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科技庇護所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戰艦首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我的黑科技庇護所 >>我的黑科技庇護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戰艦首航

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戰艦首航


更新時間:2021年02月01日  作者:瀟瀟的小白  分類: 科幻 | 末世危機 | 瀟瀟的小白 | 我的黑科技庇護所 


藍星到火星直接的距離,最近的位置是在五千五百萬公里,最遠距離是在四億公里,

而小行星級貨運飛船的最大航行速度是400kms,蜂鳥級驅逐艦的飛行速度是550kms,攫欝攫

這就表示,小行星級飛船從藍星飛往火星,最長只需要十天時間就可以到達,最短只需要一天半,

而蜂鳥級驅逐艦的時間是一到八天,

比起彗星級飛船而言,這個速度已經有了質的提升,

而此時是2022年的4月1日,火星距離藍星有著1.8個天文單位的距離,換算下來就是2.7億公里,

那么即使是小行星級貨運飛船,也只要七天時間就可以從火星返回藍星,蜂鳥級驅逐艦只需要五天,

而且此時的的木星距離火星只有大約4.5個天文單位的距離,也就是七億公里,

不過這次的試航陸晨并沒有打算去木星看看,

這次準備直接前往小行星帶,拿一些小行星作為測試,

不過這次的測試只有蜂鳥級驅逐艦前去測試,測試的項目有近防炮,主炮,導彈雨等,

而貨運飛船則是直接從小行星帶拖著一顆最大直徑有著10km的不規則小行星飛往藍星,厺厽頂點

這顆小行星是陸晨早已看中的一顆小行星,

從外觀上看,就像一個粗糙的大錘,

零通過探測,已經大致知道了這顆小行星的組成,

這顆小行星的總質量大約在三萬五千億噸重量,上面最多的就是鐵和鎳元素,不過還有大量的銠,鎂等金屬,

另外在上面還發現了大量的冰塊,初步估計可以提煉出將近1000萬噸的水,

又因為形狀的原因,將其命名為“鐵錘”

這顆小行星只比之前撞擊藍星的小行星小五分之一左右,

想到這里,陸晨就覺得世界變化真快,

兩年前的時候,別說比這大五倍的小行星了,就是現在選擇的這顆小行星,一但飛往藍星,都會讓藍星緊張的不得了,

而現在,這種規模的小行星已經可以對它任意揉搓了,

不過沒有這場災難,也不會催生這么多的科技發展,

話不多說,轉過頭來看向火星基地,

此時兩艘飛船經過一個小時的加速,已經達到了各自的巡航速度,

很快,兩艘飛船就達到了小行星帶,

此時在小行星帶邊緣,小行星級飛船開始遠離驅逐艦,前往預定的小行星鐵錘,

而驅逐艦則繼續前往預定區域進行測試,

小行星級飛船繼續往目標航行,中途遇見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小行星,

不過都被艦載人工智能操作飛船躲了過去,

至于那些實在躲不過去的,就直接操縱近防炮直接擊碎,

畢竟雖然說是近防炮,但是攻擊距離也有上萬公里了,

等靠近目標之后,人工智能控制飛船和小行星處于相對禁止狀態,

然后后方艙門打開,機器人開始將一些設備運往小行星上面,

因為這顆小行星的飛行速度在300kms,比飛船的速度要小很多,

所以這次的飛船里面攜帶了八臺四代離子發動機,巘戅頂點戅

將這些發動機安裝在小行星的八個方向上面,

然后拿著幾根十米粗的鋼纜,將其固定在飛船和小行星上面,

陸晨在月球也在看著這場施工,看到一切都完成之后,命令飛船找好角度,開始同步啟動飛船和小行星上面的離子發動機,將小行星推離小行星帶,

得到命令之后,飛船開始調整角度加速,

同時小行星上面的離子發動機也開始在人工智能的控制些啟動,通過多角度的協同,給小行星施加不同方向上的力,

從陸晨這邊的攝像頭,可以清晰的看到,“鐵錘”小行星開始改變方向,脫離了原本的軌道,并在飛船的拖拽下,飛出小行星帶,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因為這個小行星帶里面,小行星的彼此距離都很遠,

但是還是會有一些細小的小行星飛過,

為了保證小行星可以正常脫離,飛船上面的近防炮開始清除這些威脅,

隨著時間的推移,飛船拖拽這小行星調整好了角度,已經開始漸漸加速飛往月球基地,

而到了這個時候,基本上這次的小行星捕捉行動就算完成了,

而這次成功之后,下一步的計劃就是多艘飛船聯合,將“谷神星”從小行星帶里面給拽出來,送到月球,

而谷神星上面也有著大量的水資源,液態水和冰塊都有,

不過之前科學家推測谷神星里面還有尚未冷卻的內核,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許過幾個月就可以知道了!

“零,在藍星附近靠近太陽的地方,繼續建立四座大型的太空冶煉工廠,

以現在的飛船速度,每三個月下線50艘小行星級飛船,區區一座太空工廠可不夠用,我們要加大產能才行,

然后第三批飛船下線后,攜帶一批物資設備,前往冥王星建立太陽系外圍防御圈!”

看到這次的飛船測試成功,陸晨也開始了早已準備好的太陽系防御圈計劃,準備在八大行星和冥王星上面建立大量的路基防御武器,

這也是早已和龍國確定好的方案,

武器方面由龍國提供,而且安裝和操作人員都由龍國提供,

由于陸晨的飛船建造速度非常快,所以運輸任務就交給了陸晨,

對于這樣的分配,陸晨也沒有異議,畢竟自己可以說是純機械化生產,就沒招過工人,

而且作為一家在龍國注冊的私人公司,也沒有招募軍隊的權利,

所以自己的都是一些機器人,執行方面是一把好手,但是說到戰術思維方面,那就是個智障,

看完貨運飛船,陸晨又看向了驅逐艦,

攫欝攫。雖然總得來說,驅逐艦的噸位只有三萬噸,但是星際時代并不是噸位大就可以的,還要看裝甲,攻擊,速度,靈活性等等,

不說別的,就這一艘驅逐艦,主炮一發就可以將小行星級飛船報廢掉,

而以驅逐艦的能源來說,至少可以發射一千發離子主炮,

其內部采用的氫燃料電池組,由10個大型氫燃料電池組成,可以支持驅逐艦在一光年范圍內巡邏,

此時的驅逐艦已經靠近了目標區域,

在這片區域內,小行星數量稍微密集一點,整個區域的直徑在一個天文單位的長度,也就是1.5億公里,

巘戅戅。來到這片區域之后,驅逐艦上面的主炮就開始充能,然后瞄準了前面的一個小行星上面,

等到進入射程之后,主炮立即發射,

在昏暗的宇宙空間中,兩個綠色的帶電離子團從驅逐艦主炮口快速射出,飛往了小行星,

而專攻主炮使用的氫燃料電池的監測模塊里面,可使用電力少了千分之二,

因為主炮是兩聯裝主炮,一次發射就是兩發離子炮彈,

所以實際上的發射次數就是每座主炮500發,一共六座主炮,就是六塊電池,

再加上供給飛船飛行的能源,一共16塊氫燃料電池,

最初的設計,陸晨是打算使用核電站進行供能的,但是因為核電站太占地方了,就換了氫燃料電池,

此時,離子炮彈經過飛行之后,擊中了飛行軌跡上面的小行星,

當即這顆小行星就被擊碎,每塊碎片邊緣都有被融化的跡象,而且一些沙質表面已經被燒成了玻璃,在遠處太陽的照耀下,開始反射太陽光,

這一炮直接讓這顆小行星的星等上升了一點點,

看到這個威力,陸晨也很滿意,別的不說,就這一炮,估計那批艦隊里面就沒有可以抗的下來的,除非他們研發出來了離子護盾,

不過陸晨也考慮到了這種情況,在設計之初,就預留了激光炮的更換口,

況且離子護盾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不可能一直開啟,

實驗玩主炮威力之后,接著就是中程導彈,

隨著兩邊的發射井打開,里面的東風41改直接被彈了出來,然后尾部離子發動機啟動,開始飛往目標,

這次還是剛剛的小行星,雖然已經被炸碎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大碎塊的,

經過一段時間飛行之后,導彈成功擊中了這些碎塊小行星,

只見一個小太陽出現在遠處,這幾顆當量在1000萬噸的核彈爆發了,

厺厽。而陸晨早已戴上了準備好的墨鏡,畢竟是高清攝像頭,光還是很強烈的,

由于宇宙空間的空曠,沖擊波很快就到達了驅逐艦這里,

由于沒有開啟引擎,所以只是被沖擊波推著往后退了一點,

不過因為噸位很大,所以沒有多大影響,

這次的武力測試基本上就差不多結束了,畢竟艦載武器不是特別多,

至于速度和靈活性測試,速度已經可以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二了,暫時也夠用了,

至于靈活度,那就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測出來的,總不能來個太空漂移吧!

最后的裝甲,還真的只能防御一些藍星上面的常規武器,想核彈,離子炮,激光炮都防御不了,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情況,陸晨也很想要科幻電影中的能量護盾或者能量裝甲這種東西,

可惜科技限制,暫時實現不了,

在基礎測試完成之后,陸晨命令驅逐艦返回,然后在火星基地待命,

然后查看了一下小行星級飛船的情況,發現還有七天才能到達,就先去忙別的事情去了,


上一章  |  我的黑科技庇護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