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科技庇護所第十五章 安裝電網以及閉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我的黑科技庇護所 >>我的黑科技庇護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安裝電網以及閉關

第十五章 安裝電網以及閉關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31日  作者:瀟瀟的小白  分類: 科幻 | 末世危機 | 瀟瀟的小白 | 我的黑科技庇護所 


6月2號,陸晨起床后洗漱一下來到庇護所外面,查看了一下啊圍墻的凝固程度后,預計還有兩天就可以凝固了,至少表面可以站人了,陸晨準備以上面的鐵片為基準,開始加裝鐵絲網以及電線,然后通上電之后就可以擋住一部分人了,如果有人想從上面翻墻而入,那么至少要把電線剪斷,一旦剪斷,庇護所內部就會報警,這樣就知道來著不善,大門采用的是合金大門,普通手段開門是不起作用,準備編寫程序,只能通過電子密鑰開啟,而且斷電后直接鎖死,除非暴力破拆,否則別想打開,而且準備在程序里面加一道,一旦遇到黑客入侵后,權限變更之后就會直接重新崩潰,然后大門斷電,最后就是自己的庇護所內部準備了一些武器,準備拖延時間。

一旦遇到入侵,如果覺得自己阻擋不了,那么陸晨就會直接向官方報警,然后在庇護所內部拖延時間等待支援,如果最后不法分子跑了,那么自己在事后可以根據這些人的破門手段加以針對性的改造,提高安全性。

隨后,陸晨在安裝完成之后進入了庇護所,然后開始制造服務器群組,先建立一個機房,而且房間需要大點,這樣方便以后擴建,目前來說利用機柜里面的風扇散熱就可以了,而且氣溫這么低,可以將機房內的溫度控制的低一點,這樣也可以散熱。

隨后陸晨利用納米核心優化了一下服務器群組

微型服務器組(數據處理內)

制造需求能量200點

制造時間:30分鐘

展開面積:高2米,長寬個0.5米

單個服務器性能:

內存:1TB

能耗:每日耗能2.5度

說明:以普通的服務器組成的微型服務器群組,只有一個機柜,但是內部擺放了十臺普通服務器,在十臺服務器的加成之下,運算速度大幅度提升。

隨后,陸晨先是耗費200點能量重新開拓了一個空間,內部地面鋪設了少量的地暖,隨后陸晨又制造了20點能量一臺電腦,連接服務器之后,開始參考商場控制中心的集成系統來編寫庇護所內部的智能管控程序。

因為商場內部的控制中心是有工作人員來實時監控的,所以很多系統有時候需要人員來手動控制,這就導致了陸晨在參考的時候需要將很多用于人工控制的地方改為程序控制,這樣就能讓陸晨從重復性的工作中解脫出來。

其實如果陸晨的身體與大腦沒有經過納米核心開發的話,估計就只能到網上下載別人的庇護所程序了,但是在這個時期,誰知道這種程序會不會有后門,萬一加了個后門自己不知道,然后在自己外出的時候進入自己的庇護所,把物資洗劫一空,那真是哭都沒有地方了。

隨后陸晨在接下來的幾天沒有再出庇護所,利用商場的系統,通過不斷編程與測試,在花費了5天的時間,將一套行之有效的庇護所系統開發了出來,在這幾天,陸晨不停的開發程序,有時候寫著寫著,就發現服務器不夠用了,然后還要增加服務器,然后再編寫,就這樣,經過幾天高強度的工作,總算是開發出了一套自己比較滿意的系統,這還是有了參考的情況,如果讓自己從頭開始,估計沒有個幾個月是實現不了的。

6月7日晚上,陸晨坐在電腦旁邊,點擊運行程序之后,庇護所內部的設備開始被程序接管,電力系統,供水系統,空調系統,種植系統,監控安防系統和制造系統等設備設施開始處于自動運行狀態,同時庇護所內部的電力余量已經進入警戒值,這就代表著陸晨如果不升級電力系統,那么短時間內暫時增加不了其他設備了。

陸晨來到機房,看著眼前的一片機柜,感覺這幾天的努力不算白費,現在機房里面有1排一共5組機柜,共花費了陸晨1000點能量,通過大量的數據模擬,現的智能程序已經能夠獨擋一面了,例如種植園,現在通過智能算法的監控與監測,通過監控設備,智能算法可以通過圖片比對,分析植物生長狀態,例如缺水,蟲害,營養不良等,然后通過監測設備,可以保證種植室內部溫度與濕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濃度等,又比如庇護所內部的通風與溫度系統,通過相關人體舒適度的數據,保持著臥室以及客廳區域的空氣質量和溫度等等一系列的智能管控。

到6月7號晚上八點,納米核心一共積攢了1620點能量,然后被陸晨用掉了800點制造了四組微型服務器組,然后又花費了200點,分別給配電間,種植園,水系統,監控安防系統,空調系統增加了許多探測設備,否則許多的信息無法傳入程序內,就無法進行智能運算然后發送指令,

隨后,陸晨在了解到電力快不足的情況之后,消耗了200點能量拓寬了配電間,準備積攢到一千點能量之后升級發電機,增加發電功率,畢竟自己還沒有開發和安裝庇護所內的防御系統,而且自己不打算使用傳統火藥武器,而是直接使用電磁武器,所以電力是越多越好。

隨后陸晨一邊盤算著一邊走向制造間,準備開發電磁武器,

首先陸晨先是制造了一個密集的線圈,然后纏繞到一個鐵管上面,然后給線圈通電后,在鐵管的一邊放入彈丸,然后彈丸立即被電磁力發射出去,但是速度并不是很快,隨后,陸晨不斷地調整線圈進行試驗,最終找到了一種纏繞方式發出的彈丸的速度已經快了,經過測試,彈丸的初始速度已經達到了2000M/S,再快的纏繞方式也有,但是需要大量的能量,就現在這2千米每秒的初速度,以自己防護服上面規格的高能電池只能提供10發的彈丸能量供給,自己使用的是50g的彈丸,而且每打10發就需要冷卻一下線圈,不過威力還是很可觀的,基本上高強度合金鋼是擋不住一槍的。

最后,陸晨把制造方式輸入納米核心,利用納米核心制造了一把出來,

自制電磁步槍(削弱版)

制造需求能量100點,

制造時間30分鐘

全槍長度880cm

彈丸初速度2000M/S

彈丸質量50g

彈夾容量20發

能量供給方式:雙電池供能

冷卻方式:風冷

說明:因為能源問題減弱了彈丸初速度的削弱版電磁步槍,因為其線圈不是常溫超導線圈,每連續發射十發彈丸需要冷卻1分鐘,但是保持每秒一發的速度則能夠發射到能量耗盡,所以你會怎么選擇呢?

守衛者電磁步槍(直接供電版)

制造需求,能量300點(自帶升降平臺)

制造時間1小時

全槍長度1.5米

彈丸初速度8000M/S

彈丸質量100g

彈夾容量彈藥箱供彈(1萬發彈丸)

能量供給方式,電纜供電

冷卻方式:水冷

說明:建造在庇護所的大殺器電磁步槍,通過電纜直接供電,加上循環水冷裝置,在保證供電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連續發射一千發彈丸才需要冷卻,其自帶的升降平臺,安裝在建筑物頂部的話基本上現代的裝甲單位將無法靠近

陸晨看著自己剩余的能量,總感覺納米核心把自己能量算的死死的,不給自己剩的。

但是吐槽歸吐槽,這些東西還是要制造的,隨后,陸晨花費400點能量,制造了兩款電磁槍,隨后利用剩余的20點能量制造了一批彈丸,其中100發50g的彈丸,以及1000發100g的彈丸。

兩個小時后,陸晨看這面前的兩款步槍,很像科幻電影中星際戰隊里面的機動步兵拿的槍械,不過這里是藍星,沒有蟲族。

陸晨看這又積攢了20點能量,直接改造出了兩組能量倉,消耗四塊高能電池,然后裝上子彈開始試槍,不過這把槍滿配之后重量還是有點高,陸晨拿著槍不動還好,如果外出行動帶著槍的話就是個負擔了,所以還是需要配合防護服才行。

隨后陸晨等到了12點之后,利用剛剛積攢的20點能量把未削弱版本的電磁槍安裝在了庇護所外面的樓頂,并加裝攝像頭用電腦操控,這樣萬一外面有強敵的話就可以不用出去,直接在庇護所控制步槍擊退敵人。

而就在陸晨閉關的這幾天,全國的鐵路改造已經基本完成,火車頭全部換成了以前的內燃機,同時每一處官方庇護所都鋪設了鐵路,可以讓火車直接到達庇護所門前,直接進行卸貨,隨后中央根據全國的庇護所,鐵路道口,火車數量,在無法全局管控的情況下,規定了每輛列車每天的發車時間以及發車地點,保證每個庇護所每天至少有一輛列車能夠到達,進行必要的物資運輸。

而隨著鐵路網絡的改造完成,進入正式運行的時候,一場發生在曠野之中的戰斗即將展開,陸晨前幾天聽到的那聲巨響就是前奏,就像所有的事情在最開始都會有些征兆一樣。

相關、、、、、、、、、


上一章  |  我的黑科技庇護所目錄  |  下一章