全滿意了。
艾格妮絲在來到巴黎見到基督山伯爵之后,沒有耽擱時間,馬不停蹄地就趕到了朗布托伯爵的官邸。
于是,兩個人在伯爵的辦公室里第一次面對面了。
正如前面敘述所說,1815年之后伯爵一直隱居在外省老家,對巴黎的情況不甚了了,他自然就沒有和艾格妮絲一家有過來往,更沒有聽說過艾格妮絲的事跡。
1830年之后,雖然他已經“入朝為官”,但對艾格妮絲也只是遠遠地見過幾面,實在談不上有什么交情。
但是,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都不會傻到得罪陛下身邊正得寵的愛姬,他當然也不會做這種自毀前程的蠢事。
正因為如此,他對艾格妮絲,只能采取審慎的恭敬態度,把懷疑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絕不表露半分。
“女士,很高興見到您。”他一邊說,一邊讓人端上了咖啡,“在這個艱難時刻,您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希望和鼓勵。我深信,在您的領導之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災禍……”
在他夸贊艾格妮絲的同時,旁邊還有秘書和其他市政官員,所有人都面色嚴肅且恭敬,而且都是低頭大氣也不敢出的樣子。
明明自己年紀和對方的女兒差不多大,但是這些人卻對她畢恭畢敬,好像她是什么了不起的人一樣,而本性質樸的艾格妮絲,此刻心里卻滿是尷尬,非常不好意思。
因為她知道,自己無論才識還是辦事經驗都遠遠不如面前的任何一人,人們對自己如此恭敬,無非只是因為自己沾了皇帝的光而已,本質上不過是“狐假虎威”罷了,這完全不讓人感到驕傲。
而且,她真的想象不出來,艾格隆和特蕾莎兩個人,是怎么好意思面對這么多年長者們畢恭畢敬的場面的——不過,也許出生于皇室的他們,從小就習慣于這種尷尬吧。
可是她卻沒有那一份心理素質,更不覺得這是什么理所當然的事。
于是,她立刻就搖了搖頭,“您過獎了。我并沒有什么杰出的能耐,在具體事務上,肯定也不如您和您的部下們精熟,所以并非我來領導你們,而是你們幫助我,一同去拯救人們的生命。我所能夠帶給大家的,只有百折不撓的勇氣,以及對人民的熱愛……如果接下來有什么可以教導我的事,我請您不吝賜教,千萬不用擔心什么人情世故上的問題,只要能夠拯救人的生命,我是絕不會在乎什么冒犯的。”
艾格妮絲這番話,倒是讓伯爵有些吃驚。
按理說來,君王的“側近”們,往往會恃寵而驕、盛氣凌人,然而艾格妮絲小姐卻和這種印象大相徑庭。
看來傳言非虛,她確實是個很好相處的人……就算是演的,至少也可以說明,她真的是想要幫忙抗疫而不是來添亂的,這就夠了。
于是,他的精神也陡然振奮起來。
“陛下如此天縱英才,您在他身邊肯定所獲良多,我怎么談得上教導您呢?只不過,在具體的事務上,我們確實具有更多的基層經驗。如果您需要幫助的話,我們會全力配合的。”
在最初的碰頭之后,艾格妮絲和政府一方建立了初步的聯系,彼此之間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并且還得到了全力配合的允諾——至于這種允諾到底有多大的力度,那還有待觀察,不過不管怎么說這都是好的開始。
而接下來,就是搞定教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